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网民有87.9%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网络监督已经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但也有40.8%的网友认为网络监督不具备合法性,只是一种网络暴力——
我们可以读取网络图文,我们可以聆听网络声音,但我们无法感知网络的模样。
正是这虚拟的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比巨大的现实影响。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网络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也造就了中国庞大的网络群体。网民是天空的星星,遥不可及;网民是现实的个体,就在你的身边。
1月初,本版与人民网联合进行网上调查,参与调查的网民有87.9%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网络监督已经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
2008年,中国大事频发,波澜迭起。网络监督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引人注目,夺人眼球,迸发出耀眼光芒和勃勃生机。
在维权与反腐中凸现蓬勃生命力 周久耕、董锋、林嘉祥……这些原本不为人知的姓名,因网友的“青睐”而“名扬天下”。
2008年初,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区委书记董锋之妻找到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王培荣,提供了关于董锋的经济、作风问题的部分证据。5月11日,王培荣将举报材料快递给纪检部门,近两个月没有得到回复。7月6日,王培荣在网络论坛发帖,揭发“全国最荒淫无耻的区委书记”。一网站站长看到举报材料,遂编发一篇文章《江苏徐州:区委书记演绎荒唐“一夫二妻制”》,许多网站纷纷转发。徐州市委获悉网上举报后,决定对董锋采取措施。7月11日,董锋遭免职,7月17日被“双规”,8月29日被逮捕。
2008年11月,一名网友发帖,称在上海地铁二号线捡到一个环保购物袋,里面装着江西新余市、浙江温州市有关部门出国考察的详细票据。帖主拍下后,将出国人员的姓名、职务、护照号、行程、旅行社报价等在网上曝光。这些资料显示,“新余人力资源考察团”11人13天花费35万元,“温州培训团”23人21天花费65万元。11月底12月初,新余、温州两市分别对有关人员给予免职、警告等处分。
2008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长周久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明年江宁区的楼市很乐观,房地产开发商低于成本售楼要被查。此言在网上激起轩然大波。报道见报当天,一位网友在凯迪社区发帖,随后许多网民进行“人肉搜索”,有网友揭露周久耕在一次会上抽的是160元一盒的“南京九五至尊”,之后又有网友通过以往的新闻图片,查出周久耕戴的是价值10万元的世界名表“江诗丹顿”。12月28日,江宁区委研究决定免去周久耕的房管局长职务。
“周久耕事件”仿佛为2008年的网络监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今,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开辟信访举报新渠道。中纪委、监察部和省级纪检监察机关相继开通举报网站。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国家预防腐败局高度重视网友提供的线索,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汇总和归纳,对网友提供的线索经查证属实的将及时处理。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开通一年多来,网友互动栏目点击率已经超过460万次,留言近15000条。
近年来,人民网的舆论监督栏目形成体系,设有“有话网上说”、“人民时评”、“人民热线”等栏目,成为网友与各级党政部门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同时也是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监督。
红网《百姓呼声》栏目主编肖雄表示,网络监督实践让他们尝到了甜头。该栏目自2001年5月创办以来,发出《调查函》3200多件,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7万多次,监督解决投诉问题2.5万多次,回复办理率超过85%。2007、2008连续两年,栏目闯过“3个1000”,即省市县各级领导批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回函回复处理情况、律师回复网友提问均超过1000个。2008年,《百姓呼声》栏目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闵大洪告诉记者,网络监督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主要归功于国家对互联网表达社情民意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胡锦涛总书记于2008年6月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其次,电脑的普及和宽带技术的延伸使网民数量逐年上升,目前我国拥有2.98亿网民,如此庞大数量人群的参与,力量自然势不可挡。第三,网络举报的匿名性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举报者,让网友投诉无后顾之忧。
正视网络那双“警惕的眼睛” 近年来,网友在网上的猛烈攻势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网络监督成为架设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
2008年8月,甘肃省委书记陆浩通过甘肃省委办公厅与人民网取得联系,就网友留言中的热点问题连续3次回复,于是,兰州市教育乱收费、建材市场价格混乱等问题,成为当地政府的主抓要务。湖南、福建、陕西、天津等地书记、省长,相继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回应网友留言。白银、衡阳、许昌、宝鸡等地多位地市级官员建立留言定期回复机制。截至目前,有近600个网友留言所提出的问题得到当地政府的正式回复和落实。
如今,地方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越来越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注重从网上听取民意、汇聚民智。他们意识到,地方政府只有积极应对,对网络监督快速介入、甄别真伪、及时公开、引导民意、化解民愤,才能掌握主动权,控制事态发展。
长沙市市长张剑飞经常上网,有时还谈心式地回答网友的提问。他表示,有了网络的监督,到处都有“警惕的眼睛”,政府工作人员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领导干部要有心理承受能力,诚心诚意接受网友监督,表扬的当作鼓励,批评的当作鞭策,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工作。2008年市政府试行了市民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制度,下一步,市政府将选择部分常务会议议题在网上直播,让网友在网上同步参与,对市政府的决策进行直接监督,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决策水平。
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网络监督是科技发展与民主政治有机融合的结果,为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人民权益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一个个网络监督事件显示出民间网络反腐的力量。与此同时,人们清楚地看到,一方面,网上不乏低俗之风,不少文章打着监督的旗号,进行诽谤谩骂和人身攻击;另一方面,有些基层党政部门消极对待网络监督,对其置若罔闻、反应滞后,有些则被网络舆论牵制而丧失主动权,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中共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王长江认为,网络的主体是思想活跃却不无偏激的年轻人,连随机调查、抽样调查的客观性都没有,如果这样的声音不能得到正确引导,可能会误导整个社会。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待网络监督,不能简单地把网络监督等同于人民监督,将网上的声音等同于民众的声音。张剑飞也觉得,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在网上发言的群体不是广大群众的平均抽样,决策时要考虑到沉默的大多数,政府部门要广泛地听,选择地用。
确实,互联网上存在很多良莠不全的信息,在难辨真假的情况下,那些带有强烈情绪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很容易干扰普通民众的判断。当然,网络媒体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匿名性在给网友言论自由的同时,让网络成了谣言的发源地;声势浩大的“人肉搜索”在疯狂“寻宝”的同时,导致铺天盖地的舆论暴力。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管理、网络监督的相关法规尚不健全,比如说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没有明确的法规对其界定。相关法制建设的步伐远远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网络监督不能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专家指出,各级党政、立法部门以及反腐机构要共同努力,握住网络监督这把“双刃剑”的“剑柄”,既充分发挥其潜能,又不至于让它偏离正确的方向。一方面,应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对这条渠道加以规范,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网络监督的进一步突破。
在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上下功夫 其实,网络监督存在一些问题并不让人觉得诧异,关键是如何对其进行规范,以使其扬长避短。湖南省株洲市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08年8月13日,株洲市纪委、市监察局出台《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成为全国首个网络反腐文件。之后的一个月内,《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建立网络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网络反腐倡廉工作平台操作规程》等文件相继制定,为网络监督与纪检监察制度对接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株洲模式”令人眼前一亮。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市纪委、市监察局依托红网株洲站建立《株洲廉政》网页,在网页上设立举报信箱;以单位实名参与红网论坛株洲版互动,开辟“反腐倡廉网络信息中心”,设立“纪检监察信访”实名ID,授予独立处理本中心所有文帖的权力。纪检监察机关在3日内向网络信访人作出受理反馈。为推动网络反腐工作进一步深化,市纪委要求所属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都在红网实名注册,安排专人受理和处理网络信访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格局。
据株洲市纪委秘书长曹新耀介绍,2008年7月试运行一个月、8月正式出台办法,到去年底,共受理网络举报207件,查实办结100余件,在网上发布查实结果50余件,其中有不少重大案件,可以说初见成效。
王长江认为,硬性压制网络监督不可能,放任自流也不可取,重要的是执政党、政府在与媒体建立良性互动上想些办法。近期,最重要的是各级党政机关要转变“我控制、你服从”的观念,把握网络媒体的发展规律,主动应对远比“马后炮”强;从中期来看,要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执政党、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机制,为民众的诉求、信息充分流动提供足够的空间,确保社会稳定;远期来说,应构建一套完整的监督执政党的体系,网络与其它手段一起形成合力,对权力进行全方位监督,让权力运行法制化,对权力的监督也要法制化。
人民网总裁何加正说,人民网一直坚持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的定位,积极探索权威与大众结合点的突破,通过人民热线、网上有话说等栏目架起了权威部门与广大网民之间的桥梁,努力做到早说话、敢说话、会说话,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网友良性互动,在分析事实、辨别是非中体现正确导向,形成社会共识,变“上访”为“上网”,也见证着中国民众的网络表达日渐成为民主建设新通道。
红网总编辑舒斌说,《百姓呼声》栏目的成功,靠的是大胆创新网络监督形态:在全国率先实行投诉的后台实名制,确保真实性;将网上监督与内参专报相结合,拓宽监督领域;整合外部党政资源,向被投诉者的主管单位发函,将回函在“呼声回音”中刊出……这样一来,广大网友满意了,政府形象树立了,网站声誉提高了,形成一种政网互动、政民互动的良好氛围。(记者程少华傅丁根)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天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