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调查与“躲猫猫”一样近乎儿戏
云南玉溪青年李乔明在看守所意外死亡,警方称因“躲猫猫”游戏不慎撞墙而致,网民与舆论普遍对警方说法表示质疑,“躲猫猫”也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词。对此,云南省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调查委员会,正副主任均由当地知名网络人士担任。
李乔明意外死亡之所以被网民和舆论关注,是因为当地公安机关给出了“躲猫猫”所致的儿戏般结论,被普遍认为“太过草率和不负责任”,令人难以置信。这与去年八月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时给出“俯卧撑”一说时引发网友质疑,何其相似。
网民的质疑有时候很难说是符合实际的,也未必是立足于真相之上的。这一点情有可原,因为网民在对相关事件进行判断时,并无确凿的证据,只是凭借常识常理提出质疑。其价值不在于厘清事实真相,而在于引发社会舆论、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的关注,为有关部门的真相调查起到推动作用。
拿“躲猫猫”事件来说,网民的质疑完全有可能找错了靶子,得不到事实的证明,因为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躲猫猫”躲出了意外,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我们又不能由此否认网民质疑的理由是正当的,因为“人命关天,非同儿戏”,这是社会民众的普遍心理状态,理应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公安机关理应拿出更为详尽、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为民众解惑。必要时,应该启动司法检察部门的相关程序,开展法医鉴定和独立调查,给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来。
然而,云南省有关部门却采用了以网民为主开展所谓真相独立调查的方式,来应对网民的质疑。笔者完全想象得出云南省有关部门面对舆论批评的压力,也完全相信有关部门尊重网络民意的诚意和胸怀,但是,仍然要说,采用网民调查的方式化解“躲猫猫”事件的影响,颇有儿戏之嫌疑。
试想一下,由保险推销员、学生、公司职员等完全不具备专业能力的网民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就算可以完全独立地开展调查,毫无阻碍地接近事发现场,并与“躲猫猫”当事牢友交谈,就真的能“不负众望”,得出事实真相和科学结论吗?显然不可能。那么,不具权威性的网民调查结论又怎能化解更多网民的疑虑呢?
在海量信息时代,谁是化解公众渴求真相焦虑的可信服的力量?就“躲猫猫”事件来看,只能寄希望于司法机关开展独立调查。靠不明真相的网民身临其境自主判断来辨别真伪,实在是儿戏得很。
[作者:蒹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