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旭东
1月28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人保部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认真做好启动准备工作。而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
此次中央下决心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是财政负担问题。
是的,财政负担问题是个大问题,不能不考虑。同时,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作为2009年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重点之一。但是,作为一个公民,之前,并没有充分参与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讨论,也未听说过该改革方案曾经广泛地征求意见,让民众为此出谋划策,至少没有像新医改方案那样的征求意见,如今,一下子就“正式下发”,只能用央视春晚相声“我有点晕”来形容。
2009年央视春晚小品《不差钱》再次走红。其中有一句最牛的台词“人生最最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了”。相信,“不差钱”、“人活着,钱没了”等会成为2009年的流行语。考虑到财政负担问题,说明财政尚未达到“不差钱”的地步,财政也不是“养老财政”。众所周知,财政支出,内涵公平公正要义,财政的钱要用在刀刃上,民生财政是一个大势所趋。尤其在财政不可能也不能够、不应该大包大揽的前提下,公平公正的财政支出是“必须的”。
诚如诸多网友所认为的,仅仅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企业基本一致”,“机关”呢?特权独享?改革设计者总是不愿从自我改起,增加了改革的阻力,延缓发展进程,无益于和谐。首先应该是公务员群体带头改革,与企业并轨,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先做表率。如果说,事业单位与企业在养老保险制度上“公平公正”了,那么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又凌驾于“公平公正”之上,让公平的天平失衡。
事实上,财政虽未达到“不差钱”的目标,但不合理的支出从来“不差钱”。比如,一年9000亿元左右的三公消费仍然是有增无减,一掷千金的形象工程仍在上马,决策失误所导致的财政支出打了水漂……用于这些,为何财政又成了“不差钱”呢?财政不仅包揽了这些民众最反感的消费、最不合理的支出,也将公务员养老的后顾之忧一并解决。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不在于财政“差不差钱”,关键要体现出公平公正。改革,不能只让事业单位“人活着,钱没了”或者说“人活着,钱少了”。对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民众是拥护的,也是有热情参与意见的,改革方案不能缺少“征求意见和民众参与”的程序。有人说:民众参与改革,新医改开了好头。改革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民众的参与权、表达权必须得到充分体现,不能让民意民智在失望中“差钱了”。 (来源:东北网)
(责任编辑: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