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日电台湾《经济日报》2日发表社论说,与过去长期比较,若台湾出口全球排名节节败退,对台湾经济而言早是严重的问题;但新当局上任后,旧烂摊子还来不及收拾,又碰上金融海啸及全球经济大衰退,忙着因应,似没有时间顾及此长期问题。
不过台湾出口问题若不能突破,全靠内需的扩展,要恢复过去繁荣局面,那将是缘木求鱼。
社论摘录如下:
世界贸易组织(WTO)日前公布2008年全球贸易排名,台湾地区出口自前年的第16名,去年降为第18名,一年倒退两名,速度之快,令人震惊。与过去长期比较,若台湾出口全球排名节节败退,对台湾经济而言,早是严重的问题;但新“政府”上任后,旧烂摊子还来不及收拾,又碰上金融海啸及全球经济大衰退,忙着因应,似没有时间顾及此长期问题。不过台湾出口问题若不能突破,全靠内需的扩展,要恢复过去繁荣局面,那将是缘木求鱼!
台湾早在1985—1987年连续三年高居全球第11名出口地,当年香港及韩国分列第12及13名紧追在后,新加坡更排第19名,台湾出口高居亚洲“四小龙”之首。如今台湾倒退七名之多,而韩国晋升第12位,香港倒退一名排第13位,新加坡大幅晋升五名排第14位,台湾出口在“四小龙”中敬陪末座。再与中国大陆出口排名比较,1987年时,才排第16名,落后台湾五名之多;去年却跃升至全球第二出口地。这20年来,与“三小龙”及大陆比较,彼长我消如此严重,怎不令人感慨。
台湾一向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出口的消长与整体经济的荣枯,关系极为密切。在出口全球排名衰退下,台湾人均“GDP”在全世界排名更是急转直下;就以最近八年而言,1999年尚居全球第30名,至2007年倒退至第38名,平均每年倒退一名,衰退速度之快,令人忧心。此一趋势如不能早日遏止,今后台湾在世界市场,还有立足之地吗?
近20年来,台湾经贸在全球排名衰退之快,其原因虽极复杂,但主要有三:
一是领导者及执政当局不务正业;自过去“经济挂帅”改为“政治挂帅”,不仅以意识形态施政,更采取锁“国”主义,且不时挑起“朝野”对立,分裂族群,影响社会治安,严重破坏投资与生活环境,冲击投资与消费,致内需不振。
二是海内外环境变化,产业外移;20年前劳力密集产业外移时,还有高科技产业兴起支撑;当后期电子信息产业外移时,境内没有新兴产业接替,产业结构调整钝化,加以原有高科技产业迄未培养自有的核心,技术仰人鼻息,致出口竞争力相对落后对手。
三是在多边贸易谈判失败后,区域整合及双边贸易合作盛行,而台湾不在其中,对台湾出口竞争力影响至巨。就以“东盟10+1(中国大陆)”贸易协议而言,明年才正式上路,但在进行过程中,东盟输往大陆产品,已有多项早已开始降低进口关税。
因此,即使台湾在文化、语言及地理区位上与大陆关系都优于东盟,但过去十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增加5.2倍,仍然敌不过东盟对大陆出口增加8.3倍。若明年“东盟10+1”贸易协议正式签署执行,其对台湾的影响将更大。
幸好,去年“政权”再度轮替,新“政府”上台后,即以“开放与松绑”拼经济为第一要务,扭转了过去20年的“政治挂帅”,恢复追求“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不过“政府”在因应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大衰退,救火同时,对改善境内投资环境及未来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乃至培养产业的核心技术等,均应早作全面性的规划。还有“政府”正在推动的与大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确有必要,“政府”在台湾内部应加强沟通获得“共识”后,更要争取与其它主要贸易对象签署“双边贸易协议”。
今后台湾经贸在全球排名是否不再下滑,甚至还有所提升,就考验执政当局对以上各点的沟通、协商及执行能力了。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