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现场 |
四川政协委员谈抗震救灾精神和灾后重建
今天,四川新闻网、四川政协网联合邀请到了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四川省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委员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省科技顾问团顾问侯水平委员。两位委员今天将与广大网友一起,就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增强信心、促进四川恢复与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交流,以下为实录内容:
主持人: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四川新闻网、四川政协网正在直播的《政协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网上议政》系列访谈。
新年伊始,我们回望过去时,总是感慨万千。2008年对大家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5.12”汶川大地震给我省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在川人坚持不懈的奋斗下,一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重建工程就此展开。“四川依然美丽”已然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省两会的成功召开更为我省的发展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9年对四川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带着希望与期待,今天,我们特地邀请到了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四川省主委、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委员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省科技顾问团顾问侯水平委员。两位委员今天将与广大网友一起,就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增强信心、促进四川恢复与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交流。
四川目前正处在灾后重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之下。2008年12月27日至29日,胡锦涛总书记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来到四川地震灾区考察灾后恢复重建时指出,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中形成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和开拓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抗震救灾精神在灾后重建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此,我想请教一下两位委员的想法。
黄润秋: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在网上给大家进行交流。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座谈会上对抗震救灾精神做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24个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我觉得这个是对我们这次抗震救灾从精神上、理论上一个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实际上,在这个里面有三层含义:
一个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个主要表明的是,面对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大家知道,特别是我们很多网友朋友在地震发生以后,从各种渠道、各种媒体上都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到一线指挥抢险救灾。广大的干部、群众,尤其是我们解放军指战员以及我们广大的普通老百姓,面对这场灾难都表现出空前的大爱精神,有的是自驾车,特别是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有的是加入志愿者,以各种形式加入到了抗震救灾这一场伟大的斗争中。这里面我觉得是我们国家应该说解放以来,我们面对灾难发挥出我们民族凝聚力的一个最重要的彰显。所以说这一次抗震救灾,如果要说民族精神的灵魂的话,我觉得就在于这一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第二层意思就是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我们通常说,汶川地震是我们国家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大、受灾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我个人觉得这还不够,所以我给它加了第四条,也是导致我们灾后重建最为困难的一次地震灾害。我们还可以把这个时间尺度再放大一点,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近百年的历史上,在我们人口比较稠密的山区发生的地震灾害中,这个也是最大的一次。所以说,带来的损失,不管是财产损失还是人员伤亡的损失,都是空前的。我们的受灾群众,在我们重灾县有五百四十多万户,一千多万人,我们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要组织抢险救人、临时安置,一直到我们现在过渡安置到永久性安置,我们在地震灾后从废墟里面抢出来的人是八万多人,这个是了不起的数字。我们在三个月之内,临时安置了五百多万户、一千多万人,我们下一步还要为这一千多万人进行永久性安置,大家想一想,这个量是非常大的,这里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是空前的。所以我觉得第二条,我们确实是艰险重重、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不畏艰险。
第三层意思是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尽管我们面临这样一场重大的灾难,我们从党中央到省委省政府到各级政府部门,到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组织,整个抗震救灾工作应该说是在一个比较系统的、有效的机构下组织运作的,所以我们临危不乱,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很沉着、冷静的应对的,这个里面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我觉得不管在抗震救灾的哪个阶段,从抢险救人到临时安置,到过渡性安置,到我们灾后重建的永久性安置,我们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对抗震救灾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这次面对这场巨大灾难时,全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勇气,我也相信这样一个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会一代一代传下去,教育我们的后人,激励我们的下一代,不断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和努力。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侯委员的一些看法?
侯水平:在汶川特大地震面前,四川人民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全世界塑造了四川人民的新形象,可以说,抗震救灾精神已经成为四川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主持人:黄委员,您作为大学副校长,同时也是我省抗震救灾地质灾害防治专家顾问组组长,在地震发生以后,您也多次亲临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请问,您是如何把抗震救灾精神融合到工作中去的?
黄润秋: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总书记提出的“抗震救灾精神”中去。这个里面,特别是谈到我刚才说的第三层意思,就是“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因为地震毕竟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和震后一些次生灾害,都有一定的科学规律和客观的演化过程。当然,我们还谈不到能在事前对地震做很好的预测。但是,在地震发生后,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认识这一场地震所触发的一系列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堰塞湖、病险水库等,本着科学的精神认识其发生规律,那么,对抗震救灾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实际实践也是如此,特别是我在学校工作,从事次生地质灾害研究,也领导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所以在地震发生以后,我们受政府有关部门的委托,承担了大量的四川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这些工作体现在几个方面,比如说在抢险救人阶段,我们到了现场以后,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几乎走遍了灾区。在地震发生以后,有一些我们叫做地质灾害的隐患点,这些隐患点是我们抢险救人的过程,可能面临的一些潜在危险。如果把这些问题通过调查,查清楚,我们就可以告诉老百姓,告诉部队指战员,告诉各级地方政府,什么地方有潜在危险。那么,我们在抢险救人的时候,该怎么样规避灾害、防治灾害,就是很具体的工作。我们通过一个多月的工作,配合相关部门,特别是配合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在他们的指导下,基本上对灾区的重大县的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做了仔细的排查。我们主要的工作在青川,我们排查了大量的地质灾害,应该说也对灾后防治次生地质灾害、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下一个阶段是科学重建。重建也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城镇体系的重建,另外是我们基础设施的重建。四川汶川地震以后,应该说,除了现在已经看到的和发现的地质灾害以外,还有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我们没有发现,这些叫隐蔽型的地质灾害。地震以后,山坡滑下来了,你看到的是滑坡、泥石流。但是还有好多没滑下来,我们叫震裂,就是说这个山体被震裂了,还没有滑下来,隐藏在山里面。像这样一些隐蔽型地质灾害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对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开展这方面工作,争取为灾后重建提供一个安全的地质环境。
主持人:我们现在谈一谈就业形势。地震后,四川又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您(黄润秋)作为一个大学的校长,觉得目前四川需要一些什么样的人才呢?
黄润秋: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要说的话,就要夸夸我们自己,夸夸我们专业了。实际上,除了汶川地震外,在四川,包括整个西南地区,地震的地质背景应该说是比较复杂的,而且联系面也是比较广的,专业的资源也是比较多的,比如水能开发、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和地质环境打交道。所以,在这次地震发生以后,对我们地质学这类专业应该说是一个机遇,毕竟我们灾后重建,四川的经济建设发展,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地学人才的需求,我觉得是一个增长趋势。实际上,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四川来考察灾区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就是要大力发展地质教育,因为国家太需要了,所以我也鼓励青年学者,踊跃报考地学专业,为国家地质事业作贡献。
主持人:请两位委员一起来谈谈,目前四川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还有现在震后的地质状态,怎么样才能让四川人民树立重建的信心呢?
侯水平:你刚才提到重建,我也参加了这方面的工作,大家对灾后恢复重建充满了信心。对灾后恢复重建,中央、政府都有明确的规划和巨额的资金支持,还有其它物资的支援、兄弟省市的对口支援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从灾后重建的工作来看,都具有实效性,增强灾后重建的信心。说到宏观经济形势,我的看法是,宏观经济形势明确,更加凸现了灾后重建工作的困难。
黄润秋:我补充一下侯院长谈到的这个问题。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两个比较严峻的现实。但是,我们也面临很好的机遇。实际上,说起来有那么两条:一个就是灾后恢复重建,另外一个就是拉动内需。另外,省委省政府年初定下战略部署,特别是定下的“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格局。正因为有这么一个指导思想,我们准备了一大批项目,有了这一大批项目以后,我们灾后恢复重建,就有现成的东西,就可以把重建搞得更好,可以上一个新的档次。所以说,省委提出建设四川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围绕“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是非常好的战略决策。
我最近到灾区,发现很多老百姓没有怨声载道,没有失去信心、唉声叹气,而是重建工作非常红火,因为我们政府出台了很多有关的政策,包括农房的一些建设的补助等。老百姓对这些政策是非常支持和拥护的,所以自己建房,应该说进度都是非常快的。这对我们上下统一思想、增强信心起了很好的作用。
主持人:我想再问一下侯委员,刚才两位都提到了灾后重建、拉动内需之间的一种关系,请侯委员给我们详细解说一下,灾后恢复重建和拉动内需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侯水平:灾后恢复重建,首要的、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受灾群众的住房、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困难。但是灾后恢复重建,在拉动内需方面的意义也是很重大。资金的投入、城乡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有直接拉动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还要看到,因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还会带动一些其它的产业发展,也会增加就业机会,所以灾后恢复重建在目前这种特殊的环境背景下,实际上是具有双重意义。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四川省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受金融危机影响,大部分农民工都失去了工作,然后返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们如何来加强对创业农民工的扶持力度,让他们投入到我们灾后重建的建设中来呢?
侯水平: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关心就业问题,最近一个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很多扶持就业的政策,比如说加强农民工的培训,加强就业的指导,主要是从提升农民工本身的就业竞争能力上着手。另外一个,要解决就业问题,就要保企业,使企业尽量开工,减少裁员,避免企业破产,国家对企业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保住了企业,实际上就是给员工保住了饭碗。说到鼓励创业,也有许多扶持的政策,金融方面、税收方面,还有其它的一些扶持政策。我感觉到现在这些政策不少了,而且这些政策都很实在,也很管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尽快的做工作,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使这些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尽快产生实际的效果,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方面,那当然也要落实各级政府出台的有关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此外我考虑,农民工返乡创业有他自己的特殊性、实际情况,要给予特殊的关心。除了那些政策以外,还要考虑是不是适当的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门槛,能够允许返乡农民工在创业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一些经营方式。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在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市场服务、信息服务等有关服务方面多做工作,要解决他们的实际的问题、具体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节目是适时直播的,现在我们通过麻辣社区看到非常多的网友对两位嘉宾进行提问,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一位网友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灾后重建工作中您认为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哪些环节?
黄润秋: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我觉得这位网友的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他可能希望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并在工作中引起注意,非常感谢这位网友。我觉得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话,我们在有些宏观的规划环节上可能在执行过程中还应该更加加以注意。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地震以后,我记得是5月20号我们就启动了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短短的两个月完成了“9+1”的规划,这个规划涉及面是非常宽的,而且包含的问题也非常多的,像定这么一个规划,正常来说,没有一两年做不出来的,但是我们在一两个月就把它做出来了,这里面可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对有些地方做具体计划的时候,再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和适当的修正,因为我们毕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做的这么一个东西。
另外,我觉得要注意的就是怎样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处理好农房建设等一些安全的问题,包括怎么样合理地选址。我们现在城镇体系在选址、安全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那些分散的农户怎么样做到比较安全地建设他们的农房?尽管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小的范围,但是我们农户很多,如果说选址不当,或者是局部的一些地质灾害,可能会对他们带来一些影响,当然我们还有别的社会问题。
侯水平:我赞成黄润秋副主席讲的,我再补充说几句。这位网民朋友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他实际上是提醒我们要重视灾后恢复重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避免出现问题。我的看法是,要想避免出问题或者少出问题,关键问题是所有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的同志,都要以高度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方法来从事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严格的执行法律法规政策,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出一些问题。如果说不依法办事,不认真负责,工作不到位,很多环节都可能会出问题。
主持人:还有一位网友想问嘉宾,他说灾后重建的过程当中,如何防止形象工程的出现?
黄润秋:应该说前一个问题和这个问题也有关系。我们这一次灾后重建指导思想,特别是整个规划设计,据我了解,还是体现了几个原则:一个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第二个是安全、实用;第三个是经济。我觉得总的来说,这几个原则还是体现了,毕竟我们在工作中,很多当地政府的干部领导对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视的,就是怎么样能够不搞形象工程,怎么样把钱花在该用的地方。我觉得灾区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好,农房建设也好,还是本着刚才我讲的这几点基本原则。比如说我们不同的地区,因为地震区比较大,也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有的是民族地区,比如北川,有很多村寨是用羌族的风格来修建的,这个就体现地方特色,而且有利于我们文化的传承。有的地方农房建设根据我们建设部门相关的设计图纸。这些设计图纸应该说都是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还有一些是有创新的,比如青川的沙头镇,有用轻钢结构,我觉得这个很实用的,花钱也不多,抗震性能也比较好。所以,我觉得形象工程,那是极少数的。总的来说,面临这样一场灾难,大家还是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把重建工作做好。
侯水平:灾后恢复重建,我感觉到不大容易出现形象工程。主要是灾后恢复重建具有特殊性,它是应急的、针对的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受灾群众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另外一个,灾后恢复重建还有一个特点,灾区的群众广泛参与,它的透明度很高,社会各界都很关注,甚至国际上都在关注,这也决定了它不可能、不容易出现一些形象工程。还要强调一点的是,对这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督措施,这些也会发挥作用。当然这个要通过公开透明、通过大家参与、大家监督,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指出来,避免造成浪费。
主持人:要过年了,请两位委员也给我们网友朋友们说几句。
黄润秋:各位网友朋友,2008年是四川省非常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遇到大悲、大喜,遇到很多艰难险阻,遇到我们难以预料的事情。但是,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相信2009年对四川来说是一个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一年,在这里,也祝各位网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谢谢。
侯水平:各位网民朋友,我谢谢大家,给大家拜早年,祝大家身体好、合家幸福。2009年,我们全省人民在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鼓舞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奋斗,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在“两个加快”方面取得新的成绩。我们四川的未来会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两位嘉宾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我们网友畅谈。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