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将有超过700万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广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广东副主委温洋建议,政府可为有心做小生意的大学生开一些跳蚤市场,大学生也不妨转变观念———当当“走鬼”(2月8日《羊城晚报》)。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2008年底有近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2009年又将有近611万名大学生面临就业。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而“在2009年暑假前后我国的经济可能探底,这也可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低谷”,到时候大学生就业率会出现怎样的数字,情形非常不容乐观。
这时候,这位政协常委抛出“大学生毕业不妨当流动小贩”的“谆谆教导”,声音显得那样刺耳。也许,我们不能说建议大学生当小贩有什么错,相反我们的教科书历来强调“劳动不分高低贵贱”,而且还能举出“在国外,大学生毕业了到饭店刷盘子,自己摆摊做生意的太多了”的例证。但这充其量不过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罢了,大学生不能如愿就业当然会尽力去想一些暂时性挣钱糊口的法子,何需权贵精英们叉着腰指导?
关键是,我们可不可以将大学生无奈当街头小贩也视做一种充分就业?如果可以这样的话,大概只有饿死街头的大学生才可以被排除在百分之百的大学生就业率之外。发现或者自认为发现了惯常那些不被公众待见的低微行业中的特别商机,以及基于个人价值观作出一些不容易被外界接受的就业选择,这些都与因为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而被迫去当流动小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我们将大学生因为大量找不到工作而无奈去当小贩谋生视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乃至轻飘飘地建议大学生们都去这样做,潜伏的危机也许就离我们不远了。
且不说流动小贩是一个受到城管专门打击且收入微薄的行当,且不说为读大学付出的昂贵成本与毕业后当小贩多么不成比例,单说建议大学生当小贩这样的“谆谆教导”本身,就能让人感受到很深的权贵傲慢和被欺骗感。没有人会为了将来当一个仅能糊口的小贩而去进行昂贵的长期教育投资,这与任何歧视无关,而只与最为基本的人类理性有关;因此大学生当小贩这样的“谆谆教导”,只能被认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权贵傲慢,以及因为不能解决问题而直接消灭问题的权贵欺骗。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严峻问题,它不容轻视、不容无视,更不容将它解读为一个伪问题。常能听到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大学生就业观念固化、就业期望值过大之类的专家分析,然后就是诸如大学生可以当小贩可以去农村之类的“谆谆教导”,好像今天的大学生根本就不是一个理性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需要的不是这种无聊的“谆谆教导”,而是应该首先把大学生确认为一个理性人,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困难和痛苦,然后去思索大学生就业空间始终不能真正拓宽的原因,寻找其中的各种制度瓶颈和现实障碍,并做出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向上吁请和向下指导。(舒圣祥)
(来源:检察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