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企业管理》杂志 > 精彩文章

写在国企改革30周年之际

  写在国企改革30周年之际

  ■ 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本刊主编 邵 宁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来说,把2009年定义为30周年可能是合适的,因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是从1979年开始的。

  国有经济的重大变化

  在30年漫长的改革过程中,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艰难的探索中不断深化,分阶段、有重点地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体制和结构难题,使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国有经济的状态和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通过从1979年开始的对企业扩权、让利的试点,以及后来实行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解决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导向和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中国的国有企业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单位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开始面向市场、在竞争中发展。

  ——通过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使国有经济从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层面实现了退出,大大收缩了国有经济的战线,优化了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基本到位之后,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就进入了以国有大企业的改革为重点的阶段。

  ——通过国有困难企业的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初步疏通了国有困难企业退出市场的通道,依托再就业工程安置了上千万破产企业的下岗职工,化解了大量由于经济转轨造成的结构性矛盾。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大大提升了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实现了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明确了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在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机构到位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优化了国有大企业的外部管理系统。

  ——通过国有大企业的重组、改制、上市,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和国有资产的资本化,引入了市场的约束机制、规范了公司的治理。国有独资企业也开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治理结构科学化的探索。这些都为国有经济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打好了基础。

  改革推进到这样一个深度,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已经实现了初步的结合,改革的前景已经十分清晰了。

  改革成功的重要基础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历程特别值得总结。解决的具体问题和取得的实际进展是重要的,更有意义的可能是,在这个被公认为是世界性难题的领域,我们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有效的、符合中国特点的改革路子。回顾30年改革的艰难历程,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对于改革的推进可能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理论上的坚定性。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始终伴随着大量的争论,这是必然的现象。原因之一是这项改革是一项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参考的探索,缺乏一个公认的参照系,人们对改革的方向、路径、措施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看法;原因之二是改革推进并不是在一个理想化的状态中实现的,该具备的配套条件不一定有,应该落实好的事不一定不出偏差,改革中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是很难避免的。尽管不同方向的争论很大,各种角度的批评也很多,但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求和大的政策措施始终没有变化,保持了市场化改革方向的一致性和政策方针的连续性。在实际操作中,应放则放、该控则控,不为各种争论所左右,表现出一种理论上高瞻远瞩的坚定性。试想,如此复杂的改革如果出现方向性和政策上的摇摆,改革的推进就会非常困难了。

  第二,实践中的勇气。改革必然会引起原有利益结构的调整,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要把一个极其庞大的国有经济系统从计划经济的轨道转向市场经济的轨道,其中包含的社会风险是极其巨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改革需要极大的勇气,不但要敢于直面改革将引发的社会矛盾,而且还要有把握、有办法化解这些矛盾。在这几年的改革过程中,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等项工作的社会风险都是非常大的,也确实引发了许多不稳定问题甚至群体性事件,但都通过艰苦的工作、有效的措施化解了。敢于直面矛盾、并有办法解决矛盾,这是推进改革所必须具有的大的无私和无畏。试想,如果当年不敢触及这些风险很大的难点问题,拖下去或绕着走,就不会有今天国有企业的良好局面。

  第三,符合国情的改革办法。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项改革,其具体的办法既取决于改革的方向,更取决于具体的国情,包括政治制度、经济条件、传统文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等等。在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之前或同时进行的类似变革,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苏联、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的改革。前者国有企业的数量很少,且经济背景是高度市场化的;后者以政权的更迭为政治和社会代价,且改革的经济效果并不好。这两类实践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与我国完全不同,其具体做法我们很难移植。在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我们广泛地研究、借鉴了世界各国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式,但没有照搬任何一种模式。中国的改革始终紧紧贴在中国的国情上,始终盯住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始终在研究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办法。所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完全是中国化的,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改革路子。试想,如果我们的改革不从国情出发,而是简单地照搬国外的模式,结果很可能是水土不服、南桔北枳,从而延误改革的进程。

  理论上的坚定性,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实践中的勇气,敢于直面矛盾并有效化解矛盾;从国情出发,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改革办法。这三条是支撑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走到今天、并取得成效的最重要的基础。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经30个年头,是几代改革者不懈努力探索和实践的结果。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上接党中央、国务院的方向性指导,中有各级政府的政策推动,下靠企业层面的具体操作,是多层面改革实践合力推进的结果。这种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多层次性,共同构成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极其丰富的改革实践。

  今天,在国有企业改革30周年之际,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没有完成。把前一段改革遗留的问题解决好,把国有大企业改革好、发展好,还有相当的工作量需要完成,还有大量的难题需要解决。这些难题有些可以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破解,有些则超出了经济的范畴。但是,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毕竟改革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新体制的框架已经初步搭好,改革的前景已经十分清晰。我们应该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充满信心,尤其是我们经历了30年艰苦的努力之后。■

  编辑 王仕斌

(责任编辑:李夏冰)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