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资深报人
通过公共投入设立社区学院,不只会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更重要的是,它适应了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需要。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农民工的融入,美国社区学院的做法或许可以借鉴。
老穆是在30多岁时移民美国的,这个来自哈尔滨的美术老师最终成了美国纽约一座公寓楼的水管工。据老穆的爱人讲,老穆当年在美术学院读书时,作品曾数次获奖。但老穆提起这些往事,总是用一种好汉不提当年勇的神态,一笑带过:“全是为了养家糊口啊。
”
水管工在美国应当算作是中下阶层,听老穆的口气,原本也以为他会属于低收入之列。但后来和老穆熟了,闲谈中才得知,他的年薪有6万美元之多。
在公寓楼里的几个水管工中,老穆是技术上的“大拿”,每每有特殊情况,总会看到老穆的身影。老穆告诉我,他这身手艺是在社区学院学的。刚到美国时,老穆和许多中国人一样,孤身奋斗,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还在街头给人画过像。后来,他在一位朋友的工程队里打杂,学了点水管工技术。
老穆是个聪明人,看到这一行将来有稳定收入,便进了社区学院,专门学了水管工的技术。由于老穆当时属低收入者,地方政府免了学费。就这样,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老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完成了学业。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混”了个文凭。不过,老穆这个文凭可是在技术与实践中“磨炼”出来的。
在美国,很多像老穆这样年龄较大的移民,都是通过在社区学院的学习后找到工作的。有很多人甚至是进进出出两三次,或提高,或改行。社区学院宛如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的一座桥梁。
美国的社区学院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第一座社区学院建于1901年。起初,建立社区学院只是为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能更好地衔接,后来才增加了职业教育。
社区学院的课程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过渡性的文理课程,相当于4年制大学的头两年,学生毕业后可转入4年制大学继续深造;另一类为职业技术课程,毕业后直接就业,类似于职业学校。
目前,社区学院已遍及全美,共有1200多所,其中公立占90%以上,在校生达1000多万,占美国在校本科生总数的45%。
从社区学院发展的历史上看,每每到了失业增加或经济危机的关头,社区学院总会有较快的发展,其作用也愈显突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大批失业者和求职者进入社区学院学习,他们通过职业教育,拥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些被称为“半专业”(semiprofessionals)的就业者很快就适应了制造业的发展。正是这一阶段的社区学院教育,为二战时期的美国,培育了一支强有力的蓝领工业大军。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社区学院又一次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当时,战后婴儿潮一代步入青年阶段,就业压力显著增加。为应对这一难题,美国各高校纷纷增设分校,与此同时,各州也加快了社区学院的发展步伐。有调查表明,当时平均每周都有一所新的社区学院建成。
社区学院的优势有很多,比如,交通便利,学费便宜,课程设置灵活,等等。有的学生是走读生;有的是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还有的是两年的课程分三年或五年修完。大多数社区学院都对大众开放,没有入学考试的要求,任何一个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人都可以入学。
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与当地发展密切相关,哪个行业缺人,就开哪个行业的课程;在农业区就主要开设农业课程;在工业区,就主要开设与相关工业有关的课程;信息技术成为“时髦”,就增设电脑课程。美国各州社区学院的教育体制有所不同,但大体看来,都在各州的层面上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协调,通过课程的设置来适应就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农民工的融入,美国社区学院的做法或许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表明,通过公共投入设立社区学院,不只会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更重要的是,它适应了这个移民国家的需要。任何一个外来的移民,一旦成为社区学院的一员,就能够感受到社区的凝聚力,体会到公共教育的公平性。形形色色的社区学院,为老穆这样的外来者在美国社会中自立,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