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我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 我国经济形势

保民生: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重头戏”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强烈冲击,中国将在2009年实施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而民生的投入和改善,将是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民生领域投资是“重头戏”

  无论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是去年年末的1000亿元投资以及今年一季度的1300亿元的投资,民生领域的投资无疑受到高度关注。


  在4万亿元投资安排方面,建设保障性住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和推动灾后重建等占了相当大份额。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180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生态环境投资35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1万亿元。这份细致的投资清单说明了民生改善在今年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建设保障性住房为例,当前全国共有700多万户住房困难城镇家庭。去年廉租住房建设一开始安排的中央投资只有20亿元,而在去年4季度新增1000亿元投资中,增加安排了75亿元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在未来两年中,整个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将达到2800亿元。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近宣布的计划,将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国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并不是只有直接改善生活条件才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的概念其实很宽广。”专家认为,还有许多投资,虽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式,但最终也会体现在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上,这也是改善民生。

  在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安排了约1万亿元进行灾后重建。在灾区群众最为关心的住房问题上,今年受灾群众将全部住进永久性住房。灾区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参照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组织建设安居房。与此同时,随着灾后重建建设项目的迅速推进,四川地震灾区的人工小时工资几乎已经翻了一番。这些投资,其实都起到了改善民生、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除了工程的投入外,还有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比如,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等。

  两类人群稳定就业,一个重大的考验

  就业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下最大的焦点话题,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研究重点,更是2009年民生工作的重点。去年10月份以来,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因为生产经营困难导致部分人员失业。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进一步加深,就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将成为我们面对的巨大挑战之一。

  大学生就业难度因为经济形势面临的困难而加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预计,到去年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610万,大学生就业面临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不惜“动员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力争帮助每一个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教育部对全国教育系统提出的要求。教育部以空前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眼于基层和农村,促进毕业生就业。包括扩大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建立高校毕业生对农村教师岗位的补充机制;与多个部委联合举办多场网上招聘会,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更加详细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就业。

  农民工是最脆弱的就业群体。金融危机之后,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主要包括:鼓励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尽可能不解雇或者少解雇农民工;对暂时没有工作的农民工,各级政府都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凡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建设,尽可能地多吸纳农民工去就业,对于返乡农民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增加收入;采取支持和补贴的办法,帮助农民工回乡以后自己创业;保障农民工的土地保障权益,保证农民工的温饱。各地也在实践中创造了不错的经验,比如一些沿海发达地区财政投入专门的培训费用,鼓励企业对剩余的农民工集中培训;一些地方整合资源改善用工服务;一些地方开展返乡农民工救助,将困难户纳入农村低保救助范畴等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将把促进农民工就业和返乡创业、职业技能培训、投身新农村建设、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维护土地承包权益作为工作重点,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和社会管理;认真组织实施维护农民工权益行动计划,继续开展“春暖行动”,切实做好农民工相关公共服务工作。

  改善民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新思路

  在经济增速连续下滑、“保增长”已经成为首要任务的背景下,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这种见效相对较慢的措施被放在如此突出的位置,足以让人们感受到,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新的经济发展思路正在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迅猛的发展,百姓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但在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确实存在不少历史欠账。这使得百姓在消费时顾虑较多,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这种发展模式,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今天,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了。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见效较快,但从长远来讲,促进经济增长还是要靠消费。而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存在的历史欠账,给百姓扩大消费造成诸多顾虑,消费的进一步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而借4万亿元投资之机,把资金投向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领域,既可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又逐步为进一步提升消费扫除障碍。

  去年以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速有所加快,创近年来最好水平。但多年来,消费占中国GDP的比重一直低于40%。相比之下,美国是70%以上,发展中国家一般也超过50%。

  “要扩大消费,一是要让大家手头有钱,二是要让大家有钱之后还敢花。”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中低收入人群有很强的消费愿望,但收入较低、顾虑较多,扩大消费最扎实的做法是减少中低收入人群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同时增加他们的收入。

  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其实并不局限于这4万亿元投资中。从医疗卫生改革到提高养老金标准,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到扩大社保覆盖面,中国正在全面采取措施,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

  今年国家将继续提高对农民种粮的补贴,以增加农民收入;今年1月1日起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按照当地2008年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10%左右增加;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用财政补助的办法支持彩电、冰箱等家电“下乡”,预计可拉动近万亿元消费。

  医疗是一个重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今年的一件大事情。初步测算,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国家在3年内将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3年内将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一张覆盖城乡全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网络日益清晰。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教育、住房等巨大开销压力的逐渐减缓,消费这台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发动机,将会迎来一个高速运转的时期。

  当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双加速”阶段,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理清思路、着眼长远,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危机中蕴涵着巨大的机遇。抓住这种机遇,就会迎来新的飞跃。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每战胜一次危机和挑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国消费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发达国家低30个百分点左右。这既是不足,但也是强大的结构性增长空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也是增长的潜力和动力。让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这种分享,又会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充沛的、不竭的动力。这会是一种良性循环,是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希望所在。
(责任编辑:张勇)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