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秦大河:中国不能做“温水青蛙”
我国目前抗御极端气象灾害的风险能力总体较弱,不同区域因自然地理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各不相同,不发达地区抗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更弱,而发达地区抗御极端气象灾害的压力则更大。
文/本刊记者 张晓蕾
又是一个大晴天。这个冬天,北京还一场雪未下,超过100天无降水,创下38年来的纪录。“连雪都不下了,北京还是北京吗!”一位北京“原住民”愤愤地说。
与北方的持续干旱相对,南方正在饱受雨雾困扰,不过与去年年初的冰雪灾害相比,这场降雨过程已经温和许多了,回想去年那场雪灾,不少人还心有余悸。近两年来,中国的气候异常现象越来越多,气候变化在悄然进行着,却实实在在影响了国人的生活。
近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在接受本刊专访时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中国气象灾害频发,其灾域之广、灾种之多、灾情之重、受灾人口之众,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
而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秦大河预测本世纪我国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将会进一步上升,热带气旋(台风)和强对流、雷电天气可能更强,所造成的影响也将更为严重。我国防御气象灾害,特别是防御极端气象灾害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已是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
全球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
秦大河援引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1906—2005年的一百年里,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0.56—0.92℃),比1901—2000年的一百年平均上升0.6℃(0.4—0.8℃)提高了0.14℃,最近50 年的升温速率几乎是过去100年的两倍。
秦大河说,近年来,由于数据集和资料分析能力的提高,资料地理覆盖的扩大和新观测方法的应用,使人们加深了对气候系统变化的认识,气候系统的变暖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大量数据表明,有近九成的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人为因素导致的温度升高可能已经给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带来影响,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已逐步显现。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秦大河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会在许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包括:干旱地区增加,强降水增多;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生产风险增大,林火和病虫害风险增加;沿海地区洪涝、风暴和其他自然灾害频率加大;工业、人居环境和社会影响以负面为主;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等。“如果长期忽视减缓和适应措施,气候变化可能会超出自然、管理和人类系统的适应能力。”
中国气候变化与全球总趋势一致
具体到我国,秦大河说,近百年来,中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近百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我国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以北方增温最为明显。从1986—2006年,我国连续出现了21个暖冬。
1957—2006年,我国西部、华南降水呈增加趋势,华北、东北大部降水呈减少趋势。华北大部分地区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华南与西南地区每10年增加20—60毫米。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的特点。近5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未来我国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与2000年相比,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0.5—0.7℃,2050年将升高1.2—2.0℃;未来100年我国区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更大影响;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可能消失。
中国是气候变化受害国
毫无疑问,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上世纪90年代年均经济损失为1867亿元,本世纪(2001—2006年)年均经济损失为1955亿元。2007年气象灾害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2432亿元。秦大河认为,气候变化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性威胁。
首先,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威胁就是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项破历史记录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2006年四川、重庆等地发生了百年一遇的严重高温干旱,北方地区出现严重干旱,北京地区一夜之间降下33万吨沙尘;2007年2月长江重庆段创历史最低水位限时禁航,6月东北地区发生了严重夏旱。1951年以来最强台风“桑美”登陆浙江;2008年一号台风“浣熊”为1949年来登陆我国最早台风。2007年6—7月淮河发生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7月16日开始重庆遭115年来最强暴雨袭击,7月18日山东济南遭受大暴雨袭击,造成严重城市内涝。2008年淮河水系发生1964年后最大春汛。这些都表明我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
秦大河特别提到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他说,这次持续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属于50年一遇,个别地区达到了百年一遇。其持续时间之长,降温幅度和降雪强度之大,覆盖地域之广,均为历史罕见。且暴雪、低温、冰冻、大雾等多种灾害并发,对南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设施以及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而随着气候持续变暖,秦大河预测,本世纪我国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会进一步上升,热带气旋(台风)和强对流、雷电天气可能更强,所造成的影响也将更为严重。
其次,气候变化给农业、水资源和能源等重大国计民生领域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安全。
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秦大河说,农业可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大,许多地区作物减产。如果不采取适应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生产能力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10%,2050年后受到的冲击会更大,主要作物产量和品质进一步下降。
据预估,我国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顶峰,约15亿人。为了满足新增2亿人口的需求,需多生产1亿吨粮食。但考虑到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粮食总产量减少,还要额外增加3000—5000万吨粮食产能。按目前的生产水平,需要额外增加相当于1000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8.2%)。因此,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
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1950年以来,我国六大江河的径流量减少,北方部分河流发生断流,地下水资源锐减。同时,局部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1990年以来,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太湖、黄河均连续发生多次大洪水,洪灾损失日趋严重。未来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会加剧。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还将继续,特别是在干旱年份,将大大加剧华北、西北等地区的缺水。
能源保障面临巨大压力。气候变化可能威胁到我国的能源安全。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未来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对我国的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方式、结构调整等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气候特点决定我国冬季采暖、夏天制冷的用能问题与同纬度其他国家相比更加突出,全球气候变暖将加剧未来我国夏季制冷的电力消费需求,对保障电力供应带来更大压力。
第三,气候变化影响生态安全。秦大河说,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50年我国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西藏冻土最大减薄了4—5米。
未来气候变化将对我国森林和其它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森林类型的分布北移和上移,森林生产力和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热带、亚热带地区将增加1%—2%,暖温带增加2%左右,温带增加5%—6%,寒温带增加10%左右,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内陆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冰川与冻土面积将加速减少。
第四,气候变化对沿海地区构成威胁。我国海平面上升趋势明显,近50年来海平面呈上升趋势,速率为1.0—2.5毫米/年。海平面未来还将继续升高,到2050年约上升12—50厘米,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附近海面上升9—107厘米。秦大河说,海平面上升将影响河口湾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经济;全球气候变暖则使红树林和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发生退化。据悉,海南和广西海域已发现不同程度的珊瑚白化和死亡现象。
第五,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健康。受到传染性疾病(疟疾、登革热、黑热病和血吸虫病等)影响的人口数量可能增加,热死亡人数也将增加。夏季高温导致降温所需能源增加,造成用电受到限制,人体舒适度降低。暴雨洪涝和海平面升高引起许多低洼和沿海居住区危险性增加。南京市夏季日最高温度与死亡的关系分析显示:当日最高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随着日最高温度的增加,死亡数(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死亡数(率)明显增高的温度临界值在南京为35℃。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刻不容缓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类千万别像温水里的那只青蛙,当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74℃时,我们无所谓;升高2℃时,我们觉得还能生存;最终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我们才发觉已经“跳”不出去了。
“温水煮青蛙”,其结果会怎样,每个人都知道,所以,当面临如此严峻的气候变暖形势时,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要刻不容缓地“起跳”了。
在秦大河看来,目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并不十分乐观,“我国目前抗御极端气象灾害的风险能力总体较弱,不同区域因自然地理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各不相同,不发达地区抗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更弱,而发达地区抗御极端气象灾害的压力则更大。”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长,受灾害影响的人口总数和经济总量都会大大增加,灾害敏感区域和脆弱行业越来越多,我国防御气象灾害,特别是防御极端气象灾害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由此,秦大河认为,必须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并对如何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着眼于科学发展,着力提高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要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政策措施,把促进科学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要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把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和能源战略的实现,形成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效机制,加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力建设,为未来实施温室气体减限排目标奠定基础。
在制定和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要高度重视气候、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大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划的决策和部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区域的气候和环境演变特征与趋势,制定人口、经济分布与气候、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要着眼于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增强防御和减轻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社会和谐,至关紧要的就是防灾减灾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着力研究过去和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及其原因,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各类灾害性天气的生成发展趋势、总体强度、移动路径和影响区域,增强防灾减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坚持依靠法制体制,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防御重大气象灾害中的职责和义务,从法律法规上规范和强化重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灾害应急响应、重大工程设计建设和城乡规划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
要科学修订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防御标准,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区域联防”的防灾机制和气象灾害应急机制,提高极端气候灾害的影响评价和应急决策能力。
三要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着力增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和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问题,而其中发达国家负有主要责任。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坚持节能降耗,节约资源能源,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降低单位GDP能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保护湿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强城市绿化,保护大气、水、海洋环境,努力促进生态文明和人与自然相和谐。切实加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重大工程等的气候承载力评价和气候影响评估,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变化相适应。
四要着眼于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意识,着力加强科普教育与宣传。要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利用气象、教育、新闻资源,大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常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加强全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科学认识,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
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科学知识、自救互救技能作为中小学校的必要课程,使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培训和演练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应全面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及时、科学地做好解释和说明工作,缓解群众因气候异常和灾害频发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抗御各类气象灾害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