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华英才半月刊 > 最新消息

徐秉辰:香港新移民的奋斗史

  香港讯通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披露投资秘诀

  徐秉辰:香港新移民的奋斗史

  文/本刊记者 张晓蕾

  见过徐秉辰的人,都会吃惊于他的“年轻”,刚过而立之年的他,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就是这样一个“毛头小伙”,26岁时,已成为美国某对冲基金的合伙人;29岁时,就收购了他的第一家上市公司;31岁时,成为两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在香港,未过30岁做上市公司主席的人屈指可数:较为出名的有何鸿燊之子、新濠国际主席何猷龙及玩具大王蔡志明的千金、香港体检主席蔡加怡。看到这儿,很多人都会以为这又是一个靠“祖荫”吃饭的公子哥儿,如果这样想你就错了,下面要讲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香港新移民的奋斗史。

  上学时就想要“创造历史”

  徐秉辰1976年末在上海出生,追溯起来,他也算出身显赫。其母张泽瑂的祖父是清末民初上海房产业大亨兼收藏家张石铭;堂祖父则是赫赫有名的“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静江,曾捐款白银3万两协助孙中山进行革命。张氏一门多杰,是1949年前上海四大家族之一,建有大宅“适园”,及“大世界”、“大上海”和“杏花楼”等著名地标。

  不过,当徐秉辰出生时,家道早已没落。1983年,6岁的徐秉辰随父母搬去香港,十多岁时父母离异,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只能租住美孚新邨套房。说起这段历史,徐秉辰称自己是典型的“草根”新移民。

  在香港读完中学后,徐秉辰赴美国读书。“当时本来想去念化工的,因为中学我的化工成绩特别好,但有世叔伯跟我说,中国人只懂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外国人却拿我们研究出的东西去赚钱,我们反而老是在背后帮他们打工。”虽然徐秉辰只有17岁,却被这番话深深触动,于是他决定冲到经济最前线,入读纽约州立大学( Binghamton School )会计系。

  “开始一两年,根本不懂事,只是有机会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大三的时候,突然开窍了,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于是开始努力想打入美国社会。”未满20岁的徐秉辰当时就表现出超人的能力,大三已在IBM任职,时薪18美元。与此同时,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金融。

  “对我来说,会计就像一个一直在阅读历史的人,但是却没办法创造历史,而金融则是可以创造历史的行业,其实美国最先进的除了科技就是金融,所以那时候就决心打入华尔街。”

  大学毕业后,徐秉辰耐着性子先后在安达臣及安永两大会计师行任职,只为了获得注册会计师执照(规定要有2年工作经验),两年时间一到,徐秉辰立马拍屁股走人,追寻能够“创造历史”的华尔街金融之梦去了。

  磕磕绊绊进入对冲基金

  当然,要打进华尔街是件蛮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一个非金融科班出身的亚洲人来说。“那是一个白人的世界,就算中国人非常厉害,也很难获得机会。”徐秉辰说,他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完全得益于他的老师。

  “认识他,就是缘分吧,我想。那时我应聘了很多家对冲基金,并不顺利,因为他们都有偏见,在招人的时候,心里早有了一个标准形象,而我显然是不符合那个形象的。最后在应聘Sagamore Hill Capital(一家资产值20 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时,遇到了我那个老师,他也是西方人,但是却没有偏见,很开明,你厉害的话,就会给你机会。”

  徐秉辰的这位老师Scott Roth,也是一个很传奇的人。此人以前是核能工程师,在美国核潜艇上服役,退役后去哈佛读了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在高盛做过投资,之后就与人合伙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

  “我进去的时候,他的对冲基金才成立了一年左右。当时那个公司里,除了他以外没有人喜欢我,他的合伙人都觉得我不符合他们心目中的标准,但是我师傅跟他们说,这个人有潜力,给他一个机会。”

  “他看上你哪一点?”

  “我也不知道,面试的时候他就考我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可能我比他算得快吧!”徐秉辰大笑着说。

  尽管徐秉辰磕磕绊绊才进入对冲基金领域,但他的师傅将很快会发现自己当初的坚持是值得的,这个年轻人不久就会给他以巨大惊喜。

  经典案例入选哈佛商学院

  2003年,是徐秉辰生命的重大转折点。

  在经历了一年时间的虚心学习后,他终于获得了一个管理一小笔资金的机会,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他唯一的机会,因为老板跟他说得很清楚:如果失败的话,就不会再有了。“当时压力很大,但是真的很开心。”

  后来徐秉辰说,他真的是相当有运气的一个人。当年正巧赶上汇丰收购Household ,他发现Household有一批总值5亿美元的强制性换股债券将近到期,倘若悉数兑换,市值会大于原面额。于是他们动用4000万美元,收购市面95%的强制性换股债券,到2003年 5月时短短半年内,获利3000万美元。之后他又用同类方法,购入10只股份的强制性换股债券,当年合计套现1.5亿美元。

  “那是一个很特别的套利机会,金融学理论上有一种没有风险的套利,比如同一只股票在两个交易所里同时交易,中间如果有差价的话,就可以买进卖出,套利不会有任何风险,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理论,但是在现在的金融市场里基本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那时是有点运气啦,给我发现一个没有风险的套利机会,凭借此在华尔街创造了一个传奇。”

  由于这个案例是如此特别,不久后即被选为哈佛商学院的MBA课程的研究个案,徐秉辰也被请去与那些工商管理硕士进行交流。

  “当时他们都问你什么问题?”

  “跟你一样,都是问我到底怎么发现这个套利机会的。我说,因为我笨嘛!”

  其实,在徐秉辰成功套利前,这种强制性换股债券产品已经存在了三四年,但是一直都没有人关注,大家都觉得这是最简单、最无趣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套利前景。而徐秉辰由于是新手,就被老师指派去看这些产品,从最简单的学起。

  当时公司里堆了70本招股书(股票发行时招股说明书,通常被认为是最枯燥的东西,很少有人去看),徐秉辰愣是把它们都看完了,还仔细分析了这些金融产品的结构,结果就发现了其中的窍门。所以,尽管徐秉辰总强调成功是自己的运气,而在笔者看来,也离不开他的勤奋与认真。正因如此,他在年仅25岁时,就已管理10亿美元资产,并由分红获得了他的第一桶金。

  回流香港转投实业

  2004年年底,徐秉辰和老师 Scott Roth离开原来的公司,成立对冲基金Severn River Capital ,年回报率约13%。在绝大多数同龄人还在为别人打工的时候,徐秉辰已经成了合伙人,这对一个毫无背景的26岁年轻人来说,的确算是不错的业绩了。但是不久之后,徐秉辰却离开了对冲基金业。

  “对冲基金其实很好干的,人家给你钱去投资,赚了钱还可以分。但是我还年轻,还想试试其他投资,加上管人家的钱,还是会束手束脚,不能冒太大风险,特别是在香港、亚洲,一直跟着规矩走不能创新,不可能有发展前途,所以我就跳出来。”徐秉辰笑说,用自己的钱去投资,想怎么投就怎么投。

  2006年,徐秉辰与母亲张泽瑂合资1466万元,取得嘉利盈公司(现名太阳控股)73.3%的控股权。随后,他开始以对冲基金经理的专业眼光为这家公司寻找投资项目。

  徐秉辰看好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殡葬业,“看似很冷门,其实这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基本上搞殡仪的不会亏钱,最起码不会受金融风暴影响!”徐秉辰笑道。

  2006年11月初,徐秉辰宣布收购香港持牌殡仪商祥盛,之后嘉利盈成为“神仙股”,一个月间狂升近十倍,徐秉辰也因此一度成为香港创业板块壳王。

  徐秉辰最初的想法是,打造全港第一只殡仪概念股,并借势进军内地殡仪市场,希望在内地收购墓园,目标成为全中国的“殡仪之星”。然而这个宏伟目标却因内地对殡仪市场的各种限制而搁浅,这让他只能转向其他项目,如软件开发、菲律宾度假村、印尼铁矿等,还好这些项目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徐秉辰说,他买入嘉利盈时,股价大约0.25元,最高曾炒至2.0元,到2008年下半年,股价虽跟随大市回落,市值却由3000万涨至逾10亿元。足见他对冲基金经理的功底。2007年,徐秉辰收购他的第二家上市公司香港讯通控股,涉足展览业。

  关于投资,徐秉辰总结了几条经验:

  一、尽量选择低风险、低投资、高回报的项目。不熟的领域不要贸然把钱投进去,保留现金,看准机会,投些自己熟悉的行业,这样才是上策。

  二、投资与民生有关的项目。因为这些是不可缺少的,“无论经济好不好,跟着生老病死走的话,基本上不会有问题。”

  三、合作拍档一定要谈得来,不能每天都在吵架,否则做不成事。“最高的境界是,开开心心吃吃喝喝就能赚钱。”徐秉辰笑道。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