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论坛现场。新华网 文涛摄
图为新华社副总编辑刘江致辞。新华网 文涛摄
2009年3月28日14:00,“金融危机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目标与途径”论坛在京举办。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官员、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国内外金融机构代表和国内外媒体代表围绕关乎世界与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话题进行交流。新华网进行现场直播。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首先,我这里代表新华社欢迎各位光临新华社,参加由环球杂志主办的环球国际春季论坛!4月2日,第二次20国集团领导人会议将在伦敦拉开帷幕。
峰会开幕前,各国纷纷提出了对峰会的期待与政策诉求。美国等一些国家希望峰会能尽快开出新的“救市”药方,而欧洲及一些新兴国家的诉求重点则在于积极改革,甚至是改造现有国际金融提议。可以说,危机与秩序,将是贯穿这次金融峰会的两大焦点,而且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将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经济机构、各种会议和论坛都必须优先考虑的两个极为重要的话题。
因为现在已经呈现出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变动,在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新秩序目标与途径。《环球》杂志是最早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杂志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主流国际新闻期刊,《环球》杂志客观、公正、冷静的编辑方针,以全球的视野看中国,以中国的视野看世界。2009年《环球》杂志在以环球国际论坛为品牌,在每个季度举办一次不同主题的研讨会,为大家成立一个交流平台。
这正是此次会议能够受到新华社领导高度重视和各位关注的重要原因。从去年9月次贷危机发生起,百年不遇的危机将使世界文明遭受一次洗礼,经济秩序可能会蜕变,这次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可能大于至少自冷战结束以来的任何一场危机、战争和灾难。温总理说过: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奥巴马也说过:我们要用希望战胜恐惧,在危机面前我们要用信心。所以我们需要冷静和理性,我想就是因为今天下午我们从专业的角度,从社会战略角度来观察这次危机变化与影响的意义所在。这次会议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外的专家和媒体记者,共同探讨国际金融经济新秩序的结构。
08年9月以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发端于美国的这场危机演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由此形成的冲击波对中国经济也形成了巨大的危机,虽然中国金融部门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从中国的出口、工业生产、经济增速回落、事业人数规模而言,我国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当前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个人觉得中国经济在未来两三年要经历一个调整期,很难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反弹。回想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份亚洲金融危机爆发,98年影响了中国经济。02年下半年才走出来,我们经历了4年的调整,中国的经济在未来也需要一个至少两到三年的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想今年下半年经济可能会见底,但是不会马上大幅反弹,这个底部需要一个调整过程。
各位朋友大家好,信心非常重要,但是我自己不是很有信心。我对于下几年的前景感觉比较悲观。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个期间需要一个调整,可能会引起发展模式的改变,我想给你们提一些警告,讨论一下接下来的20国集团的峰会,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谈一下相关的看法。我还会谈一下在20国峰会当中将会讨论什么问题,会有什么成果和结果,并且我还会看看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危机,比如说1930年当时的经济危机,当时有65个国家也是在伦敦聚会,讨论他们如何解决当时的经济箫条的问题。
这次金融危机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思考,暴露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很多弊端,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讨论,特别是G20峰会以来,各界对国际金融监管、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组织体系等提出了许多的建议。我感觉到目前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推崇的方向管理理论在实践上遭遇了失败。
从外部来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是很大的。从今年的形势来讲,外需的萎缩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出口形成了一个外部冲击。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最终参与出口的主要市场欧美市场的情况来看,我们能够发现中国对于欧盟出口的增长率下降是从07年下半年开始的,这个下降的时间一直持续到了08年第3季度。
外贸所带来的损失超过了4万亿,我觉得这个很有可能。这次金融危机不仅仅是商业银行以及关联企业,这次是有毒资产渗透到了消费信贷,它对全球贸易的打击很大。债权人虽然赔钱,但是这对中国是一个机会。我觉得焦所长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另外想到了可能有很多事情也很难做到,因为他提到在人民币国际化这方面人民银行主要态度比较谨慎。
我觉得应该督促美国政府给他们一些压力,甚至抛一些美国国债也是可以的。我建议,美国应该给中国购买国债提供一个期权,就是拿美国的黄金来作为期权,就是让中国用一定的价格来购买美国的黄金。1962年美国内战时期,美国这种利率的发行,导致的美元贬值程度不是太大。1964年底,价格指数是1801年的2.5倍,因为外国投资者,包括英国、德国、荷兰他对美国的资产是有信心的,所以仍然去购买美国的债权,包括铁路债权,这就需要美国政府拿出一定的措施来,这个措施就是黄金期权,这种期权有利于美国和中国达到一个安全的共赢。
中国建立一个资产内冲机制是有条件的,是否可以建立一个预防的对冲机制呢?油品每年的交易规模是非常大的,和约交易量是2万亿到4万亿美金,即便如果抛售美债的行为引起外汇贬值,短期内可能要考虑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从中期来看我非常赞同焦所长说的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现实条件其实已经具备了,因为在最近的5到10年内,中国对于发展中国家,包括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些国家,形成了庞大的逆差,逆差的形成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决定性的条件。
中国有8亿多是农村人口,中国正面临一个加快城市化的活动,未来将有几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而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包含着非常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中国的总人口超过发达国家人口的总额,这么巨大的人口,这么低的生活水平的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对市场需求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这场危机不同于世界经济史上的历次危机,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非常深刻和复杂。根本原因是这场危机发生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进程之中,而且是起源于世界最大经济体和被视为“金融中心”的美国。因而,受到危机冲击国家之多,涉及领域之广,严重程度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在这场危机发生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都难以独善其身。任何国家只要处于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的链条中,即便依靠自身力量度过难关,也难摆脱其他国家经济形势的影响。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共同采取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克时艰。
现在,中国不可能自己独自解决问题,也很难达到以前的规模,现在的世界我们是想象不出来的,中国也需要调整,但是这个调整可能是很有限的,不像英国和美国的调整。中国很快就会成熟,这也是很大变化的步伐。
中国现在福利不是很发达,消费低,储蓄高,依赖出口,同时生产力不够发达,还面临环境问题。中国还没有显示出除了购买资源以外,在国外成功投资的能力。另外,中国的创新也不够,所以我想回应一下王一鸣先生说的话,我觉得现在中国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我们的妙招就是改革,关于国际货币,这实际上是一个梦。因为凡是货币必然是有主权的,没有无主权的货币。现在的货币体系为什么出问题呢,就是因为美元独大,因为欧元不行,三足鼎立才是稳定的。但是都在想人民币行不行,咱们自己可能比较保守一些,但是我觉得我们国家领导人不保守,中国宣布2020年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那么,人民币是不是也是可以自由买卖的啊?谢谢大家。
现在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金融危机是由于缺少监管、全球失衡,现在又有人提出了货币危机的问题。如果把这些危机的原因搞清楚的话,搞清楚它的根源,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现在有几种说法,从近期到长期IMF改革什么的;现在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快点改革,一种是要进行大改革,还有一种说法是慢点来,步子应该迈得小一点。到底如何办呢?我只是把这些东西归纳了一下,其实没有答案,问题远远超过了答案。
一个公正、公平、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秩序,对于中国和新兴国家来说更具有战略价值。所以中国应该追寻这种架构,因为当前对于美国这个当今世界超一流的国家来说制约他的权力太少了,几乎没有权力可以制约它,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多元的体系来制约美国的权力,所以监督制约是非常必要的。
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危机,我自己有不少同事从事全球经济的分析很多年,他们过去几年常常讲,到了要交稿的时候,交不出稿件,因为他们以往用来研究世界经济的参照点现在已经失去了相关性。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不知道答案在哪里,这可能是一个真实的说法。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