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题: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预测到208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2到4摄氏度,有11亿到32亿人的饮用水可能遇到问题,2亿到6亿人将面临饥饿威胁,沿海地区每年有2亿到7亿居民可能遭受洪涝灾害。
提语1:气候变化涉及到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既是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
提语2:我们既要保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又要建设优美的生态系统,就必须把工业减排和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实现生态与环境的稳定和良性循环,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提语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减少碳排放源,增加碳汇,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中国应为改善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李育材: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文/本刊记者 齐殿斌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人类在过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而科学研究和实践都证明:大力增加林业碳汇,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日,记者就增加林业碳汇以应对气候变化的这一话题,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引出“碳汇”概念
“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不仅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李育材认为,气候变化涉及到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既是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
科学研究证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使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浓度大大增加,打破了地球在宇宙当中的吸热和散热的平衡状态,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过去的100年中,全球地表平均增温0.74摄氏度,预测未来100年全球地表温度可能会升高1.6至6.4摄氏度,这将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带来诸多重大不利影响。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报告预测,从现在起到208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2到4摄氏度,有11亿到32亿人的饮用水可能遇到问题,2亿到6亿人将面临饥饿威胁,每年沿海地区2亿到7亿居民可能遭受洪涝灾害。报告得出结论: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如果得不到缓解,气候变化将引发洪水、干旱和热浪等更多自然灾害。
“积极采取措施减缓气候变暖趋势,不但需要重视‘减排’,也需要重视‘增汇’。”李育材解释,“增汇”就是增加碳汇。他说,人类增强对气候变暖的减缓能力,关键是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积累,其做法一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碳源),二是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碳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通过减少能耗、提高能效、使用清洁能源等来实现。这将对一个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增加对温室气体吸收,主要是通过森林等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到植物体和土壤中,在一定时期内起到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作用。
因此,1992年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碳汇”这一概念的定义做出了比较明确的界定,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这一定义也为各界广泛接受。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国际社会在行动
李育材称,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人类共同的难题,国际社会在共同的利益和责任的驱动下,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于1994年3月生效,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议定书》规定,到在2008年至2012年的第一个承诺期间,39个工业化及经济转轨国家(通称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
“在《京都议定书》签订以后的一系列气候公约国际谈判中,国际社会对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汇聚作用越来越重视。”李育材介绍,《波恩政治协议》、《马拉喀什协定》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允许发达国家通过造林、再造林吸收的碳汇抵消一部分工业活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原则同意将造林、再造林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2003和2004年召开的第九、十次两次缔约方大会,国际社会已就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碳汇项目的具体操作模式和程序达成了一致意见,制定了新的运作规则,为正式启动实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7年12月15日,为进一步推进《公约》和《议定书》的有效实施,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它将为人类下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指引前进方向。
尽管共同承担起责任,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变化这一共同的危机已成为共识,然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内部,有关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还存在重大差异。李育材认为,“在发达国家缔约方是否有效履行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问题上,还需要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推动,使这项事业能够顺利进展下去。”
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立场明确
“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强调长期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目标、原则、承诺和合作模式。”李育材说。
据了解,中国政府于2007年6月4日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调整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而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这一兼顾科学与发展的态度,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同和支持。
李育材介绍,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遵循以下原则和立场:
一是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二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活动;三是积极而又慎重地推动《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进程,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四是以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为基础,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于减排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森林植物体内和森林土壤中,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据估计,全球植被固碳总量约为4660亿吨碳(1吨碳相当于3.67吨二氧化碳),1米深范围内的土壤含碳量为20110亿吨碳,两者合计近25000亿吨碳。而大气中现有碳含量约为7600亿吨碳,约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总量的30%。在各类植被类型中,森林的储碳量约占整个植被总储碳量的五分之四。因此,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固碳方式。
林业碳汇是指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李育材表示,根据《波恩政治协议》和《马拉喀什协定》,造林、再造林被同意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意味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一个对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林业的生态功能在经济上得到了全社会的承认,标志着林业的生态服务进入了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回报的时代的到来。
森林对于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这充分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于减排。植树造林不仅能够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而且减排成本低,综合效益好。
李育材认为,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各种努力中,林业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集中反映在增强碳吸收汇、保护碳贮存、碳替代三个方面。增强碳吸收汇的林业活动包括造林再造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建立农林复合系统、加强森林可持续管理以提高林地生产力等能够增加陆地植被和土壤碳贮量的措施。保护碳贮存是指保护现有森林生态系统中贮存的碳,减少其向大气中的排放。碳替代措施包括以耐用木质林产品替代能源密集型材料、生物能源、采伐剩余物的回收利用。
林业在中国减缓气候变暖中功不可没
据介绍,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三是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四是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在减缓气候变暖的各种努力中,林业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李育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通过减少毁林少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
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6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7.9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温室气体减排要“开源”和“节流”并重
当前,世界公认的温室气体减排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减排,又称工业减排,指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绝对排放量;二是间接减排,又称生物减排,即通过对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特殊作用,来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
李育材说,目前,中国是一个经济正在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在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质的转变,以燃煤为主的能源使用方式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如果我们不顾国情,片面强调工业减排,势必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森林固碳不仅成本低,并且还具有多种生态效益和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就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而言,温室气体工业减排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技术进步,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治标”和“节流”,而加强以林业为主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生物措施对减排的“开源”作用显得更为重要,也更具长远和治本的意义。
因此,我们既要保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又要建设优美的生态系统,就必须把工业减排和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重,实行标本兼治,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生态与环境的稳定和良性循环,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应为改善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育材表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减少碳排放源,增加碳汇,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
他介绍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在2007年APEC会议上,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10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并提出了建设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倡议,得到了世界各国普遍积极响应。2008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就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李育材认为,中国应为改善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为此他提出——
首先,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暖给国家经济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对林业而言,不仅涉及森林的培育,而且涉及到国家林业发展战略,更要妥善应对。
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全社会参与林业碳汇。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宣传和林业碳汇知识的普及。鼓励和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多方投入恢复森林植被,重视森林保护。大张旗鼓地宣传低碳经济模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加强立法和政策配套,促进林业碳汇规范发展。有步骤、有阶段地推进部门规章、区域约束和国家立法,不仅能促进我国碳汇事业走上法制化轨道,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推进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
努力建设好中国绿色碳基金碳交易平台。中国绿色碳基金是设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下的专项基金,属于全国性公募基金。我们鼓励国际、国内有志于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中国森林恢复和保护作贡献的企业、政府和组织以及个人,通过中国绿色碳基金“购买”碳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