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傅双琪 左元峰)文化积淀成为传统,传统延续成为遗产。9日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也是这个民俗节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第一个元宵节。
民俗专家称元宵节为中国人的“狂欢节”,2200多年来,年年如此。
根据历史记载,在元宵夜,人们赏灯笼、猜灯谜、放焰火、吃元宵,还举行舞龙狮、踩高跷、跑旱船等民俗活动。
南宋文学家辛弃疾描摹了800多年前的元宵节庆活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今年的元宵节,依然满眼灿烂、满耳热闹。夜色降临,圆月当头;北京的夜空,已然被焰火染红。在北京中关村一家人声鼎沸的高档餐厅里,让人们记忆起今晚是元宵节的,最多只剩下店家奉送顾客的一小碗糯米汤圆。
31岁的郭女士记忆中的元宵灯会已是10几年前的事了,元宵节对她已越来越成为一个节庆符号而丧失了实质性内容。郭女士家的元宵仪式早就简化为全家人吃一顿汤圆,然后带孩子出门放几个烟花。“现在娱乐活动有很多,传统灯会实在不大有吸引力。”她说。
今年元宵节前夕,山东省政协委员臧健和发了一篇呼吁保护元宵节的博客,网上反响热烈。她在博文里对元宵节是否能流传下去表示担忧。分享她这个担忧的人绝大多数支持发扬光大传统文化。
中国政府去年6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节名列51项民俗遗产首位。
戏剧理论家廖奔博士说:“非物质遗产是旧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结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我们需要保存这些文化符号,以延续民族血脉。然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却又是消灭这些文化符号的罪魁祸首——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展悖论。”
廖奔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存在于文明边缘地区,这些地区大多贫困,缺乏保护遗产的经济支撑力。当地人主要的现实需求与心理期盼是迅速发展和进入现代文明,当发展与传承构成矛盾时,尽快脱贫会轻易压倒保护文化的考虑。因此,要考虑当地人的现实和心理需要,应对保护遗产采取适当的支持与补偿措施。
今年61岁维吾尔族工匠阿布都热则克艾再孜和儿子在乌鲁木齐靠制售维吾尔乐器勉强糊口。他说:“一家人就靠卖乐器的钱过活,一个月只能挣两三千元。如果政府能给我们安排相对固定、面积更大的店铺,我们就能把买卖做大,甚至能办培训班,让更多人学习这门手艺。”
正月十五当天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为这些传承者提供了推介传统技艺的机会。展览包括一个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这个维吾尔老人有机会向北京乃至全国的客户推销他的精美乐器。
中国政府已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提供每年20万元人民币的保护经费,为国家级遗产传承者提供每年4000元的补贴。
廖奔说:“我们应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在发展之初就预留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空间,宁可发展慢一点,也不要因为片面强调速度而牺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