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藏昌都3月28日电 (记者田野林嵬)50年前的今天,民主改革的春风吹拂过雪域高原,在西藏存在数个世纪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被摧毁,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迈上了一条通向光明、富裕、民主和开放的道路。
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的西藏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日益繁荣,社会稳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再不可与民主改革前的旧西藏同日而语。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儿女,从来没有忘记过民主改革和改革开放为他们的家乡,为他们的人生带来的沧桑巨变。不论是经历过新旧西藏的农奴和军人,或是受益于西藏改革开放的新一代,藏族儿女才是这片土地发展的最好见证人。
“新旧西藏是"天和地"” “新旧西藏是"天和地"。”73岁的昔日女农奴巴雅在接受采访时,接连三次重复了这句话。
巴雅出生后就成了一名“差巴”(旧西藏农奴中的一种,指给农奴主支差的人),回忆起在牧场的生活,老人至今心有余悸。
“我9岁开始在牧区放牛,当时牧区狼多得很。贵族们要我们半夜三更送信。藏族妇女最怕晚上送信,经过森林的时候又怕狼又怕狗熊。有一天晚上,我亲眼看见狼群围攻一个喇嘛。”
占旧西藏人口总数百分之九十五的农奴没有人身安全,他们连起码的生活必需品都无从得到保障。
“穿的是山羊皮,晒干了就直接穿,走路干活时还嚓嚓地作声。当时从来都没有穿过布衣服。”巴雅说。
“以前没有鞋,脚上有了裂口流血过后,只能用山羊和牛油,放到火上烤,然后抹敷在脚上。吃的都是野菜汤,根本吃不了糌粑,大米白面这些根本都没见过。”她说。
“现在和那时比起来,肯定是天和地嘛。” 巴雅说。
据巴雅介绍,直到解放军进入西藏以后,她才第一次吃到了军队从云南德钦运往昌都的红糖。
如今,巴雅定居在位于西藏东部的昌都。他儿子在当地电视台工作,女儿在离昌都不远的察隅县县委工作。生活富裕后的巴雅如今可以任意挑选购买自己喜欢吃的糖果。
指着摆在茶几上的奶糖,巴雅说:“民主改革以前,哪里有这么多糖吃噢!”
“现在和那时比起来,肯定是天和地嘛。” 巴雅重复道。
“农奴社会简直是黑暗,吃不饱,穿不暖,没有衣服穿,以前农奴连马和牛都没有,那个社会是黑暗的。现在在共产党领导下,有吃有穿,乡里都有小汽车,以前哪个人能看得到,能梦得到呢?”
“共产党的部队,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战胜。” 73岁的藏族老人赵钦贵在回忆中国人民解放军翻越唐古拉山时说:“共产党的部队,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战胜。”这位退伍老兵至今对自己参军进藏那段岁月念念不忘。
1950年,赵钦贵在西宁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进藏四路大军中青海支队的一名战士。他所在的队伍会同来自四川、云南和新疆的另外三路大军同时进藏,为和平解放西藏立下了功劳。
赵钦贵如今是西藏昌都县城关镇的一名居民,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不适于种植蔬菜,即使是在夏季,当地的蔬菜都要依靠外地供应。
“是人民解放军让当地人吃上了蔬菜。”据赵钦贵介绍,在解放军到达昌都之前,当地人由于未能掌握在高原环境下种植蔬菜的技术,很少能够吃上新鲜蔬菜。
“原来老百姓没有菜吃,如今无论到了哪家作客,户主都可以炒两、三个蔬菜。”他说。
“民主改革前,只有贵族才有牙膏、牙刷、饼干、毛线、水果和手表等物品,农奴和贫穷百姓没有土地,没有大米白面,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不饿肚子。”
“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冰柜,有的家庭还有了小汽车,在牧区,几乎人人都有摩托车。”他说。
作为西藏和平解放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之一,赵钦贵经常会被邀请到当地学校和机关介绍自己的参军经历。在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来临之际,赵钦贵又应邀参加了当地的一个座谈会。
对于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他表示非常支持。
“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枷锁被摧毁了。这个(事件)在历史上是有特殊意义的。”
“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对下一代人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教育。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过去这段历史不是很清楚。历史不能忘记,下一代要知道旧西藏是个什么样,新西藏是个什么样。”他说。
入党迎接纪念日 在首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到来之际,昌都县俄洛镇俄洛村的25名农牧民面对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十岁出头的牧民阿松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很荣幸。”
据昌都地委宣传部官员介绍,入党的农牧民里,几名新党员的父母在民主改革前曾是农奴,老一辈对共产党心怀感激,许多人因为他们的后代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而感到骄傲。
阿松说,他的长辈告诉他,民主改革前家里一穷二白,没有基本的生活用品。而如今,家里牛羊成群,自己还买上了手机和摩托车。
“我以后要带头发展生产,维护稳定,履行好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义务。”阿松通过翻译对记者说。
村支部副书记洛格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认为以入党的形式来迎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意义重大。
“我的内心很激动,因为在村里党员常常能够起到发家致富的表率作用,我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牧民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他说。
同25名新党员一道,86位牧区老党员也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重温当年立下的铮铮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一年更比一年好” “一年更比一年好” ——这是40岁的西藏唐卡艺术家曲雄泽仁对实行民主改革后自己生活最精辟的描述。
25年前,曲雄泽仁在昌都一家寺庙当学徒,年收入仅一千元人民币左右,如今,他已经是当地闻名的唐卡艺术家,年收入超过60万元。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
曲雄泽仁经济上获得了成功,不仅缘于他身上继承和流淌的唐卡世家血液,国家和政府对发展传承藏民族文化的支持措施功不可没。
“政府免费帮我们到外地做宣传,我在买卖时没有营业税。”他说。
因为日益发达的公路交通,曲雄泽仁如今不再是关起门来做生意。他的产品不仅行销西藏各地,现在很多来自山西、青海、四川的订单也源源不断地飞入这个“寻常百姓家”。
曲雄泽仁如今生活富足,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饮水思源,他要像他的老师一样将这门艺术传给更多的青年。
在曲雄泽仁家里,有近40个学徒跟他一起吃住,一起钻研这门绘画艺术。据曲雄泽仁讲,这些学徒的手艺一旦经过他的检验,就从他这里毕业,然后自立门户。
19岁的藏族小伙钉真跟着他的师傅从事这项艺术刚3年,但他的工资达到4000多元,而且吃住都是在师傅家里。仅他的工资就高出当地公务员1000多元。公务员据说是昌都当地最令人羡慕的工作之一。
曲雄泽仁说他希望看到西藏的稳定与发展,这样他就可以做好自己的生意,并将他的手艺代代相传。
他的大儿子西森说他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
想出去看看 1991年,当次仁卓玛出生时,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13个年头。
次仁卓玛没有经历过旧西藏那段艰苦的岁月,她对农奴制度的了解多是来自奶奶给她讲的故事和学校举行的图片展。
她对西藏发展的切实体会是:“以前从芒康到昌都要12个小时,现在7、8个小时就到了。”
次仁卓玛是昌都第一高级中学的高中生,她的梦想是能够被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录取。民主改革后,藏区已经有无数孩子实现了他们的大学梦。在昌都地区,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早已不是新鲜事。也有本地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回到这里工作。
次仁卓玛使用的手机跟内地或是更为发达的沿海地区的孩子没有两样。跟内地同龄孩子不同的是,她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藏语并且能随时穿上美丽的藏装。
次仁卓玛怀揣梦想,但是没有忘记她的使命。“如果能上大学,我要好好珍惜学习机会。希望以后能为藏区建设做点贡献。”她说。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