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春节,地震灾区干群“心理堤坝”再受冲击

  每逢佳节倍思亲!随着震后第一个春节的临近,受灾群众对已故亲友的思念将愈加强烈。中科院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心理治疗师付春胜认为:"重大节日尤其是春节期间,将是灾区心理疾病的高发期,灾区群众的"心理堤坝"将再次受到冲击。
"心理援助能否将受灾群众"渡"出那片阴霾?春节前夕,半月谈记者又一次深入四川地震灾区走访调查。

  心理问题是二次"强震",干部教师"震感"强烈

  去年10月3日,北川羌族自治县农委主任、救灾办主任董玉飞在绵阳市安县安昌镇临时办公点自杀身亡;去年11月15日,北川擂鼓镇受灾群众杨俊因不堪心理压力,杀妻后自杀。一起起自杀事件敲响了灾区震后心理危机的警钟。

  心理学专家预测,汶川地震发生后的3个月到1年,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高发期,受灾群众通过痛苦的回忆、梦境、幻觉或者闪现,持续重新体验到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各种情感,一些重症患者还会出现抑郁甚至自杀。半月谈记者最近在地震灾区走访时发现,心理阴霾仍困扰着部分受灾群众,干部、教师两大群体"受震"尤为强烈。

  北川县擂鼓镇安置着受汶川地震和去年9月24日暴雨泥石流双重灾害袭击的1800多名群众。镇党委副书记王良平从去年11月起一直忙于解决群众过冬问题。采访中,记者不经意提及一些基层干部的亲属在地震中遇难,王良平的情绪立即出现很大波动,原来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在地震中遇难了。

  "在震后两个多月的时候,都想"一走了之"了。像过冬这个问题,取暖不好解决,棉被也缺一些,老百姓等靠要思想又特别严重,什么都希望政府帮忙解决,解决不好就骂我们,这让我们基层干部真有些进退两难呀。"王良平直言不讳。中科院心理所专家在四川地震灾区入户调查时发现,受灾群众对中央政府评价最高,对民间援助评价第二,对基层干部评价最低。

  与基层干部一样,灾区教师队伍的心理状况也不容乐观。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危机干预中心对北川300多名教师的调查显示,教师群体心理创伤反应显著高于一般人群,25.5%有抑郁倾向。绵竹市汉旺学校的潘老师震后连楼房都不敢居住。他告诉记者,自己灾后救助学生并没有得到认可和关注;为了保护学生,没有办法顾及家人,导致父亲在地震中遇难,自己也觉得很内疚。"现在压力特别大,脾气也变得不好了,我担心哪天受不了了,会做出什么偏激的事情来。"

  中科院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绵竹工作站副站长锁朋说:"春节期间,各个援救机构都会临时撤退,志愿者也会回家,部分受助人群会到援助单位过年,那些留在灾区的人们,会更加孤独。"

  专业人员大幅缩水,志愿者难为"无米之炊"

  岁末灾区行,记者发现,随着大量志愿者返回原工作单位,心理援助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日趋严重,加之经费保障难以落实,灾区心理援助工作已陷入尴尬境地。

  "震后一段时间,从各地赶来的心理学专业志愿者最多时有2000多名,但目前已剩下不足1000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心理学教授张伟告诉记者,专业人才匮乏是目前灾区心理援助工作遭遇的最大瓶颈。

  正在北川县擂鼓镇灾民安置点开展服务的张立平,是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心理健康老师,也是中国科学院招募的一名志愿者。"我本身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学校又很支持我的工作,所以才能来帮忙,但像我这种情况的志愿者现在太少了。"张立平说,他所在的小分队仅有3个人,负责擂鼓镇数千名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工作,"我们现在不仅是心理咨询师,还是社工、老师,有时候还要扮演乡镇干部的角色。只有和老百姓贴近了,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他们觉得安全了,我们也才能有的放矢。"

  经费问题是制约灾区心理援助工作又一瓶颈。记者了解到,一些科研机构尚有课题经费,大多数志愿者则必须自掏腰包为灾区群众服务。汶川地震导致都江堰聚源中学283名学生和5名教师遇难,四川大学学生冯媛一直在那里开展心理援助。"每周二我们都会去给他们辅导,但每次只能去5个人,因为都是老师开车送我们过去的。不仅汽油钱要自己掏,连开展心理援助需要的一些器具也都得自己买,但我们还是得去,因为现在专业心理援助人员已经够少了,我们不能让大家的前期努力付诸东流。"冯媛说。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治疗师付春胜呼吁:"志愿者也要过日子,希望国家能够拨付相关专项经费,为灾区心理援助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壮大服务队伍,强化科研与培训

  针对心理援助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张立平建议由国家教育部门出台文件,将那些志愿为灾区服务的教师借调到灾区。"我国大专院校有很多心理学方面的教师,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很愿意来,但因种种因素制约他们来不了。借调,不仅能缓解灾区燃眉之急,还能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不断扩大的国家级专业救灾心理援助队伍。"

  中科院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史占彪也建议,应通过政府主导,整合心理学界、医疗卫生界、教育界等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一个整体规划、科学有效的心理援助体系,一方面引导专业人员尽快熟悉灾区群众的心理状况,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对灾区当地有潜力的干部和教师,要大力开展心理援助专业培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张伟透露,四川省现已开设"512"震后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课题,以期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震后心理干预数据库,这对于今后我国发生类似重大灾害后的心理干预将有重要指导意义。该课题目前已通过专家论证,但经费始终没有审批下来。

  很多心理学专家认为,灾区心理援助应坚持以服务为出发点,以科研为落脚点,打造五个"一":打造一个平台,深入灾区学校、社区、医疗机构、企业等,为受灾群众提供服务;锻炼出一支队伍,既能为当地服务,也可以应对其他地区灾后援助;编制一套教材,用于培训学校的心理辅导员、社区干部和医疗人员,使他们成为灾后心理辅导专家;形成一种职业--灾后心理辅导员;探索一种机制,通过救灾服务带动相关心理学研究,形成我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工作体系。(记者叶建平丛峰)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王雪)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