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23亿建地震博物馆”北川旅游局称还只是方案
东方早报记者 于松
3月23日,成都一家媒体公开报道,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提交专家组审定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已原则通过,建设资金一经划拨,将即时开建。
消息一经公布,高达23亿元的建设资金成为了议论焦点,许多人认为,花23亿元建一个地震遗址博物馆,是不是一种浪费。北川县文化旅游局局长林川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介绍,23亿元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确实存在,但该方案还未经专家组的进一步论证,也未报四川省政府审批。也就是说,博物馆究竟要怎么建,要花多少钱来建都未最终确定。
林川表示,今天,北川或将通过举行媒体发布会与网络公开的形式,就“23亿元博物馆”一事做出一个准确的说明。
目前还只是个方案
在电话采访中,林川语气低缓,他说他刚从北京回到北川,听说了此事并陆续浏览了部分媒体与网民关于“23亿元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报道与议论。
对此,林川说,“看到了这些”,他有许多想说的。“我想说的是,这个23亿元的方案目前只是一个方案而已,我们还未请专家组进行论证,也尚未上报省政府审批,更没有通过官方途径对外进行发布。”林川说,“23亿元博物馆事件”完全出自某些媒体的道听途说。
林川表示,23亿元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确实存在,它是上海同济大学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提交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但目前,还只是一个设计方案而已,更不要说是否会实施的问题了。”林川说,这个设计方案是同济大学17个院校的几十位专家,在北川经过几个月的实地调查后,作出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凝结了他们的心血。“对此,我们很感激,真的。”林川说。而在接下来的10分钟内,为了表达对同济大学对北川的支援的感谢,林川一共重复了三次“对此,我们很感激,真的!”。
林川强调,同济大学的专家在北川实地调查期间,没有向北川伸手要过一分钱,“他们是来帮我们的,无偿的。”
我们会珍惜每一分钱
林川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会坚持三个立足点:“立足北川的实际,灾后重建的整体规划;立足地震遗址的保护;立足对死者的尊重,对活人的尊敬。” 林川表示,坚持了上述三个立足点,表明北川坚守了科学务实的态度,“汶川地震以来,我们受到了全国、甚至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与支援。北川也会向世人保证:“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我们会珍惜每一分钱,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来自北川官方的资料:汶川地震让北川县深受重创,县城的建筑全部损坏,漩坪乡被淹没,很多乡镇通讯中断,道路中断。北川县政府对外透露,此次当地总的经济损失预计达到650多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北川县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7年北川县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才首次破亿元,达到1.14亿元。北川县地广人稀,是绵阳市两区六县一市中人口最少的县,直至1997年底,北川县才勉强通过“温饱线”的省级验收。
依据林川的说法,23亿元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确实存在,那么一旦官方最终完全采用了该方案,那么23亿元可能是北川近20年的财政收入。因此,23亿元对北川来说可能是“天价”,而这也恰是人们的忧虑所在:如此巨大的数额是否会影响北川灾后重建?对此,林川表示:“账不是这么算的。”
林川说,汶川地震后,北川几乎已经变得一无所有,灾后重建的资金都来自外界的支援,“北川绝对拿不出来这么多钱建博物馆的,但保存北川地震遗址的完整性的任务却很急迫,北川不能等待几十年,为此,这笔钱是国家相关部门出的。其实,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建设好了,保护了地震遗址,具有科研价值,我们也会通过旅游等方式增加收入,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博物馆科学严谨的建设,将来的产出,一定会超过现在的投入。”
另外,林川也回应了外界的普遍担忧: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建设资金,不会影响北川的灾后重建,因为这笔钱是国家依据整体规划而划拨的专款。
今天或将作出说明
3月27日,北川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林继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详说了23亿元会花在哪里。林继忠说:“首先声明一点,23亿元只是一个概念,是根据上海市援助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整体设计方案的专家组设计论证得出的预算。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是国家工程,设计、建设并不是北川县说了算,最终的投资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所以说23亿元并不是最终的投资额度。”
在林川的眼里,一个未经论证、上报,并非出自官方的设计方案,竟然引起了世人的争议。原因在于“一些媒体道听途说”,在报道中出现了事实性的偏差。
“影响很不好。”林川说,为了准确地说明该事件的实情,今天,北川或将通过举行媒体发布会或网络公开的形式,与媒体或网民直接面对面,向全国做一次准确的汇报。
专家观点
葛剑雄 [ 不能把博物馆与悼念地混淆 ]
“博物馆不等同于纪念碑或者悼念地,它是有着特定的社会功能的。灾区的重建不仅仅是物质方面,也应该包括精神上。”在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看来,对地震博物馆的评价应当更加客观,不能将它简单地与纪念碑或者悼念地的概念相混淆。
“23亿元的资金是不是超标,关键是看它的具体规划建设方案,功能上不能过于豪华,主题应当庄严肃穆。”葛剑雄认为,博物馆是有着特定社会功能的,它不仅仅是一场地震灾难的纪念碑或者悼念地,还可以帮助人们增长知识、扩大眼界、警醒世人,因此也有着一定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北川地震博物馆每平方公里的建设资金接近3亿元,葛剑雄认为,这不能用普通博物馆的单体建筑建设成本来衡量。他举例,地震博物馆的建筑必须达到较高的防震要求,地震遗址范围比较大,需要重建很多道路,对于灾害遗址需要运用特定的保存技术,遗址上的博物馆的设计还必须保证参观者的安全,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地震博物馆的建设肯定会比普通博物馆要费钱一些,所以要看具体的项目,最关键的还是建设过程透明,全程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到位。”
对于有质疑地震博物馆是否吸引旅游的成分比较大时,葛剑雄认为,旅游本身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旅游可以是轻松愉快的,也可以是庄严肃穆的,著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每年也吸引很多参观者。”葛剑雄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说,到灾区旅游也是支持灾区的重建。
在北川重建中什么才是当务之急?这样一个博物馆的建设是否会影响到生活、生产的重建?葛剑雄认为,灾区重建不仅是物质上,也包括精神上的,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考虑到地震博物馆是建立在遗址之上的博物馆,建设时间还是宜早不宜迟,“现在距离地震发生已经接近一年,如果建设时间太迟,很难达到对震区原貌的绝对保护。包括在遗物等陈列品的征集上,都应当尽快进行。”
夏学銮 [ 可以建 但要等十年八年后 ]
“和解决民生问题相比,比如学校建设、灾区重建等,地震遗址博物馆应当缓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务之急还是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夏学銮表示,现在不是建的时候,至于什么时候建合适,“应该等十年八年,当灾区经济发展起来后,有经济实力,可以自己来建,而且完全没有必要投资如此之大。”他认为,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历史及进行防灾教育,完全没必要花费23亿元,应该“搞简单一点”。
“现在建的话,对灾区人民来说,其实是让他们再受一次创伤。”他认为,这很不合适,应该等人们的记忆有所淡忘的时候再建,“而这个时间,大概需要十年八年。”目前,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了同样的看法,认为地震博物馆应该建,但对花费23亿元不支持。
张鸣 [ 这是形象工程,保持原态是最好纪念 ]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就是形象工程。”张鸣说,目前在经济处于困难的时期,灾区重建面临着资金缺口,要花费这么大的资金建一座博物馆,当地就是搞形象工程。“这样搞形式,就是那些为地震灾区做出巨大贡献的有功之臣,都不会同意的。”他说。
据了解,地震博物馆主体将建在原北川中学校址上。张鸣表示,对逝者最好的纪念就是保持其原态,而对于活着的人,帮助灾区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更重要。
网友观点
九成网友反对 也有观点呼吁“维持现状”
“地震遗址博物馆确实该建,但灾区重建本来就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花23亿元建一座博物馆无异于搞形象工程。”
“地震博物馆的建设可能带来无序的地震灾区旅游,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不应将巨大伤痛变成了娱乐的资源。”
“首先说客观条件上,拿出23亿元来修建地震博物馆,应该是不算高的。在国家财政比较富裕的情况下,修建一个见证历史的地震博物馆,至少在我看来,是非常必要的。”
“地震博物馆能从大地震遗址中挖掘出较高的人文价值,使其与风景融为一体,让游人真正得到一次心灵的震撼与洗涤。”
“我要质疑!23亿元建一座博物馆,意为哪般?如果是一场‘形象’工程,会不会让那些曾经为灾区奉献过力量和爱心的人痛心?”
“在历史的长河我们应该留点什么给后人一些重大历史纪念,难道国家就不能为自己的民族建造一座重大历史纪念馆吗?”
“应该维持原状,1995年1月17日,日本关西地区发生了7.3级的阪神大地震,地震震源位于濑户内海的淡路岛北部。地震后,日本政府指定其为国家天然纪念物,并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北淡震灾纪念公园。对于这个博物馆,维持其原来的面貌告诉后人就可以了,花钱越多其结果就越不真实。”
早报记者 吴玉蓉 实习生 赖汀雨
到昨晚7点,在搜狐网关于“你赞成在北川建立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吗?”的调查中,共有31665位网友参加投票,94.6%的网友明确表示反对,认为灾区重建本来就面临巨大资金缺口,花23亿元建一座博物馆无异于搞“形象工程”;仅5.39%的网友对此表示赞成,“大地震遗址与风景融为一体,让游人真正得到一次心灵的震撼与洗涤,也具有更高的人文价值。”
在新华网发展论坛,参与讨论的网友留言达到8页。同样的调查,赞成的仅3.16%。
也有网友表示支持。这位网友说:“如此多的人反对!十多万同胞的生命不值得建一个永久性的纪念碑吗?我们清明去烈士陵园是为了娱乐还是缅怀?我们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旅游还是毋忘国耻?我们还没有穷到连给同胞建个纪念碑的钱都没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