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海归不是大学的救命稻草(图)

  “以后没出国经历可能就没资格评高级职称了……”近日,西南大学老师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记者昨日从西南大学人事处证实,学校初步有这方面的设想。这项政策已在重庆大学实行两年,该校每年有100多个出国指标,其中完全公费名额占50%以上。记者估算了一下,每位教师出国半年最少需要6万元,而在一些欧洲国家的留学费用则可达到10万元左右。(据4月8日《重庆时报》)

  大学老师出国学习,开阔眼界、提高见识,学习先进国家的理念,这是值得提倡的。
但把大学老师出国学习和职称晋升挂钩,则有点过犹不及,这是一种类似于中小学追求“升学率”般追求“留学率”的做法,形式大于内容,并不见佳。

  职称评定应注重的是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而不是以是否出国“镀金”为最高标准。出国者中固然有大量人才,但没出国者中,也不乏佼佼者,比如当年梁漱溟、钱穆、华罗庚,连大学都没上过,也成为一代大师。可见,用出国与否作为标准来评定人才,本身就是不科学,容易埋没人才。

  “留学”的指挥棒下,诞生出的未必都是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钱锺书先生《围城》中的那种“留学混子”未必不会在现实中重演。出国学习可以学本事,但也很可能只是一种镀金方式,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说的,“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或许,这一种出国经历,不仅仅是为某些晋升者遮羞,当“留学率”狂飙直上,大学也能以此来遮羞,而大谈自己的“软实力”:师资力量是多么的雄厚。

  现在的大学,迷信“海归”,不管是货真价实的“海归”,还是到海外走马观花转一圈便回的伪“海归”,都成了某些大学领导心目中“唯一的神话”而顶礼膜拜。其实,教师有没有留学背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做到“风气开一代,师表垂后世”,这才是大学应该追求的。(但纯) (来源:沈阳晚报)
(责任编辑:孟德华)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