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封面 |
拯救银行业 -- 奥巴马式经济拯救
2009年2月12日《经济学人》印刷版封面故事
导读:市场和公众为何对新任总统奥巴马的新经济救援计划缺乏信心?
原文如下:
这周,扭转经济危机的大好机会被浪费了。
当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为应对经济危机开出两剂重要药方的时候,日益加深的全球经济萧条在本周可能出现一次转折点。其中之一是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这一部分饱受争议。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参众两院最终达成妥协,于2月11日就一项价值789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达成一致,该项议案成为法律指日可待。
美国不可能单枪匹马地拯救世界经济。但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这次双拳出击本可能打破由不确定性和萦绕在全球投资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心头的沮丧构成的恶性循环。
很可惜,美国已经错失良机。奥巴马把财政刺激方案的主导权拱手让予了乖张的民主党人,本该得到两党人士广泛支持的计划沦为了党派相争的对象。 更为严重的是,新任财长的金融救助蓝图,尽管吹嘘得像是大刀阔斧地摒弃了布什政府在拯救华尔街时的两大弊病,即渐进主义和模棱两可,但实际上跟前任政府的作为没什么区别,他们也一样表现的怯懦、不完整、粗枝大叶。虽然盖特纳宣布救援方案总额高达万亿美元,但市场并不领情,各大股市依然暴跌。提升信心的初衷遥不可及,奥巴马看起来茫然不知所措。
这一财政刺激计划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许多经济振兴的需求被推后到2010年甚至更远。两院妥协达成的议案中提到的种种花俏开支更像是民主党议员们的自娱自乐,而不是或将刺激经济的实际功效。此外,计划中还包含了“购买美国货”的条款,尽管在新的版本中这些条款内容有所淡化,但是仍向贸易伙伴发出了错误的信号。
尽管漏洞不少,但整个财政刺激方案里有一件重要的事是正确的。由于人们需求的急剧下降,一个庞大、持久的财政刺激计划确实是美国经济的灵丹妙药。尽管这个一揽子计划不尽完善,但毕竟能实施起来,救个急。
虽然财政刺激必不可少,但如果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支离破碎,再好的刺激方案也无法创造持久的经济复苏态势。上世纪90年代日本银行业大崩溃留给人们的教训是,必须对负债累累的资产负债表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在实体经济复苏之前整顿深陷困境的银行。历史还表明,能够迅速且有创造性地应对银行业危机的国家(譬如上世纪90年代早期的瑞典)往往比那些犹豫不决的国家做得要好。拯救银行业既昂贵又漫长难熬,但到最后,那些瞻前顾后、出手吝啬的政府将比大刀阔斧改革的政府付出的代价要高。
按照最近以来任何一次历史标准来衡量,美国现在所面临的银行业大崩溃都是规模巨大的一次。不良贷款额和预计亏损额(目前通行的说法是超过了2万亿美元)表明美国许多大型银行可能已经资不抵债,要面临破产了。这些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填满了数千亿美元的“有毒”资产,既有缺乏流动性、复杂难言、难以估价的按揭贷款,也有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剧烈增加的非购房贷款。更糟的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只不过是信贷危机的一部分而已。造成信贷紧张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证券化”的轰然倒塌。证券化是指将从信用卡到住房抵押贷款的一切债务捆绑出售。
理这团乱麻需要胆魄、创造力和大把大把纳税人的钱。盖特纳先生自称明白这一点。在演说中他提到,“我们认为,应对危机的有关政策必须全面而有力”,“渐进主义比过激行动风险更大、代价更高。”
然而,他并没有付诸实施。令人沮丧的是,他的“未来工作”清单在一些最为棘手的问题上却不尽人意,比如,对破产银行实行国有化、处理有毒资产和不良住房抵押贷款等。盖特纳承诺要为大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看看它们资本金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就提供“应急”资本。但是,对于用公众资金注资的条件有哪些,最终是否由政府控制这些银行等细节,他没有过多透露。盖特纳计划成立一个公私共营的投资基金,以利用私人资本吸收银行系统中的“有毒资产”,这个计划含糊不清、逻辑天真。由于不愿意以私人投资者出的价位卖掉资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塞满了有毒垃圾。用语含糊不清又使得前后矛盾。如果不知道以什么样的价位如何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又怎么能为银行把脉呢?神经紧张的投资者和心急如焚的政客只想看到更多的细节和定价,这一计划令他们大失所望。
缺乏勇气
这一挫折有多严重呢?一种解释是,奥巴马的班底有负众望,他们信誓旦旦有一套计划,结果却只给人们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真是这样,那可是大错特错了。因为掌控好公众期望本身就是重建信心的一部分,况且这个拯救计划极其复杂,基本上无人力所能完成,在关键时刻避重就轻不可原谅。
更令人担心的依然是,盖特纳计划语焉不详,万一是连他自己都不敢肯定该做什么,唯唯诺诺,不敢向国会要求足够的资金,那该怎么办?那可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前景!“银行家匪帮”可以人人喊打,但要彻底清理美国各银行的坏账,获得重振经济所需的资金,花的钱肯定比银行高官们的奖金要多得多。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建立某种形式的“坏账银行”,处理有毒贷款,另一方面要保证,为其他经营有效的“好”银行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奥巴马的经济团队必须认清这一点,否则他们会想布什政府一样,被看做是问题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青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