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山西省吕梁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纪事

  人们都说,吕梁这几年环境好了,发展快了,愿意在这里干事创业的人才多了。在吕梁这方蓬勃发展的热土上,不乏知名学府的教授、500强企业的经理、科研院所的专家。我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来,正在成为吸引各方有识之士的人才高地,一大批全国各地高层次人才不断引进,一大批本土人才快速成长,成为推动吕梁经济快速崛起的助跑器,成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
2004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各项经济指标增幅连续跃居全省前茅。2008年,全市完成财政收入164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一,总量跃居全省第二。

  前不久,该市又大张旗鼓地命名了144名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令人强烈地感受到吕梁人才强市战略的浓厚氛围。

  观念突围——自然资源富区只有成为人才资源富区,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经济强势

  全国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刚刚召开之后,大家对人才强国战略的认识逐步深化,人才问题成为举国上下热议的话题。吕梁的人才工作如何高起点筹划、高效率运行,开局很重要。思路决定出路。吕梁市委书记聂春玉明确指出:必须积极引导全社会在人才的认识上来一个大的转变;要把人才工作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对优秀人才要高看一眼、厚待一分,当成“宝贝”,培养他们,支持他们,关心他们,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吕梁来。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董洪运对人才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身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的吕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志江,面对人才工作这一命题,除了官员的责任,更多一份学者的思考,他的博士论文研究课题就是《人才资源的经济学分析》,所以对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对于吕梁这样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尤其需要大量的各个层次的人才。

  吕梁是有名的自然资源富区,但同时又是有名的经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在全省最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以来人才的严重匮乏,是阻碍吕梁发展脚步的重要制约因素。可以说,吕梁最大的优势是自然资源丰富,而最大的劣势是人才资源匮乏。

  2004年来到吕梁后,李部长就对全市人才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调研结果令他深感忧虑:一、人才总量不足。全市人才总量约为97000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7%,低于全省2.97%的平均水平0.2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3.8%的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二、缺乏高学历人才。全市没有一个博士生,硕士研究生仅有17人,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只有3841人,其中取得学士学位的仅有2832人;高学历人才流失严重,从1996年到2001年,全国各类高校在吕梁录取全日制本科生11499人,而回市就业的仅有1241人,占10%左右。三、人才分布不合理。全市现有人才主要分布在卫生、教育和行政机关,共计62419人,约占到人才总量的66.10%。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90%,而农业技术人员仅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4.11%。全市八大主导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9.30%和5.59%。四、人事管理制度滞后,机制僵化。缺乏人才培养、使用和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现有人才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五、缺乏一支有建树的学科带头人队伍。由于经济不发达,科研条件落后,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科技人员要取得与发达地区同等或接近水平的成果,难度相当大。六、缺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全市高级职称人员占专业人员的比例明显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部分行业显得特别突出。李部长的调研结果,让许多人大吃一惊:吕梁经济的落后,首先表现在人才工作的滞后。

  一方面是人才极度匮乏的严峻现实;而另一方面,吕梁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全市实现“三个发展”、实施“三大工程”、开展“双百双千”项目大会战,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正是人才需求的高峰时期。以“双百双千”项目大会战为例,全市上马200多个项目投资突破2000亿元,不少项目是引领行业发展的前沿科技项目,既需要大量的尖端人才,也需要各个层次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人才,成为吕梁发展的主要制约瓶颈。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让自然资源富区同时成为人才资源富区,只有这样,吕梁的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经济强势。

  正如市委书记聂春玉所说,吕梁经济社会发展这么快,急需人才。人才将成为吕梁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瓶颈制约,而且很可能比其他制约更严重。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领会和把握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做好人才工作是有效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的需要,是从根本上解决吕梁发展瓶颈制约的需要,是全面建设新吕梁的需要。

  观念的突围,让吕梁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很快形成共识:必须尽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新吕梁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2004年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全市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明确了人才强市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要把吕梁建设成为“环境一流、机制灵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强市。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把市委关于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具体化,把人才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到在提出发展目标的同时考虑人才需求,在制定工作规划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政策措施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建立起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加大了考核力度,把人才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政绩的重要内容。

  为了加快建设步伐,为了推动科学发展,吕梁大地吹响了人才强市的号角!

  机制构建——广阔的事业凝聚人才,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全面的服务感召人才

  事业就是凝聚力,环境就是吸引力,服务就是感召力。吕梁坚持以良好的事业发展空间凝聚人才,以良好的创业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吸引人才,以最真诚的服务感召人才,使吕梁成为优秀人才集聚的高地和创业的乐园。近几年,全市累计引进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1000余名,全市50户重点骨干企业与省外103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完成科研项目研究132项。吕梁大土河煤焦集团聘请德国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中阳钢铁总公司从全国大型钢铁冶炼企业高薪聘请了一批高级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这些高层次人才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技术引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给吕梁引进一个博士,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谈话、协调,市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优惠政策。这个破天荒之举,是吕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中的真实故事。

  那是2004年底,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不久,各项人才工作刚刚启动。李志江得知一名吕梁籍的东南大学博士生愿意回家乡工作,便约定时间与这位同志见面,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谈话。而在此之前,吕梁一直没有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直接引进过人才。为了表明吕梁求贤若渴的诚意,组织部领导和人才办的同志专程去他的孝义老家进行了登门慰问,派专人去东南大学进行了考察了解。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引进的优惠政策进行了研究:决定给这名博士安排与专业相适应的副县级职务,提供一套住房,一次性支付3万元安家费,在工资基础上每月增加1000元岗位津贴。经过多次商谈,签订了工作协议。经过在市委组织部一段时间的岗位实践,又将该同志安排到离石区担任区长助理,协助分管工业经济。这位同志较快进入了角色,工作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在引资和对外经济洽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该地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最近,又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引进两名博士。

  下如此大的功夫引进一名博士,就是要表明市委、市政府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心,表明市委、市政府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态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让优秀人才在吕梁找到“感觉”——家一样的感觉,受重视的感觉,被重用的感觉等等,增强他们献身吕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积极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条件,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市里制定了“吕梁市引进优秀人才实施办法”,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和吸引人才的薪酬、投资、创业政策,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受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限制,企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实行收入“协议价”制度。建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为他们妥善安排配偶工作、解决子女入学、办理养老保险,切实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的各种渠道,采取筑巢引才、搭台引才、项目引才、招商引才等方式,大力吸引外地优秀人才来吕梁工作。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观,采用项目合作、兼职、有偿咨询、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担任业务顾问等方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充分利用好市外人才资源。实施“筑巢引凤、引凤还巢”工程,进一步加强与市外、海外吕梁籍人才的联系,借助他们开展引资引智引才活动。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吸引本籍优秀大学生回吕梁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待遇,关心优秀专家的日常生活,每年春节,市领导对市级优秀专家进行慰问,在优秀人才取得重大成就时,有关领导和市人才办通过函电、登门等形式予以祝贺。实行休假疗养制度,每年组织市级优秀人才休假疗养,2006年以来,市委人才办先后7批组织76名市级优秀专家、农村实用人才、人民满意公务员外出休假疗养。从政治上关心人才,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与进步,在省市党代表、人大代表的推选中,把各类优秀人才作为一个重要领域优先考虑,其中一部分同志还走上了领导岗位。2004年,市委、市政府命名了5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8年1月,又命名了121名青年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作为市级优秀人才的后备梯队。

  建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为人才工作和人才创业提供资金保障。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在阐述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时,提出了人力资本投入要优先于物质资本投入的原理,这一原理被发达国家所普遍重视。正是基于对这一原理的深刻认识,李志江认为,做好人才工作,既要有好的规划、好的政策,更要有资金做保障。于是李部长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建立了市级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从2004年开始,市财政每年为人才工作投入300万元。各县市区也普遍建立了人才专项资金,每个县市每年投入30一一50万元。全市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有了资金,优惠政策才能落到实处;有了资金,才能改善优秀人才的待遇。比如:对评选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从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每人每月给予100元津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休假疗养,每人订阅一份专业报刊。对评选出的青年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每月给予50元津贴。

  各级各部门积极搭建创业干事的平台,支持优秀人才发挥作用,让他们有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抱负的良好机遇和事业空间。比如: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制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及时组织优秀专家开展咨询论证和技术服务;协调优秀专家为高新技术产业、重大研究课题、重大技术创新和重点发展行业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并按有关规定给予报酬;积极探索以高级专家为对象的科研经费资助方式,科技部门在立项等方面给予支持,对重要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要予以倾斜。再比如:建立了市委联系专家制度,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成员根据分管工作内容或部门工作特点,每人直接联系3——4名优秀专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关于社情民意的情况反映;县市区和市直部门领导干部在本地、本部门选择l一2名优秀专家直接联系;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市委组织部每年召开一次优秀专家座谈会,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向优秀专家介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集中征求意见;市委人才办设立专用信箱、开通专线电话,及时向优秀专家传达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要求,随时受理优秀专家的意见建议和情况反映。吕梁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大显身手、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

  素质提升——大力开发人才资源,统筹兼顾分类培养,五支队伍渐成气候

  新时期新阶段,人才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过去,我国对人才的认定,一直沿袭1982年提出的标准:“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试问:创立“海尔”民族工业品牌的张瑞敏是一名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创新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掀起种植业革命的王乐毅仅为高小毕业的普通农民,难道他们不是人才?可见,认定一个人才,不能唯学历唯职称,而应该实事求是。

  人才,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出来的。人才,就蕴藏在无限广阔的实际工作之中。

  关于人才和人才资源问题,李志江部长在他的《人才资源的经济学分析》一书中首次提出:“人才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社会区域内,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各级各类高层次劳动力或者说人才的总和”,等等,观念既超前又务实,更符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这一系列论述得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的高度评价。

  人才观念的创新,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随着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吕梁的各级领导对人才的认识逐步深化,无疑为高起点开展全市人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大家形成一个共识:只有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不同层次人才的协调发展,才能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全市集中精力狠抓“五支人才队伍”建设,打通各类人才进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战场的通道,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实施“一把手”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的决策能力、执政能力、驾驭全局发展的能力。用“走出去洗脑”的办法,借一流大学的一流师资,精选专题学习,进行菜单式培养。2005年以来,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举办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4期,对市级四大班子、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和市综合部门“一把手”进行了集中培训,讲课老师全部是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授课内容丰富,涉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方政府功能、城市化与工业化、经济欠发达地区与资源型地区的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乡村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人才与创新等专题。用“请进来培训”的办法,邀请院士、专家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举办学术交流、专题报告、研讨会、讲座20余次,受训人数达到一万余人次。用“异地挂职锻炼”的办法,选派县市区长外出挂职培训,先后两批、12人在山东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挂职。近期又选派县市的常务副职和市直主要部门的13名负责同志赴沿海发达地区和北京朝阳区进行对口挂职。这些强有力的举措,使吕梁各级各部门的决策者们思想更解放,视野更开阔。这几年,吕梁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推进,与扎实有效地实施“一把手”素质提升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为全市企业打造合格的“当家人”。企业家团队的整体素质,直接折射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水平。近年来,吕梁不惜投资,坚持由政府买单,对民营企业家进行培训。2005年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百名企业家培训班”,聘请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知名专家学者授课;2006年组织企业家赴德国不莱梅大学进行了培训;2007年又组织企业家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进行了培训。参加中央党校学习的企业家分别来自13个县市区和市直的骨干企业,这些企业为全市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占到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在吕梁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所以对这批企业家的培训可谓意义重大。培训课程紧扣吕梁企业发展实际,包括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竞争力、物质循环与循环经济、企业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成长历史及转型、“十一五”规划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内容。由政府出资组织企业家在中央党校举办培训班,不仅在吕梁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省也是第一家。对此,网上当时进行了热评,认为此举对吕梁未来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企业家通过持续的培训学习,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进一步了解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内经济走向,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型企业转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自觉的行动。

  实施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引领各行各业发展和创新的排头兵。吕梁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市总人口比例为7.88%,比全省低0.46个百分点,存在数量少、创新发明少的问题。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多出成果,整体提升吕梁科技水平,2004年以来,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初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组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审定,先后评选出吕梁市第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50名、第二届优秀人才144名,并给他们优先安排科研项目。同时在各个领域内选拔市级学科带头人121名,作为市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后备队伍进行重点培养。积极提倡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造,对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项和申请国家专利并授权的,从市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也给予一定补助。

  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人才资源基础。依托大中专院校对农村人才进行系统化培训,市农干院重点对农村主干和农村后备干部进行培训,一批素质较好、有志于农村事业的农村青年通过深造学习,成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后备力量。认真落实“一村一名大学士计划”,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工作,带动和改善农村实用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近三年通过公开考试招聘,有2200多名大学生担任了“村官”。选拔培养农村拔尖实用人才,建立了市级农村优秀实用人才信息库,出台了《吕梁市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及时为农村实用人才申报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特别是给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土专家”、“田秀才”、“能工巧匠”评定职称,肯定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绩,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农村实用人才专业化进程。吕梁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有319名农民首次获得技师资格。组织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累计培训农民150万人次,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实施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打造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完成再就业培训9210人,农民工培训6080人,在职职工培训7800人,煤矿企业职工培训达到100%。通过考核、鉴定,有5000人持证上岗,其中特种行业有3500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有8500人取得《职业技能培训证书》。积极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就业准入制度,实行培训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把培训持证工作落实到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头上。加强职业培训机构的扶持发展和规范整顿,组建了市、县两级公共职业培训机构13个、公共职业介绍机构14个,成立了民办职业培训学校21个,民办职业介绍机构11个,驻外劳务办事机构4个。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实行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吕梁技工学校、职业中专及市县职业高中从2002年开始与离石大土河集团、柳林联盛集团、中吕集团、中阳钢厂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和上海、深圳等地的劳务市场形成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从2002年至今共培养各类技能人才2000余人。拥有了各类人才的吕梁,同时也拥有了发展的先机。

  才尽其用——投身“三大工程”,决战“双百双千”,各路英豪共建新吕梁

  全市各类人才尤其是市级优秀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不辱使命,奋发努力,服务社会,积极投身“三大工程”和“双百双千”项目大会战,在吕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他们积极参与全市重大发展战略的制定,为重大决策的出台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咨询和依据。他们主持和参与了吕梁市农业农村“十一五”规划、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等规划的制定,承担社科类课题30余个,有10余人在不同行业被聘为经济建设顾问。他们积极承担科研项目,在科技创新和推动技术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围绕产业发展、技术升级开展攻关,在新型产业和高技术行业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有10余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文水晋丰化学公司高级工程师郑晋安在精蒽化学产品纯度、节能和新产品研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使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有效推动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吕梁广厦特种建材有限公司闫广庆高级工程师,主持研制的绿色高性能环保项目被列为山西省首家清洁发展合作项目。

  他们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在红枣丰产技术、林业示范园区建设、优良品种改良、疫情防治等方面为农民群众进行技术服务。市科技局科技交流中心特聘研究员陈瑛同志主持承担了山西省重大攻关科研项目,培育出“晋谷40号”等一批优良品种,2006年获山西省农村科技承包一等奖。吕梁市人大常委张定喜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坚持参加农村技术承包项目,先后获省农村技术承包奖、市农村技术承包奖8项,直接服务农户达到6000多户。

  他们在推动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进步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教育战线的优秀专家,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在教学改革、基础教育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开展各种实验与研究50余项,发表教育科研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宣传文化战线的专家和优秀人才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张建琴、吕梁市晋剧院梁桂星等主演的曲目获得山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梁桂星荣获中国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李三处被评为山西省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市文联刘维颖同志完成长篇报告文学、小说等创作90余万字,王有名等史志工作者编撰出版各类史志10余部、700余万字;医疗卫生方面的专家在临床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吕梁市人民医院、汾阳医院的一批专家开展新技术项目研究20余项,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山西康欣药业公司多项新药研制通过鉴定并上市销售,获吕梁市多项科技进步奖……

  为了进一步发挥市级专家和优秀人才的重要作用,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届吕梁市优秀人才命名暨开展“五大攻坚”服务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有效发挥市委联系专家作用的工作意见》和《关于组织市级优秀人才“五大攻坚”服务团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工作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有效发挥市级专家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咨询作用,在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中的骨干主导作用,在人才培养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市里还将组织市级优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建立“五大攻坚”服务团。“双百双千”项目服务分团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制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开展咨询论证和技术服务,为高新技术产业、重大研究课题、重要技术创新和重点发展行业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加快服务业发展分团围绕加快发展我市服务业,开展规划论证、决策咨询、技术指导、政策制定、人才培训等服务,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新农村建设服务分团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一系列相关服务,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节能减排服务分团围绕我市环境保护中的各项目标任务和突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我市节能减排水平;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分团以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编制社会事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培养文化艺术人才为重点,不断提升我市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各路英才,驰骋于新吕梁建设的第一线,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在无怨无悔的奋斗之路上,挥洒着辛勤汗水,发挥着聪明才智。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在工厂的实验室里,在医院的手术台边,在学校的三尺讲台,在煤矿的巷道深处,在党政机关的平凡岗位……他们把每一缕心血凝聚为无私的付出,赤诚的奉献!细数新吕梁的每一个成就和飞跃,他们功不可没!

  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吕梁科学发展、快速崛起的助跑器!(郭月秀)
(责任编辑:李恺萌)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