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预算案都通过审议了吗?
在敬佩代表们越来越敢讲真话的同时,不免另有疑问:为何财政预算案多年来“天书”本色依然难改?既然代表们不满“天书”预算案,为何鲜见预算案被否决的事例?
第一关注
华拉(媒体评论员)
纳税人的钱如何花,一直是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据报道,在24日深圳市财政预算专项审议会上,不少代表现场讨说法:“政府招待费做了些啥?”“公车每年花费究竟是多少?”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并要求有关部门现场答复。
人大代表看不懂预算报告,在全国各地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闻。除了预算草案专业术语太多之外,最大的难点恐怕在于,预算项目过于简单而笼统,没有明细。譬如,公车花费、政府招待费,都只是一个模糊的数字,这些钱到底是如何分配的,则没有解释和说明。这样的预算报告后来被人们列为医生诊断报告的同类,美其名曰:天书。
人大代表敢于尖锐地炮轰财政预算案,也早已不是新闻。譬如,本次深圳两会上的代表们对财政部门穷追不舍、咄咄逼人;又譬如,刚闭幕不久的广东省两会上,多名人大代表毫不客气地质疑“预算报告实在太专业,从头看到尾,看得头都晕了,还是不太明白”,连学经济学专业、当过5年人大代表的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刘江华也直言“看不懂”。深圳一位专业分析师说得更有趣:“我可以读懂亚洲银行、世界银行的报告,但看不懂深圳市财政预算报告。”
好了,类似情况全国各地都有,网上一搜“人大代表炮轰财政报告”,可以找出事例无数。我们在敬佩代表们越来越敢讲真话的同时,不免另有疑问:为何财政预算案多年来“天书”本色依然难改?既然代表们不满“天书”预算案,为何鲜见预算案被否决的事例?
我们当然知道,代表们在审议这份报告时,相关部门会根据代表意见做适当修改。问题在于,这样一份报告,糊涂账较多,不可能进行大面积甚至颠覆性的修改。如果不是这样,它也就不可能年年都成为各地两会上被抨击的对象了。按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财政预算案应当是连小学毕业生都能看懂的。在我国香港特区,财政司每年公布预算前,都要提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向市民广泛传播其草案,市民可通过多种方式对草案提意见。财政司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然后提交表决,看不懂的预算根本不存在通过的可能。
但在内地,无论是全国两会还是地方两会,质疑财政预算案的声音,几乎年年都有,这表明,预算报告离普通百姓都能接触能看懂的目标相距甚远。显然,这样的报告经过局部修改后最终还是可以通过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极少听说有哪个地方的财政预算报告被否决过。
印象中,只记得2005年9月,新疆昌吉市人大常委会曾否决过该市政府关于2004年财政决算和200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此举一度引起舆论哗然,好评如潮。从舆情反应分析,可见人大否决财政预算案实属稀缺现象,更多的财政预算报告审议,则很有一种走过场的意味。
究竟是人大代表表决时的尺度低于口头抨击的尺度,还是由于人大代表中官民比失衡现状依然,抑或是人大代表中的南郭先生太多?其答案,或许也可破解财政预算案多年来何以“天书”本色难改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