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鸡或是卖蛋
——汇源选择的多边效应
■ 文/赵青华
汇源要卖!如果不是要经过商务部的反垄断调查,朱新礼的“鸡”就已经卖给可口可乐这个外来的卖“蛋”的了。
关于“鸡”与“蛋”的权衡
对一个养“鸡”的人来说,卖“蛋”是本份,卖“鸡”好像有坐吃山空之嫌。
“邻居”们的反应
其他的养“鸡”户们,有的担心,怕朱的“鸡”卖了之后,来的这个大卖“蛋”的搞卖“蛋”一言堂,自己的“蛋”以后不好卖了。于是,在一旁唱着忧伤的歌,并企图把声调越唱越高,让管养“鸡”的政府感觉到他们在为祖国的“鸡蛋”事业忧虑;有的浑水摸鱼,趁机收编中小养“鸡”户,就地坐大,欲取汇源而代之,但也不忘记为朱的卖“鸡”事业高唱,并极力称颂市场经济就是应该准许养“鸡”的人卖“蛋”也卖“鸡”。但内心希望那个大卖“蛋”的外来户在买老朱的“鸡”的过程中有人折腾、再折腾,搞他个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有的看热闹,甚至组织了看“协”,冷眼视之,不做声,不表态,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认为我的“鸡”反正下蛋不多,人家卖“鸡”卖“蛋”与我关系不大。当然了,同是养“鸡”人,多少有些唇亡齿寒、免死狐悲之感。
养鸡人的盘算
养“鸡”人有养“鸡”的理由。从赚钱的角度来看,卖“蛋”与卖“鸡”本质上没有区别。卖“蛋”是为了赚钱,卖“鸡”又何尝不是赚钱呢?单纯从“经济人”的角度来讲,卖“鸡”或是卖“蛋”取决于卖什么能够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个利益里没有“邻居”所希望的感情归属,也没有养“鸡”户们的威胁与反对。从“鸡”的养和卖的关系来看,养“鸡”卖“蛋”可以成就千年的生意,但却说不准未来每年究竟能下多少蛋?能下多久?毕竟,养“鸡”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比如:或是得了鸡瘟,或是成了抱鸡婆,或是迅速退化,反正导致产“蛋”量大幅下降的事情都难以预料。
这些结果只能是老板自己的事,邻居是不会帮忙的,同行也不会相救。既然,现在有不用养“鸡”就能赚钱的好事,谁愿意无故去忍受养“鸡”的艰辛呢?从自主权的角度看,以前朱新礼是唯一的“鸡”主人。而今,汇源这只“鸡”是几个人合起养的,是养或是卖也不全凭他一个人的主张。现在有人出了一笔养“鸡”人认为合适的大价钱,几个合伙人无法抵挡“高价”的诱惑,已经向可口可乐这个外来的卖“蛋”的交付了卖“鸡”权的承诺。老朱的“鸡”权边缘化了,即便不想卖“鸡”,也怕是难了。从养“鸡”的本事来看,老朱养小“鸡”顺手,养只半大的“鸡”顺手,养只下一般多蛋的“鸡”也顺手,可是要养只能下很多蛋的大“鸡”有困难。养“鸡”是个苦差事,把“鸡”养到一定大了,不能把“鸡”往小了养;下蛋到一定程度了,不能越下越少,因为“鸡”大了吃得多了,下少了“蛋”就不够饲料钱。“鸡”是越来越大了,也吃得越来越多了,但以前养“鸡”的技巧也渐渐的不管用了,老朱的年龄越来越大,精力越来越有限,而“鸡”的生长方式、下“蛋”能力也越来越难掌控。难道这个时候,老朱卖“鸡”不合理?何况别人肯出满意的价钱。老朱只要合法卖“鸡”,至于谁买,有必要管么?
管理者的两难
管“鸡”业的人可真是两难。如果那个外来的卖“蛋”的收编老朱的“鸡”就是为了搞卖“蛋”一言堂,那今后国人吃“蛋”糟了殃就要喊管蛋的人滚蛋。可如果现在就不准外来的卖“蛋”的成交,那么老朱和他的合伙人、那个外来的卖“蛋”的、甚至包括其他那些想来中国卖“鸡蛋”、卖“鸭蛋”、卖“鹅蛋”的外国养“鸡”、养“鸭”、养“鹅”的就会大叫管蛋的人“扯蛋”,并表示以后不来这里养“鸡”、养“鸭”、养“鹅”了。不过,管“鸡”的人管久了也变得聪明,不是刚出台了反养“鸡”一言堂法么?就以上的条款进行对照!到现在为止,管“鸡”业的部门还在不懈地为判断作努力。
故事的背后
研究“鸡”业的专家们早就在看着这场风波,已经替管“鸡”的算出了好多的数据,有的数据是为了证明那个卖“蛋”的已经在搞卖“蛋”一言堂了,有的数据则说没有。有的还卜算了多种结果。当然,不管专家怎么说,也不管未来的结果怎样,就卖“鸡”或是卖“蛋”的故事,说明了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了相互联动,资本市场以产品市场为依托,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互影响;第二,资本经营是资产经营的高级阶段,中国需要高水平经营资产的企业家,更需要资本经营的“资本”家,能把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结合起来;第三,资本市场反作用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管理不当,会导致市场低效、垄断或产品市场的萎缩,《反垄断法》的实施要谨慎;第四,商家、顾客、竞争服从法律规则下的利益分配原则,伪民族招牌、潜规则不应成为市场经济的法则。■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经管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