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第三阶段 上海求解融资缺口
本报记者 陈欢 赵飞飞 上海报道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会场,上海的当家人韩正市长一反常态多次叹起穷经。
“根据预算,上海的轨道交通1-13号线,预计总投资2380亿,政府至少要拿出35%的资本金就是833亿,现在只到位700亿不到,还有200亿,我也不知道哪里来。
事实上,让韩正忧心的不仅是轨道交通建设的资本金。2009年,根据中央扩大投资促进内需的要求,上海市安排了86个重点项目,包括新开工18项、基本建成23项,所涉及总投资达5386亿元,政府投资规模空前。
而在支出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上海所能预期的财政收入却赶不上支出的增长。
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预计,上海全年GDP增长9%左右,财政收入增长为6%,低于同期GDP增长。
自1995年开始,我国财政收入一直以高于同期GDP增长至少3%的幅度向前狂奔。由此导致地方政府的支出预算越做越大。而在今年,持续了10年之久的宽松日子戛然而止。
“2009年对地方政府最大的挑战就是收入减少,支出剧增,经济刺激方案扩大投资所需的钱从哪来?这是所有地方政府都面临的难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说。
收支缺口
2008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2382.3亿,同比增长13.3%。这是一个看似不错的数字,但2009年的挑战却很大。
2008年经济走出一条高开低走的曲线,上半年,上海GDP增长10.4%,同期财政收入增幅达到25.7%。进入8月之后,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GDP和财政收入双双下滑,至2008年11月开始出现负增长,最多的一个月财政收入负增长9.5%。
“按照这样的趋势,预计2009年上半年财政收入有可能负增长。”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人士表示。
上海的支柱产业中,钢铁、汽车、房地产和证券业自去年8月以来持续低迷,这一趋势延续到2009年上半年的可能很大。
除了地方财政收入外,政府性基金(即原来所说的预算外收入)减少亦成定局。目前,上海市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共8项,其中最大的一笔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在房地产市场走弱的情况下,土地出让金收入将大幅度减少。
根据上海市财政局所做的报告,200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458.5亿,而往年仅土地出让金一项就在500亿左右。
一面是地方政府收入大幅减少,而另一方面却是经济刺激计划落实需要大笔资金。从预决算报告来看,2009年财政收支预算平衡,预算收入2800亿,支出亦是2800亿,而在报告的背后,却留下很大的资金缺口。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轨道交通。在15日的补充发言中,韩正给代表委员们算了两笔账。“第一笔账,现在已经建成或刚开工在建的1-13号线,总里程350公里,大体上总投资约2280亿,已经将1、2号线的回收资金平铺用入新开工的线路项目资本金,现资本金上还缺少200亿。”
韩正说的第二笔账是:上海近期完成了到2020年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规划城市轨道线路总长达880公里,未来还要需要投入2100亿,其中60%银行贷款,35%需要由政府支出的资本金860亿,外加前13条线的资本金缺口共计1000亿。
“钱哪里来,我还不知道。”韩正直言不讳。
此外,目前等米下锅的不仅是轨道交通,还有多项城市基础建设投资。
根据上海市市政局所做的上海交通规划的测算,“十一五”期间,上海道路交通建设投资总规模也在2000亿以上,其中干线公路和政府贷款还贷型公路均需要政府承担35%的资本金,目前资本金亦有一半左右缺口。
作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的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下称“上海城投”),承担着公路、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多项公共品的建设管理之责,“我们已经向发改委递交一份情况说明,谈现在的资金缺口。”上海城投人士向记者表示。
地方财政“第三阶段”
在1月15日的补充发言中,韩正说了两个“不知道”,第一个不知道钱从哪来,第二个不知道是:“我不知道借的贷款拿什么钱还。”
还是以轨道交通为例。目前上海已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230多公里,每天客流300多万,2008年收入35个亿,但是仅需要返还的利息就高达28亿,收入仅够支付利息,银行贷款的本金如何归还,还是个未知数。
分析人士指出,回顾1984年至今的财政收入三个阶段,可以大致看出地方政府财政在不同阶段的特点。
1984年-1994年是第一个阶段,此期财政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一半左右。
斯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财税改革的方向是减税让利,扩权授权,这次改革分配向企业倾斜,所以财政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
1994-2004年是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财政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一倍左右。
1995年,我国财政收入5000亿,而到了2007年,财政收入达到5万亿,年增幅接近20%,同期GDP增长约10%,财政收入增长是GDP增长的一倍。
“我们原来预计2004年之后,GDP和财政的关系应该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基本同步增长阶段,但由于2004-2008年虚拟经济的膨胀,导致财政增幅放缓推迟到来。”胡怡建说。
怎么还钱确实是个问题。“本届政府还不在还债高峰期,目前尚在建设产出期,但未来会面临挑战。”胡怡建表示。
财税改革和投融资改革
在等米下锅之时,财税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被人们寄予厚望。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发行地方政府债被多次提及。“我们打算在今年提交全国人大的提案中,提出这一建议。”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人士对记者表示。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的可能性并不大。根据中央政府的安排,今明两年发行国债1万亿元,其中2009年5000亿,明年5000亿。
这其中一部分国债实际为代地方发,中央发地方还,因为根据我国的预算法等法律,地方政府的信用还是以中央政府的信用为担保。
但是这1万亿国债也无法完全解决地方政府的难题。中央政府提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要求地方政府拿出配套资金,这1万亿国债仅供地方配套资金使用,配套资金以外的资金缺口,仍无着落。
“我们打算申请中期票据融资平台试点,以解决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资金来源的问题。”上海城投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在申请试点的,除了上海还有天津、深圳两地。
“把中期票据发行期限从3至5年延长到8至10年,用作项目资本金,以解决城市建设、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上海城投一人士告诉记者。
但目前具体方案尚未出台。“我们想以上海城投作为政府投融资平台,再通过该平台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进行直接融资。”
2008年12月22日,上海城投已发行200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规模为30亿元。2009年一季度,上海城投还将发行30亿元的中期票据。
上海城投表示,首期中票所募集的30亿元资金中,15亿元将用于债务结构优化,置换公司近期将到期的商业银行短期借款;10亿元用于补充中期流动资金;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有A15机场高速公路项目(2亿元)、西藏南路越江隧道项目和外滩通道改建工程(1亿元),而在外滩通道改建工程中,通过中期票据募集的资金(2亿元)是用于市政财力资金到位前的过桥资金。
“财政将为公司到期还本付息提供大力支持。”上海城投人士表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