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名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对许多投资者而言都耳熟能详,然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有多少人敢于身体力行地做一名逆向投资者呢?
知易行难。有些时候,甚至那些顶级的投资专家也很难避免这种错误。
比如曾因运用数学方法探索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而成为了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之一的哈里·马克维茨,虽然在投资组合选择方面颇有研究,然而,当他自己面对如何在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之间配置投资的问题时,却陷入了矛盾。
“我设想了一下,倘若股市上涨,我却根本没有股票投资,或者股市下跌,而自己全部被套,那我该多沮丧啊。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把以后的遗憾最小化。”他对《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作家JasonZweig说:“结果我在债券和股票上的投资是一半对一半。”
无怪美国的职业投资家迈克尔·莫布森将投资理念比喻为减肥食谱——执行起来确有为难之处。无论是巴菲特的“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家公司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或是约翰邓普顿的“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上升,再憧憬狂热中成熟,再希望发财中毁灭”,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
正如兴业全球基金投资总监王晓明所说的那样:“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力求短期寻找暴利的投资者,因此给那些具有长期稳定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带来很好的投资机会。长期来看,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累计回报远高于追逐短期暴利的投资者。”(兴业全球基金 李小天)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