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希望将一生献给配音事业,却最终在影视剧中找到了能够徜徉的天空。他曾是“冯氏贺岁片”中连名字都没有的“龙套王”,却终因冯小刚的《集结号》而“脱胎换骨”。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大器晚成般地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
经历过太多的事情,我觉得,只有认准一条道,一直走下去,才能找到机会。不过,就算把机会放在你面前,你也得有料,有准备才行。”
事实证明,张涵予在《集结号》中坚持饰演“谷子地”是正确的。“我觉得自己完全被这个角色迷住了,如果错过了,这辈子再也不会遇到这么好、这么想创作的角色,我有点疯魔了。”
张涵予:演戏是件挺上瘾的事儿
文/本刊记者 晓超
硬汉形象的平头,黝黑的皮肤,棱角分明的脸型,是张涵予的标志符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配音演员,到一个默默无闻的配角演员,再到如今“一夜成名”的电影演员,张涵予显得意气风发,却不过分张扬。
实力派的演员,总是需要经过一些时间的积累,需要一根能够点燃灵感和潜力的导火线,才能产生厚积薄发的力量。对于张涵予而言,在表演的道路上执著追求了近20年的他,正是为了在恰当的时刻,爆发出惊人的光芒。
邱岳峰曾是他的偶像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张涵予,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影。在那个各种娱乐活动相对匮乏的年代,看电影成了他唯一的高品质的娱乐活动。他所居住的北京百万庄一带是国家各大部委机关大院的集中地,电影院和各大机关所属的礼堂非常多。
“我小时候经常游荡于那些影院和大院礼堂附近,有票没票基本都能混进去。招儿很多,那会儿电影票很简单,都是油印的,我们事先知道今天这场电影票的副卷是多少,然后用彩笔描绘。或者跟守门的套磁,软磨硬泡,实在不行就从礼堂的厕所翻墙而入。” 回忆那段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张涵予的脸上满是笑容。
改革开放,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外国电影看多了,张涵予就记住了许多电影台词,经常在同伴面前模仿。日本电影《追捕》里男主角杜丘著名的“内心独白”让张涵予无比震撼。“怎么会有这样的声音,怎么这样吸引人呢?”
为了模仿精彩配音,他在电影院看了无数遍《追捕》,以至于把电影里的台词统统都给背了下来。当张涵予了解到这声音出自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演员邱岳峰后,他开始以邱岳峰为自己的偶像。“他配音的电影必看,看后必背他的精彩台词。”
从那时起,能做一个像邱岳峰那样的著名配音演员成为了张涵予为之奋斗的目标。他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话筒、献给录音棚、献给配音事业。
后来,还是高中生的张涵予在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刘佳的推荐下,用一个砖式录音机,躲在厕所里录了两段台词,托人送给中央电视台译制组的导演刘山听。一个星期后,刘山听给他回了封信——请你来电视台试音。张涵予高兴得两天没睡着觉。从此之后,张涵予就开始了他的配音生涯。每天清晨,张涵予都会步行在甘家口大街两旁的人行道上,嘴里念念有词地练习着发音和台词。当一名优秀的配音演员,一度成为张涵予最大的梦想。
当年红极一时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让唐老鸭的配音演员李扬迅速被人们熟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前一部分的“唐老鸭”声音却是出自张涵予之口。不仅如此,动画片《西游记》中也有过张涵予的声音。那时在配音间里用声音塑造各种角色是张涵予最大的快乐。谁也不会想到这一配就是20年,当年张涵予精湛的配音技术,曾让著名演员陈道明大为赞叹,也进而造就了他日后的演艺之路。
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被引进。配音的工作多起来,但张涵予在配音那里享受到的快感却越来越少。“原来一部电影配一个月,什么都是一点点抠,非常讲究。后来一天一部,照着字幕念,不需要信、达、雅。对不上口型时,演员现场就胡乱改词。”张涵予热爱的配音事业最后变成了“行活”。“什么人都能来配,最后干脆配音都多余了。因为大家更喜欢有中文字幕的‘原版’。”
就在张涵予在配音这个行当裹足不前的时候,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出国热潮。1990年,怀揣着梦想的张涵予飞到了澳大利亚学习英语。然而现实与他想象的相距甚远。一年后,对留学生活满是失望的张涵予回国做起了生意。
然而,生意场上的人际往来并不符合张涵予的性格,他又回到了演艺圈。在接拍影视作品的同时,也继续着他的配音事业。从《拯救大兵瑞恩》到《指环王》、《特洛伊》,都曾有他独特的嗓音出现。
表演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1964年,张涵予在北京出生。作为干部子弟的他,身上有着浓厚的时代的烙印。听他叙述自己的青春岁月,就像在看一部描绘“文革”背景的电视连续剧。
“军政机关的孩子们都混在一起。穿军装、三接头皮鞋。出去了都是毛呢蓝裤子,将校呢上衣。走到哪一看,都是干部子弟爱谁谁的劲儿。典型的北京顽主。冰场、舞场、老莫,都是我们盘踞的地方。后来改革开放,我们引领新潮流。上广州倒蛤蟆镜,穿喇叭裤,提着一个录音机满街走,弹吉他唱歌。”这段被张涵予念念不忘的大院青春生活,在电视剧《梦开始的地方》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配音工作失去热情的张涵予,一时间突然找不到了事业的方向。“人到一定岁数的时候,总想干点儿有创造性的事,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就像人们说的‘人要没点儿追求的话,谁这么早起床啊’。我后来琢磨电视剧电影挺火,我为什么不能去干这行呢。”张涵予说话,京味儿十足。一开口,话语中就充满了北京人特有的幽默感。
1997年,张涵予出演了他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梦开始的地方》。也正是这部电视剧,成为张涵予表演梦的开始。他塑造的宋健军使观众开始认识他了解他。
1988年,张涵予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算是正经的“科班出身”。然而,他却是在出演《梦开始的地方》后,才真正迷上了表演。张涵予终于在表演中找到了自己可以驰骋的天空。“演戏是个特别上瘾的工作。因为有很多领域你没接触过,很多角色你没尝试过,想塑造不同的角色,但又永远塑造不完。这个瘾永远勾着你。”
其实,自打张涵予涉足影视圈后,一直从事的却是“绿叶”的工作。张涵予与冯小刚的首次“触电”始于那部经典贺岁片《没完没了》。片中,张涵予饰演傅彪身边的一个朋友。连台词都没有几句的一个角色,却在张涵予演艺生涯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部片子之后,他和冯小刚成为了朋友。此后,张涵予一边拍《贻笑大方》、《居家男人》等电视剧,一边在冯小刚的电影里跑龙套。从《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到《天下无贼》,四部电影里面他演的角色都没名。但是,即使没名,张涵予也乐意接冯小刚的戏。“没有名字我也喜欢。我喜欢冯小刚电影的风格,参与了就很荣幸,直到等来了《集结号》才迎来了自己表演艺术的高峰。”
二十年磨一剑,正是这些生活的积淀,令张涵予能够沉下心来体会剧中人物的情之所至。机遇总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张涵予说,“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我根本遇不上。经历过太多的事情,我觉得,只有认准一条道,一直走下去,才能找到机会。不过,就算把机会放在你面前,你也得有料,有准备才行。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如果你连送上门的机遇都抓不住,那你这辈子就歇了。”
一部戏使他脱胎换骨
一部《集结号》使大家认识了张涵予,也成就了张涵予更大的演艺梦想。《集结号》使张涵予从冯小刚的“御用客串”一跃成为第1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在获得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后,张涵予动情地说:“应该感谢《集结号》里那一群好兄弟。是九连的那帮弟兄陪着我在枪林弹雨里一起走过来,真的特别感谢他们,其实这个奖是大家的奖。”
张涵予凭借《集结号》一夜走红是尽人皆知的事情,然而却鲜有人知张涵予得到“谷子地”这一角色有多么的不容易。
张涵予是第一个读到剧本的演员。冯小刚最初安排他出演的角色是“赵二斗”。但是,当张涵予在冯小刚工作室把剧本全部看完时,却蹲在冯小刚工作室的角落里哭了。他呜咽着说:“这是个好本子。”而这时冯小刚正好看见他在哭。张涵予当即表示了想演“谷子地”的愿望。但冯小刚说投资方考虑让刘德华或葛优来演。张涵予也因此不能再“觊觎”这一角色了。然而,他对“谷子地”却始终无法释怀。用他的话说,“谷子地”的形象一直在他的脑海里飘来飘去。
因考虑到刘德华的气质并不适合农民形象,而葛优的身体状况又无法完成片中大量的战斗场面,因此投资方决定启用新人。“安分守己”的张涵予根据安排陪那些新人们试戏。试了十几个,导演还是不满意。试到最后,张涵予都快崩溃了,他实在熬不住就又问冯小刚,“我怎么样?”冯小刚笑了笑没理他。其实,在冯小刚心中几乎没考虑过张涵予。他很了解张涵予的英雄情结和军人家庭背景,担心张涵予强烈的大院气质跟农民“谷子地”格格不入。一星期后,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经过制片人王中磊点头,冯小刚给张涵予打了电话:“谷子地是你的了。”张涵予立刻回了一条短信:“我得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事实证明,张涵予在《集结号》中坚持饰演“谷子地”是正确的。“我觉得自己完全被这个角色迷住了,如果错过了,这辈子再也不会遇到这么好、这么想创作的角色,我有点疯魔了。”
张涵予认真地对记者说,如果剧组在几年前来找他演这个角色,说不定会把他给吓着。“要是再年轻一点儿,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我根本演不了也不敢演‘谷子地’这个角色。前十年的表演似乎都是在为这个角色做铺垫。我觉得我跟剧组的这些人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里做了一件合适的事情。”张涵予转而京韵十足地调侃道,“现在算是时机成熟了,赶上了呗!”
为了演好谷子地,张涵予不仅从原来的130斤减到了现在的110斤,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东北,没日没夜、玩儿命般地拍摄战争场面。为了拍好片中的那段阻击战,他每天背着20多斤重的装备,脸上用胶水粘着化妆用的煤渣,不辞辛苦地在雪地里爬来爬去。“晚上回去,人像散了架一样,还得去导演那里讨论第二天的戏份。每天洗澡,脸上粘着的煤渣都很难洗掉,还总把宾馆的下水道给堵了。”
最严重的一次,剧组从辽宁宽甸转场去沈阳。张涵予的腰由于劳累过度,加上在长期寒冷的环境里拍戏,三更半夜突然剧痛起来。第二天医院确诊为急性腰肌痉挛,看完病当天,张涵予回到剧组又发起了高烧。他却坚持着一边吃退烧药、打吊瓶,一边拍戏。
冯小刚对张涵予的敬业大为感动。“他真是一个落魄的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不是在北京大院门口抽着烟、弹着吉他的顽主。”拍完戏很久,张涵予说自己还是会梦见到自己找“连里的兄弟”。
张涵予说,《集结号》是他生命中一段非凡的经历。“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都无法把自己从角色中解脱出来,甚至有一种人格分裂的感觉。我只能先把张涵予置于死地,而后才能后生成谷子地。”
做一个有内涵的北京爷们儿
张涵予从小就欣赏男子汉的所作所为。加上北京自古以来就是出“爷”的地方。所以,一直以来张涵予都按“北京爷们儿”的标准要求自己。但在张涵予眼里,“男人”完全不在外表,留个大胡子不见得就是一个爷们儿。
大红大紫后的张涵予不喜欢人们称他为明星,也不喜欢“娱乐圈”的这一所指。他很憧憬被称为“人民的演员”。虽然身处演艺圈多年,张涵予却还没有适应娱乐圈的生活。“尤其是现在强迫自己做的事情很多,有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很多事情必须按照圈里的规则来,我只能保证自己的私人生活不受影响,保证坚持住自己的底线。”
张涵予喜欢蓝色,因为蓝色代表宽容代表爱。在他身上,能够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或是沉静,或是幽默,却始终给人一种硬朗的气息。他之所以会爱上“谷子地”这一形象,是因为“谷子地”的坚持、执著。在张涵予眼中,“谷子地”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爷们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谷子地’把自己认定的事儿看得比天都大,谁也拉不住。”张涵予坚定地说,“他活着甚至最大的意义是兄弟,他对兄弟的情谊,对生命的尊重,对一个士兵的荣誉、尊严的尊重,是令一个男人欣赏和追求的。一个男人,就是要屹立于世道中。”从“谷子地”身上,张涵予学到了男人的另一种精神——一个男人真正的仗义是信守一份承诺。
张涵予喜欢阳光,喜欢室外的活动,喜欢能和自然亲密接触的运动。“我喜欢考验耐力的活动,哪怕是一个人做的也好。我爱受那种折磨。旁人重复地做同一件事可能觉得无聊,觉得烦,但我就是能够忍受寂寞。”王朔曾经说过,寂寞是一种奢侈品。也正是这种能够忍受寂寞的平和心态,才让张涵予从默默无闻走到如今的状态。
张涵予把友谊视做生活中除了家人外最重要的东西,他经常会请朋友来家玩。张涵予的家位于顶层,那里有个宽阔的露台,露台上有个小木屋,还有木制的桌椅,堆放在一角的烧烤工具。可以想象,在盛夏的夜晚,邀三五好友到家中小聚,这将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张涵予说他的目标不算很远大,安安稳稳过着平静的生活是最理想不过的了。
摘得多个桂冠后,张涵予的演艺事业开始顺风顺水,片约不断。但是,张涵予选择剧本始终有两个原则:一是导演;二是剧本。看完剧本后要有特别大的创作冲动,要有很多塑造剧中人物的想法。正是因为这样,张涵予不能算是一个高产的演员,他很坦然地说:我想演的角色很多,每个角色都要有自己的个性,剧中的人物与真实的自己相差得远,演起来才能像攻克难题一样有兴趣,我不希望我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很相似,但这样等待好剧本就要付出代价,有可能长时间没有戏拍。
出于对表演的热爱,张涵予每看一个剧本,都会在心里演一遍,而且不止演那个男一号,只要他喜欢的角色都会演一遍。张涵予说,很多时候因为档期不合适,无法参演一些自己喜欢的角色。但是,能在心中把这些人物演一遍,也是一件挺过瘾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