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民族主义者以“爱国口号”来抵制外资“侵入”,无疑会阻碍中国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而对其理性的疏导,依法办事是最有效、最公平的方法。
去年9月传出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果汁与饮料生产商汇源果汁集团消息,被视为迄今最大的一笔外资收购中资企业控股权的交易。
商务部正根据反垄断法依法审核该收购案,这是“法治经济”的必然,而陈德铭着意表示“不会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则表达出难得的法治清醒。那么,这个“外部因素”是什么?在我看来,一度甚嚣尘上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绪必是“因素”之一。所谓经济民族主义,乃是指一种用意识形态来对于本国产品的消费、本国劳工的就业、以及本国资本进行过度保护,同时排斥外来资本的现象。
中国的事情,一沾上民族主义就变得复杂而敏感起来。外资收购同样如此。去年当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消息甫出,即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超过20万的网民对这一收购表示反对。“捍卫国货”是网民们反对此次收购案的主要理由。从乐百氏到小护士、中华牙膏……可以举出太多的前车之鉴。一些权威专家也表示了忧虑与愤慨,认为依赖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技术会使国家的经济充满不确定性,不仅可能延缓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更有可能危及中国经济整体安全。也正在此意义上,一些海外媒体都把此案看成是中国反垄断法遭遇的“第一个重大考验”。
这个世界也许从来没有体现出真正自由的经济,所以全球经济体系有必要保持理性的距离。但是对于经济民族主义者而言,他们通常要的不是一段理性的距离,而是一堵墙。不容置疑的是,外资收购是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经济现象。放在闭关锁国的时代,这一切将不会发生。与此同时,经济安全固然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拒绝收购就能保护经济安全吗?有生存始有安全可言。对于一国经济来说,企业泥足深陷,后续乏力,才是真正的不安全因素。因此经济民族主义者也必须正视的现实是,企业的发展不仅仅面临着资金瓶颈,还将面对着管理能力、专业人才等困难,这些难题显然不是光靠企业本身或政府保护就能够解决的,因此吸引外来投资者以共图发展,才是必须的生存之道。
经济民族主义者的表现,与去年一些国民以爱国之名在家乐福事件当中的表现,没有本质的区别。任何时候,“抵制”都是一把双刃剑。最理智才最有力量,无理性则无前提。经济民族主义情绪之所以被论者指为危险且无知,正是出于一种发展的空间与时间的考量。经济民族主义从本质上是对外资采取一种抵制的态度,但无论如何,中国仍需要开放,中国的改革也必须与开放取得呼应与互动。中国的开放,从来都不是为了迎合外资,更非“卖国”,而是出于中国自身发展的考虑与需要。
或许经济民族主义从来不是一种非对即错的选项,那么能否给这种情绪与思潮一个笃定的出口,一种足以抚慰忧虑的坚定,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个出口,这种坚定,即在于法治。市场经济必须成为一种法治经济。在美国,对于外资并购主要通过《反垄断法》及外资收购审查制度来防范风险,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在中国,经济民族主义情绪并非没有一个制度出口。早在2003年即出台《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并于2006年出台《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等。2007年8月30日,中国最高立法机关表决通过《反垄断法》,对外资收购做出了明确规定。这都使得时常泛滥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绪只是杞人之忧。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经指出:“经济民族主义从根本上说是腐朽的。尤其对于那些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因为外国公司并购就小题大做的政客们来说,这个说法非常合适。事实上,他们在捍卫自己和亲信的利益。”因此,不被盲目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绪所挟持,而按照反垄断法的规定,依法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进行审核,这才是法治经济之下可贵的清醒。这也意味着,按市场规律依法行使经济审查权力,也构成了维护经济安全必要的前提。那种一味拒绝外来因素乃至拒绝全世界的经济民族主义,就像所有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那样,迫切地需要以理性来校正,使之真正成为一种旨在通过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价值观与追求。在普遍的金融危机之下,这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