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溪青年在看守所意外死亡 警方称因玩捉迷藏游戏不慎撞墙
“躲猫猫”随后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词
云南征网民参与调查躲猫猫事件
“躲猫猫”,一个和捉迷藏同义的普通名词,因为云南玉溪青年李乔明在看守所的蹊跷死亡而一夜之间成为了和“俯卧撑”、“打酱油”一样知名的网络流行语。当网民们普遍质疑警方公布的李乔明因为“躲猫猫”时撞墙而死的说法时,云南省委宣传部在网上发布公告,高调征集网民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独立调查委员会参与调查事件的真相。
■青年因“躲猫猫”死于看守所
今年1月29日,大年初四,24岁的云南玉溪北城镇大石板三社男子李乔明与同村另外5名青年会合,到青龙山上砍树卖钱。对于当地村民来说,上山砍树卖钱,一直是他们补贴家用的最好途径,就算在政府相关部门严厉禁止盗伐树木之后,他们依然会在家用紧张的时候,偷偷上山砍上两棵树换钱。由于2月16日就要举行婚礼,24岁的村民李乔明一直在想方设法多赚些钱,他希望能够在结婚的时候“多请几辆车来接新娘子”。这趟青龙山之行最终将李乔明带上了不归路。
据当地媒体报道,当天下午5点,李乔明他们被带到了晋宁县森林公安分局,随后被刑事拘留,1月30日进入看守所,2月8日下午受伤住院,4天后在医院死亡,死因是“重度颅脑损伤”。晋宁县公安机关给出的答案是,当天李乔明受伤,是由于其与同监室的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导致。当地媒体报道称,警方调查结果显示李乔明“躲猫猫”时眼部被蒙,所以“不慎撞到墙壁受伤”。
家属和众多网民都不相信,身体很好的李乔明怎么会因为这种小儿科的游戏而身亡,他们认为警方的解释“太过草率和不负责任,甚至有些儿戏”。
■“躲猫猫”成为网络流行词
云南媒体率先对此事进行报道后,警方公布的调查结论不能让网民信服,“躲猫猫”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某门户网站这条新闻后面的网友评论达3.5万条,并有数万名网民参与了相应的民意调查。
正如瓮安少女李树芬溺水死亡产生“俯卧撑”这一网络流行语,“躲猫猫”一词也因为李乔明之死而在网络上走红。
据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介绍,“躲猫猫”一词并非公安部门的原话,公安的原话是“他们玩的是捉迷藏游戏”,媒体为了表达通俗而换成了“躲猫猫”。
不管表述如何,“躲猫猫”一词却随着这条新闻的广泛传播而迅速流传开来。
“今天你‘躲猫猫’了吗?”成了这段时间的网络流行语。在网上输入“躲猫猫”一词,搜索出的结果共有67.3万条,其中多数与该事件相关。
甚至网友写了一篇《躲猫猫释义》:“‘躲猫猫’意为捉迷藏,属南方方言,北方则称作‘藏猫猫’。伴随着一条年轻的、身强力壮的生命的离去,‘躲猫猫’这一游戏在展示普宁县看守所的人情味儿之外,同时雄辩地证明了一个道理:游戏也可以杀人。”
一些网友相继发表了“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中国武林三大顶尖绝学”、 “以后家里有小孩的可不能教他们再玩躲猫猫了!多危险呐”、“在看守所里能玩躲猫猫?犯人都躲猫猫了,警察去哪里找他们?”“早晨起床时做了几个俯卧撑,然后被家里支去打酱油,打完酱油后与小朋友一起玩躲猫猫……”等言论。
此外,“躲猫猫”一词的流行同样引来了时评写手们的评论,有评论认为在“躲猫猫”的背后深含着吊诡的语义,有关机关在掩饰着什么真相,伴随这个流行词,民众对公权机关将失去信任,甚至导致执法机构声誉的岌岌可危。
■官方出面征网民参与调查
就在网民们认为“躲猫猫”事件的真相会继续跟公众“躲猫猫”的时候,事情有了出乎意料的进展。
昨天下午4时许,云南网等多家网站均挂出一个落款为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公告。这个名为《关于参与调查“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的公告》称,玉溪市红塔区北城镇青年李乔明在看守所受伤、不治而亡一事,广受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关注,因此事而诞生的“躲猫猫”一词迅速成为网络热词。为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云南省委宣传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调查委员会,于2月20日上午前往昆明市晋宁县具体事发地,对“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进行调查。现面向社会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4名,作为调查委员会成员参与调查。
报名到昨天晚上8点截止,并公布了报名电话。特别有网络针对性的是,公告还公布了一个报名的QQ号码。
■网民担任调查委员会主任
记者昨天连线云南省委宣传部获悉,成立有网民参与的调查委员会是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前天晚上产生的想法,并于昨天上午正式做出决定,昨天中午起草公告,并于昨天下午挂到网上。据悉,今年39岁的伍皓曾在新华社西藏分社和新华社云南分社任职多年,网络上能搜索到不少他关于新闻的论述。
公告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大量的网站和论坛迅速转载了这个广告,而记者所在的多个QQ群也均转发了这个公告。短短半个小时内,通过电话和QQ报名参与调查的网民就达60多人,而最终报名的人数为510人。
昨天晚上10时许,云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了调查委员会名单,除了来自云南省政法委和云南省检察院及昆明市公安局3个相关部门的4名人员外,还有10名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另有3名媒体代表。调查委员会正副主任分别由在云南颇有名声的网民“风之末端”和“边民”担任。其他社会代表的职业有平安保险寿险推销员、学生、公司职员等。省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代表是从报名人员中随机选择,相信委员会能够独立、公正地完成调查,不负众网民和社会公众的重托。
负责起草公告并将于今天随团前往事发地的新闻处副处长龚非介绍:“请网友会同宣传部门参与调查,这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第一次。我们自己并没有结论,请网友到现场了解情况,就是希望他们能作出自己的判断,再把看到的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
■网络评论称“舆论新政”值得肯定
调查委员会主任“风之末端”在入选后称,将会求真务实,不辱网民使命。而云南的网络评论人士“边民”称,此举开创云南宣传先河,对一个公众热议事件,由党委牵头,媒体、网民参与调查组调查,信息公开透明,有说服力。省级党委能以如此开明心态处理事件,紧跟时代步伐,执政为民,的确为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媒体、网络树立了典范。
另一名调查委员会成员温星则评论称,云南省委宣传部此次的“舆论新政”,无疑是在破解这一局面方面所做出的一种大胆尝试,具有强烈的探索和实验意义。不管是否能达到其预期的充分揭示真相的目的,这种尝试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对话
网民参与调查舆论事件
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公众的知情权应该得到满足
记者:您是怎么想到让网民参与调查的?
伍皓:这两天正在开全省的宣传部长会,晚上打开电脑上网浏览,发现整个事件已经成为网络上的一个热词,我们还没来得及去及时应对。如果网友对警方产生了怀疑,就算按照传统的办法,警方调查,然后召开新闻发布会,也很难取得网友的信任,于是我想到了请网友参与的办法,对网络的舆论,要用网络的办法来解决,真正去信任网民,公开、透明、开放地去解决。
今天早上召集公安、政法、检察机关等部门来商量,我跟公安的同志说,面对网友的质疑,只能用我们的坦诚去换取网民的信任,即使有问题,我们也有去接受舆论监督的胸怀,公安最终接受了方案。
记者:邀请网民参与的初衷是什么?
伍皓:这体现了我们对网络民意的尊重,也表达了我们重视网络民意的姿态。事情的真相永远是真相,我觉得把真相公布给社会没有什么坏处,公众的知情权应该得到满足。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
■调查计划由网友们自己安排
记者:如何避免网民代表不会被刻意安排?
伍皓:我们一开始的打算是按照报名先后顺序抽取,但是后来有网民反映说这样不太公平,就改为按照不同的时间段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网民。比如说,从前10个人选一两个人,中间段也选一两个人。报名的网民来自全国各地,但是媒体较多,我们会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但会注意网民的广泛代表性。
记者:调查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调查计划是怎样的?
伍皓:除了网民代表以外,调查委员会的其他人选是根据网民在网络上的要求而选定的,省高检作为公安的监督机关有一人参与,省政法委作为公安的领导机关有一人参与,公安作为当事一方,也有人参与,最早报道此事的《云南信息报》,新华社云南分社作为中央权威媒体,云南网作为网络媒体也将参与。原来设想的网民代表是4人,没想到大家积极性很高,愿望也很强烈,所以就协调有关机构增加到了10个名额。
具体怎么调查,就由网友们自己来安排计划,省委宣传部只是提供服务。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也不怕网友来挑毛病。
■尝试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
记者:网民参与调查这种方式是否会成常态?
伍皓:我们要尊重、保护和引导好网民参与的热情,并让大家有序地参与。这次只是一次尝试,我想它能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今后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今天报名的网友,我们会陆续建立起一个数据库,以后有类似的舆论事件,我们都会邀请来了解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