美前总统卡特:“成为中国的朋友简直是命中注定”
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偕夫人卓琳与时任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及其夫人在华盛顿白宫。资料图片
2009年1月1日,中美迎来了建交30周年。
揭秘中美建交
背景新闻
卡特本月将访问中国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任期内,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前,在中美迎来建交30周年之际,84岁高龄的卡特在位于亚特兰大市的卡特中心接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国媒体记者的专访。他说:“我的生日是10月1日,和中国国庆节是同一天。所以,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总是说,我成为中国的朋友简直是命中注定。”
卡特表示他本人将于2009年1月访问中国,在贝拉克·奥巴马就任总统前返回美国,并对奥巴马的“中国策”提出重要的忠告。
“我的前任们
不愿与台湾断交”
说到中美关系,人们自然会想到尼克松,想到其1972年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中国之旅。不过,美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却是发生在7年之后。在此期间,尽管尼克松、福特都在各自总统任内先后访华,但都没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直到卡特上任后,在承受着巨大国内压力下作出了与中国建交这一果敢决定。
“我认为,导致(尼克松之后)将近十年的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是,我的前任们不愿与台湾断交。当时与美国眼中的‘红色中国’建交这一步并不得人心。这就是为什么,尼克松在余下的任期内,福特在他的任期内,都没有像我一样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
1976年卡特在大选中战胜了福特,他在入主白宫后很快就作出与中国建交的决定。“我当选总统后,认识到30年来美中之间还没建立外交关系。我认为非常需要改变这种不好的局面。我与中国领导人保持着接触——特别是与邓小平。”
“谈判绕过了国务院”
然而,中美建交的谈判并不顺利,双方如何在售台武器问题上达成妥协成为建交的最关键问题。
“我们开始就棘手的问题谈判,比如台湾问题。我同意中国的(要求),除了防卫性武器外,不向台湾出售任何武器。”卡特说。
卡特1977年7月7日在其私人日记中这样记录了建交前自己承受的巨大压力:“伍德科克(后出任美国首任驻华大使)和国务卿万斯来到白宫。我告诉他们要与中国正式建交的决定。伍德科克一周以后就要去北京。我对他说,与中国建交是可行的,我要向所有美国人民说明这一点,并愿为这一决定承担所有政治责任。”
尽管承受着巨大压力,卡特政府就建交问题开始与中方领导人进行一系列秘密谈判。当时正是1978年初,出于保密考虑,卡特避开国会,甚至都没有让国务院插手,所有的信息都直接从白宫发往中国,“国务卿万斯起誓要保守秘密。我决定不让国务院知道谈判细节,免得国会和公众知道以后会提出强烈反对……大部分发给邓小平的建议和答复都是我和布热津斯基(时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亲自起草,从白宫直接发给他。”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正式签订《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就在我和邓小平的笔下,两国关系走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尽管因为与中国建交,卡特在1980年的总统大选中被美国国内指责“抛弃了台湾”,从而输给了里根。但时至今日,卡特坚信:“我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与中国建交。”
“邓小平访美
保密到最后时刻”
1978年12月14日,卡特向邓小平发出了访美邀请。令他意外的是,邓小平在24小时之内即刻作出访美决定。接下来,卡特政府为迎接这位贵宾做了精心准备。
1979年1月28日,中国农历大年初一,邓小平开始了他第三次复出后的首次出访。而28天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刚刚正式建交。
“这对美国人来说非常出乎意料,因为我们对这件事一直保密。这个举动当时并不受欢迎,因为那时候美国人和多数国会议员都是倾向台湾的。”时隔30年,卡特仍然对那段日子记忆犹新,“我邀请他访问美国,当时估计他大概在第二年6月份会来,可是,他说1月份就到,而他说来就来了。”
“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卡特告诉记者。
在19响礼炮声中,邓小平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踏上了通向白宫的红地毯。卡特在白宫向邓小平致以春节的祝福:“这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而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了。”
“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开始了。”邓小平这样回应。
随后,两位领导人并肩走进白宫,在阳台上向人们挥手致意。这个历史瞬间被镜头永久地记录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