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魁委员回答记者提问 摄影 本报记者 黄亮 |
委员建议北京发放消费券
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召开新闻发布会———
本报讯 昨天上午,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就保持首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召开新闻发布会,与会的委员就给市民发放消费券、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可向市民有限发放消费券
从拉动内需的角度看,北京有没有可能向市民发放消费券?市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文魁回答说,消费券其实是一种仅仅保留了最初的交易手段的货币,经济危机发生的基础就是买和卖的分离,从这个角度看,消费券的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对市场流通能起到促进作用。
“消费券对带动消费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文魁委员说,但消费券的发放也有很多规则需要弄清楚,比如发给谁,采取什么样的发放标准,依据是什么,由谁来发等。
文魁委员建议说,如果北京要发放消费券,首先要发给低保人群,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购买力,也有助于扩大内需;其次,消费券可以用返税的形式体现,对积极纳税完税的人以一定的返还,既可以鼓励积极纳税,也可以鼓励消费。“不过,消费券的作用也要有限度,不能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以及货币体系的正常运作。”
■个税起征点应该调高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应不应该调整?市政协常委、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公司总裁权忠光认为应该调高一些。
权忠光委员说,目前个税起征点还是比较低的,起征点的调高从扩大消费的角度来讲是有益的,起征点提高后,原来有一些符合最初起征点收入的人收入水平就提高了,消费意愿和消费支付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另外,起征点的提高对国家也有好处,这是国家调节分配的一种手段,国家用收入再救济低收入的人群,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收入水平,这对拉动内需来说也是好事。
■高新企业重新认证应缓行
张俊明委员说,去年4月份和7月份,有关部委相继下发对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的一个办法,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标准。新办法里规定了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而且要连续计算三年,企业必须要有自主知识产权,还提高了认证成本,一个企业进行认证少则要花十万元,多的要几十万元。
张俊明委员表示,过高的认证门槛对一些中小企业影响较大,中关村大概有六成企业不能得到认证,这些企业因此也不能享受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应该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认为应该暂缓执行这一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