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需要服务性政府
企业转型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转型,需要政府的真心支持而不是从中渔利
本刊记者/张玲玲
资金缺乏、成本提高、需求减少、订单减少、利润减少,2008年,这些问题就让中国众多中小企业喘不过气来;2009年,中小企业仍将继续面对动荡不定、态势不明的市场环境。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卓元看来,虽然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但政府在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扮演着的角色,仍然不可小觑。本来政府发布了一些好的政策,但到了落实阶段困难重重,企业的信心和积极性很容易被挫伤,还降低了企业升级的效率,错过了转型的最佳时机。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你认为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政府和企业各自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需要转型。比如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要产品做得精细,提高质量就可以了,不需要转型升级。
对于需要转型升级的中小企业来说,现在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措施,从财政上、政策上给予支持,当然到具体落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最近我听到一件事情,一家企业,也是中小企业,可以用热能代替这些不可再生能源,这是一个很好的可以节能的技术进步,政府对这方面有奖励,据说可以奖励到200万。但是,这个企业从申请到拿到这个奖励,中间的行贿成本要100多万。这种事情就很麻烦。政府虽然有政策,但是政策这样落实的话,弄得企业就没有信心了。
政府有很多政策都是对的,但是政策的兑现过程企业支付的成本太高。这就是政府自身改革,廉政建设、反腐败的问题。春节前,我还听到去东部调查的专家回来说,那边的中小企业,只要你企业还在开工,还有收入,那就从工商到公安到税务统统跑去要钱。所以后来那个专家有过建议:是不是春节前这些部门都放假算了。
所以,政府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最主要的就是完全变成服务型的政府、廉洁的政府、依法行政的政府。而不是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靠自己有一点点权力来以权谋私,把好政策给扭曲掉。这是现在比较迫切的问题。
如果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企业自身需要做什么事情呢?
对于企业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怎么能够获得信息,使得自己的产品有市场,然后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制定使自己能有核心竞争力的策略,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的很多加工型中小企业都是以三来一补为主,做的都是大路货,很少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就意味着在金融危机这样的时候缺乏核心竞争力,从而很容易被击垮。
三来一补的企业做了多年以后,核心技术你也许掌握不了,但大体的样子你总能掌握吧。原来不是三来一补吗,现在“来”没有了,能不能在内需上找点出路?我看最近也有报道,有些企业赶紧调头,找内需。根据内需的要求制造适合市场需要的东西。中小企业在这方面有条件,因为本来市场份额就不大,只要有能耐,激进一点就可以了。大企业就不行了。有一天我们开研讨会,他们说,东莞有一家鞋厂,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给全世界每人做几双鞋。它转内需就很难。中小企业不一样,就是满负荷生产,你的产品也不是太多,所谓船小好调头。
现在有些中小企业不愿意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是因为成本。有两会委员建议政府应该大力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投入。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技术投入问题?
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进行鼓励,包括奖励,也包括税收优惠、财政支持。我们国家现在风险资本不发达。国外是有风险资本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让你创新。它投资10个,只要有2个是成功的,它就赚了。我们的风险投资还太少,如果在这方面能够发展,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件好事。这方面国家应该多鼓励。对风险投资的财税政策方面进行优惠,应该也是可行的。
融资难是2008年压倒很多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许多银行的借贷政策不能够“变通”是让中小企业头疼的事。你觉得在这个方面政府可以有什么作为?
我到过绍兴市,它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是政府拿出一笔钱来担保的。如果银行给企业的贷款最后变成不良贷款了,(政府)财政赔你90%,这样银行它就愿意了。当然,绍兴政府财力好一些,对于西部来说可能难一点。但是毕竟也是一种好办法。财力差一点的可以少一点,财力雄厚的可以多一点。这样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金融,我是主张要逐步地开放。除了国家的大银行之外,中小银行是不是应该放开一点?包括民间金融,利率都那么高,可以给它合法化。你看美国,适合中小企业的中小银行,包括社区银行都多得很。放开以后,把服务业发展得快一点,也能容纳就业。打破垄断,把(金融)市场准入的门槛适当降低一点。现在当然也在逐步有地方的银行,但是还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应该多发展一点。
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普遍在70%以上,而我们只有40%左右。鼓励服务类的中小企业发展是不是也是一条改革之路?
应该是。从中国总体来看,将来经济重点主要靠第三产业。大钢铁,大化工,能吸收多少就业呢?但第三产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垄断,很多东西,比如证券、保险、银行,准入门槛太高,垄断不打破。比如电信,现在我们是三大运营商,而国外长途电话公司不知道多少家呢。我曾经到过南美的智利,小小的国家,能打到中国的长途电话公司十几家。买个几美元的电话卡,可以打好几次,就是因为有竞争。所以,除了电网以外的第三产业,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开点呢?一方面一天到晚讲解决就业问题,一方面垄断不打破。比如说大学生就业困难,大学生都是高学历的,尤其是在高端服务业,包括教育、文化、医疗都需要高学历,这些不能放开,固有的又吸收不了几个人,大学生就业当然就难。
对于很多商贸型的中小企业来说,税收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国家规定年销售额要达到180万才能注册一般纳税人公司,否则享受不到进项税抵扣,也不能使用增值税发票,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这个方面政府是不是应该有改革的空间?
应该根据情况适当减少,不一定非搞得门槛那么高。
您觉得在2009年,能够促使中小企业平稳、顺利转型的要点在哪里?政府是不是不可以操之过急?
操之过急,如果能很好的落实还不错,就怕中间又给卡住了。现在是有的是地方政府可以做的,有些是地方政府无能为力。比如说电信要放开,金融要放开,需要中央拍板。其他的比如鼓励的政策、支持的政策,比如财政担保、对一些技术成果给予奖励,这些都是(地方政府)可以做的。最重要的还是地方政府把自己的队伍搞廉洁一点,真正是要替企业办事,而不是想办法从中渔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