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关于沈阳市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8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是我市财政工作经受重大考验的一年。
在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国内经济运行困难明显增多的错综复杂情况下,我市部分行业税收收入和部分非税收入增速受到较大影响;预算执行中国家取消工商“两费”、调整总分机构纳税政策、暂停征收利息税等政策因素直接减少我市地方财政收入;抗震救灾、奥运安保、信访稳定、提高各类社会保障群体保障水平和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及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等年度执行中新增因素,又大量增加财政支出需求。诸多减收增支因素导致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保障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困难和挑战,全市财政工作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坚决贯彻中央、省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全面完成“五大任务”、加快实现“三大目标”的要求,认真执行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公共财政建设为主线,一切从大局出发,大力开展增收节支,狠抓收入增长,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财力统筹,强化预算管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从而有力应对了诸多减收增支因素,努力缓解了财政收支矛盾,充分发挥了财政职能作用,全面完成预算任务,实现收支平衡。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0.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7.14%,比上年增长26%。其中:税收收入203.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52%,比上年增长25.16%;非税收入87.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04%,比上年增长28.14%。按省规定口径,2008年全市经常性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9.6%。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0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4%。其中:农业支出(法定增长口径)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2.98%;科技支出(法定增长口径)1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3%;教育支出(法定增长口径)54.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1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97%。全市农业、科技、教育支出增幅均超过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达到法定增长要求。

  2008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0.9亿元,加上上级专项补助、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等134.59亿元,共计425.49亿元,与当年一般预算支出400.62亿元和上解上级支出24.79亿元之和425.41亿元相抵,结余0.08亿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008年全市基金收入完成315.55亿元,比上年增长46.98%。基金支出完成312.44亿元,比上年增长79.92%。

  (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133.6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3.28%,比上年增长17.4%。其中:税收收入95.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36%,比上年增长18.34%;非税收入37.8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66%,比上年增长15.09%。按省规定口径,2008年市本级经常性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2.1%。

  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97.77亿元,比上年增长8.99%。其中:农业支出(法定增长口径)9.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5%;科技支出(法定增长口径)9.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36%;教育支出(法定增长口径)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8.85亿元,比上年增长7.45%。市本级农业、科技、教育支出增幅均超过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达到法定增长要求。

  2008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超收4.25亿元,主要用于保三项法定支出增长、支持高校建设发展、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等方面支出。

  2008年市本级预备费2.9亿元,主要用于抗震救灾、防汛抗旱、奥运安保、信访稳定等方面支出。

  2008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3.67亿元,加上上级专项补助、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等95.8亿元,共计229.47亿元,与当年一般预算支出197.77亿元、对下级转移支付11.21亿元及上解上级支出20.45亿元之和229.43亿元相抵,结余0.04亿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008年市本级基金收入完成208.59亿元,比上年增长49.99%。基金支出完成205.36亿元,比上年增长97.06%。

  上述预算执行数字,在财政决算后还会有些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2008年主要工作

  1.健全增长稳定、调节有序、结构优化的财政收入机制,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切实加大收入组织力度。积极应对企业所得税法两法合一、企业总分机构纳税政策调整、取消工商“两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利息税暂停征收等一系列政策性减收因素,采取措施,落实责任,大力培植巩固税源,全力组织依法征收,完善考核机制,保证了一般预算收入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实现26%的较高幅度增长。二是税务部门坚持依法治税。及时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跟踪服务重点税源,强化税收征管,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实现全市地方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25.16%。三是切实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依法对行政事业性收费、资产处置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收入收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努力实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四是有效运用财政体制和政策资金手段,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2008年县域地区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44.9%,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8.9个百分点。五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各级政府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以装备制造业发展、地铁建设等我市老工业基地改造重大项目为突破口,主动寻求项目对接,建立工作责任制,全年争取上级专项资金82.9亿元,增强了财政保障能力。

  2.健全关注民生、整合资源、科学规范的财政支出机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对财政刚性支出基数不断扩大、增支因素大量增加的困难局面,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要求,严格预算管理,整合政府财力资源,合理调控支出,统筹兼顾,有保有压,有效保障了各项民生需求。2008年全市民生工程投入资金200.2亿元。一是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确保全市79.8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提标后及时足额发放。全市投入96.5亿元,保障和提高了112万城乡低收入群体等11类社会保障对象的保障救助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年人均60元提高到120元以上。6.8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17.5万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住院和门诊大病统筹医疗保险。二是落实积极的就业补助政策。投入资金13.5亿元用于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援助等支出,保障了22.7万名灵活就业人员、3.27万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享受到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3104个,实名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9万人。三是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统筹考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阶段性要求,提高了全市22.3万名教育系统和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水平,在全省惟一实现从2007年起调整兑现两年,并同时提高了四县(市)1.1万名公务员的津补贴标准。四是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城市义务教育“免学杂费”政策,惠及群体56万人;支持新建2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快推进6所万人职高建设;进一步促进14所特教学校、70所城乡幼儿园和84所城区学校综合改造。支持市四院、七院等6所重点医院建设取得新进展,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支持文化、体育等各项公共事业发展。五是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廉租房保障机制,支持15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六是妥善应对石油、猪肉、粮食等价格上涨。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和公交等特殊行业生产需要,保障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稳定。

  3.健全目标明确、制度完善、措施有力的财政调控机制,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一是创造良好的财税政策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约22亿元,支持市场主体建设,促进各类企业长远发展。二是大力支持做优发展空间。综合运用资本金注入、融资担保、财政体制支持等多种手段,促进沈阳经济区和重点发展空间建设。三是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扶持和专项资金引导带动,有力地支持了装备制造业聚集区、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汽车产业聚集区等的发展壮大;积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认真落实支持房地产市场的25条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四是支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年支持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支出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进一步完善了市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政策体系,在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同时,激励区县(市)加快自身发展。支持四县(市)建立担保机构,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建设。进一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五是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采取多种有效手段筹集资金,有力支持了地铁、五爱隧道以及城际交通基础设施、城区道路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支持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支持新能源新技术推广,加大村屯环境改造投入,推动我市生态市创建工作取得新的成果。六是全力保障奥足赛举办和社会稳定。积极筹集资金5.2亿元,用于奥运安保、卫生食品安全等支出。采取建立政府采购绿色通道、租购结合等措施,及时保证奥运设施需求。积极筹集调度资金,按照“三大战役”、“百日会战”的要求,妥善解决了“荷兰村”、“蚁力神”、浑河大市场等一批突出问题,确保了稳定大局。七是进一步支持沈阳水务集团、市煤气公司等重点企业改革。支持对内对外开放,继续支持大型展会活动,积极促进会展业和旅游业发展。八是大力支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筹措资金1.1亿元,用于捐助四川地震灾区、生产临时过渡安置房等支出。

  4.健全基础扎实、管理科学、协调有效的财政服务机制,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服务能力。一是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市本级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等各项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各区县正有序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顺利启动。二是切实强化财政管理。进一步完善了预算公用经费定额体系和通用设备配置标准,大力压缩会议、接待、差旅、出国和公车费用等一般性支出,严格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追加。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政府债务和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预决算审核管理,全年共完成政府采购6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节支率4.7%;完成市政府投资工程审核项目885项,报审额59.4亿元,审减率23.9%。三是不断夯实工作基础。财政支出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强。努力健全收入、支出、调控、服务四个机制,实现保运转、保民生和促发展。四是大力推进“阳光财政”和“财会之家”建设。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在全市开展“优秀会计工作者”评选活动,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五是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各项建议、提案,综合运用各项审计、检查结果,深入查找问题,切实加强整改,不断强化财政监督。以重大专项资金为突破口,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2008年虽然财政运行保持了平稳态势,但受诸多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不断增加,刚性支出需求增长超过财力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二是城乡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三是部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还存在不到位现象,勤俭节约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预算安排情况

  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加快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的关键一年。受国际国内经济运行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财政收支形势将更加严峻。一是由于外部需求减少、市场环境趋紧、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压力较大;二是目前已出台的国家、省取消或停征26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增值税转型扩面、房地产交易税费减免等政策将直接影响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形成大量减收;三是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生态环保、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都需要政府巨额投入,而近年来出台的各项工资、民生等政策已经全部形成刚性支出,支出结构调整的空间越来越小。财政收支矛盾将更为突出。

  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市仍处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扩大内需保持增长的战略部署将为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和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我市已建设项目正逐渐转化为现实税源,这些都将为壮大财源基础提供有力保障。我们将审时度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为此,2009年我市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完成“五大任务”、加快实现“三大目标”的要求,深化财源建设,依法组织收入,进一步提高收入质量;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增收节支,统筹兼顾,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保法定支出,加大“三农”、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重点支出,增加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坚持依法理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按照上述要求,2009年预算(草案)安排如下:

  (一)全市预算(草案)情况

  2009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33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税收收入2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8%;非税收入9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1%。按照省规定口径,2009年全市预算经常性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4%。

  2009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预算安排337.44亿元,加上已确定的上级专项补助、税收返还及体制补助117.09亿元,同时扣除上解上级支出27.79亿元后,当年可供安排的财力总额为426.74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全市一般预算支出拟安排42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8%。其中:农业支出(法定增长口径)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8%;科技支出(法定增长口径)1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3%;教育支出(法定增长口径)6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6%。全市农业、科技、教育支出预算增幅均超过经常性财政收入预算增幅,符合法定增长要求。

  2009年全市基金收入预算拟安排315.55亿元,基金支出预算拟安排312.44亿元。

  (二)市本级预算(草案)情况

  2009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1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4%。其中:税收收入1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1%;非税收入40.9亿元,比上年增长8%。按照省规定口径,2009年市本级预算经常性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0.4%。

  2009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预算安排150.7亿元,加上已确定的上级专项补助、税收返还及体制补助等89.73亿元,并扣除对下转移支付11.21亿元和上解上级支出21.82亿元后,当年可供安排的财力总额为207.4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原则,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拟安排2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04%。其中:农业支出(法定增长口径)1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5%;科技支出(法定增长口径)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5%;教育支出(法定增长口径)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6%。市本级农业、科技、教育支出预算增幅均超过经常性财政收入预算增幅,符合法定增长要求。

  2009年市本级基金收入预算拟安排208.59亿元,基金支出预算拟安排205.36亿元。

  三、完成2009年财政预算任务的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收入组织,积极做好财力保障。一是充分认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深入开展收入分析,加强重点税费监控,加快培育壮大项目税源,密切跟踪收入变化情况,采取切实措施尽量弥补政策性减收因素的影响。二是加强收入调度,健全工作责任制,继续落实收入考核办法,建立完善收入增长激励机制。三是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秩序,依法组织收入,努力挖掘税收增长潜力,不断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四是严格非税收入征缴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以票管费,加大国有资本收益、资产使用处置收入等的收缴管理力度,努力实现应收尽收。五是进一步加强各项基金收入管理,继续严格执行土地收支管理规定,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保障各项基金平稳运行。六是紧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在重大建设项目上对我市的资金和政策倾斜。

  2.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增值税转型扩面、取消或停征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采取多种方式扶持、培育重点税源企业和纳税大户,切实支持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二是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统筹政府专项资金,整合政府财力资源,集中力量支持地铁、城际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沈阳经济区发展。支持城乡消费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三是综合运用多种财税手段,整合政府财力资金,安排10亿元产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支持企业改革和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四是支持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我市金融业发展。五是切实把握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方向和管理方式,统筹规划,加强项目论证,强化工程预决算审核,严格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资金使用效益。

  3.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全市计划用于“三农”方面支出95.5亿元。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优化支农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二是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提高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标准,提高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三是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县域重大工业项目、农业现代化项目和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推进13个农业经济区和20个主导产业区发展。加快推进县域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支持银企合作,扩大小额信贷规模,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四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大对农村清洁能源、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基本解决9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五是继续支持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改革和集体林权改革,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化解农村“普九”债务等工作。

  4.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进一步推动社会建设。一是继续落实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各类群体收入水平。多渠道筹集资金117亿元,保障和提高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等11类低收入居民及部分特殊群体约122.8万人的待遇标准。落实国家关于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政策。二是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财税扶持政策。在落实对公益性岗位和大龄灵活就业人员补贴政策的同时,积极实施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就业服务体系和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全力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城乡弱势群体和低收入者的社会救助救济,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加强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着力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四是继续支持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扶困助学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重点支持公益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五是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投入力度,加快生态市建设。支持辽河、浑河治理工程,继续推广地源热泵、煤层气、中水回用等节能环保技术,支持城市绿化、水系等市政公用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区县创建工作。六是继续做好为民办实事的财政资金保障工作。

  5.大力开展增收节支,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一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原则,统筹安排各项支出。二是切实加强预算管理,严格界定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健全支出标准体系,严格控制预算追加。三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出国(境)经费等支出实行零增长。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超面积、超标准建设和装修。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项目。强化公务支出管理,大力推进机关节能减排,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四是统筹财力资源,综合考虑上级专项和本级财力,多渠道筹措资金。五是加强国库资金管理调度和借款清理工作,确保国库运行安全。六是切实加强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加强财政监督。

  6.努力健全财政运行机制,提高管理绩效。一是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各类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深入实施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在市本级开展公务卡改革试点。根据国家、省财政体制调整情况,进一步完善市对区县财政体制,提高财权与事权的协调性。二是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强化各类国有资产使用、处置收入和支出预算管理,切实规范审批程序,加强对闲置资产的统筹利用。三是切实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加强债务预算和债务清偿,提高债务风险意识和防御能力。四是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工程预决算审核管理,努力降低政府投资成本。五是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健全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六是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组织开展沈阳市“会计活动日”活动,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七是进一步健全收入、支出、调控、服务机制,做好政权运转和民生保障,积极促进改革与发展。加快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强化基础工作,推行科学管理,努力提高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2009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完成2009年预算任务!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