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
死亡真人秀
这个在外人看来,连死亡都要拿来做真人秀的傻气女人,
却是真正懂得真人秀娱人娱己内核的人
■本刊记者/罗屿
几年前,有位叫格莱戈尔·施内德的德国艺术家一度沉迷于“死亡艺术”。
格莱戈尔的做法惊世骇俗,引起强烈的质疑,但似乎启发了一个人——因参加英国王牌真人秀节目《老大哥》而声名鹊起的杰德·古蒂。这个28岁的女人,像是中了真人秀的魔咒,在今年年初,得知自己已是癌症末期,只有两个月可活时,便马上与英国四频道达成协议,以70万英镑出售自己死亡过程的拍摄权,并四处接受媒体采访和拍照,将临终生活的点点滴滴完全呈现在世人面前。众目睽睽下,演出了一场死亡真人秀。
死了都要秀
英国媒体评价,古蒂之所以愿意让别人看她是如何被病魔搞得虚胖、秃头、失明、大小便失禁、无法言语、奄奄一息的,全是因为电视真人秀已成了她一辈子脱不下的红舞鞋。
古蒂生长在伦敦贫民区一个典型的“问题家庭”,有个瘾君子的父亲和中途成为同性恋的独臂母亲。活得乱糟糟的她,却因在2002年参加了英国四频道的真人秀节目《老大哥》而一夜改变了命运。
《老大哥》的规则是:制作公司挑选10名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选手,将他们置于一个带有花园、游泳池的豪华别墅,让其共同生活一段日子。在此期间,他们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被屋里无所不在的摄影机记录下来,以供观众欣赏。选手们无论打鼾、便秘、裸睡、还是性骚扰、性挑逗,没一件能逃开摄像头。之后,观众每周都会投票将“最不受欢迎”的选手驱逐出局。而最后的胜利者则会得到巨额奖金。
古蒂在进入《老大哥》的第一个晚上就喝得酩酊大醉,脱光了上衣满屋子乱跳。而她却因此成了最显眼的参赛者。她对着镜头说,自己没读过书。里约热内卢一定是个帅小伙的名字,而开心果则是某个出名画家的代号。这下连《太阳报》都看不下去了,大骂她是“蠢猪”,号召观众用选票把她赶出《老大哥》,可英国百姓却觉得古蒂 “傻里傻气很率真”。于是,她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红了。
从此后,古蒂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变成了一场“秀”。她出自传、出香水、出健身操DVD、出现在各类电视娱乐节目里、上杂志封面。她对着媒体坦言,自己完全没有所谓的天分,不会演戏、唱歌、跳舞、踢球,更不会写作。她只是会自我推销,投入地“扮演傻女古蒂”。
之后,古蒂每次在公众前亮相,都会兴高采烈地说:“爱生活,爱这一切。”但2009年年初,她却第一次对着镜头哇哇大哭。她说自己患了宫颈癌,已在死亡边缘徘徊。对大众坦言病情,刚好也拉开了古蒂死亡真人秀的序幕。之后,她不仅将病情和治疗的每一步公之于众,还出版了一本名为《永在我心》的“死亡日记”。
另外,古蒂还和21岁的小男友杰克·特威迪,在今年2月举行了一场“生死婚礼”。结婚当天,她在两个儿子的陪伴下,乘直升机从医院来到现场,医生为了缓解她的疼痛,特意在婚纱里放了些药,以备不时之需。古蒂当天很开心,强忍疼痛和新郎来了一段舞蹈。“我会爱你一直到永远,”古蒂在婚礼上开玩笑地说,“真的是永远了,因为婚礼过后就是丧礼。”
以上这些婚礼细节,全部来自《OK!》杂志和英国的Living TV。因为古蒂将婚礼的报道权和播放权,第一时间卖给了这两家媒体。连《泰晤士报》都八卦地表示,古蒂因此获得的收入,足可媲美《OK!》杂志1999年买下贝克汉姆与维多利亚婚礼独家照片时所支付的费用,预计高达100万英镑。
除此外,《OK!》杂志的3月号封面上,还赫然印着几个大字 :“深切怀念杰德·古蒂1981-2009”。而那时,古蒂其实还在和病魔顽强斗争。杂志上市好几天后,这个女人才在睡梦中离开了人世。
真人秀还是傀儡秀
倘若把古蒂的死亡真人秀,仅仅看作是名人病作祟,其实并不公平。古蒂的两个儿子,一个五岁,一个四岁。她生前说,只想为孩子们多留些钱,让他们能在贵族学校读书、识字,从小做个有风度的绅士。她希望他们有个和她“相反的人生”——会唱歌、会跳舞、会踢球,更会写作。但长久以来,牺牲隐私和尊严已是古蒂挣钱的唯一手段。临近死亡时,作为一个母亲,她只好再次充满娱乐精神地为观众奉上一场表演。
正如古蒂的经纪人克里夫德所说:“从一开始,她就是个木偶、小丑。观众喜欢看傻瓜干蠢事。电视台就把她浅薄、粗俗的一面极力放大。真人秀中那些所谓的真实,都是精心挑选和计算过的,为的是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克里夫德认为,像这样“虚假的真实”在真人秀节目中比比皆是。比如前些年,英国BBC电视三台曾对外宣布,要推出一档节目《让我们造个孩子吧》。节目要求9对完全陌生的男女在一个封闭环境中同居8周。男人们有个重大任务——设法让一个姑娘怀上孩子。成功的那对男女,将可获得1万英镑奖金。
然而,这个节目的真相却是,它只是另一个真人秀《恶作剧》的其中一集,电视台会偷偷把那些参与报名的人所有的表情、反应都拍下来,以供观众欣赏玩味。“这不过是一场导演和业余演员共同完成的大闹剧。它和电视剧一样,在于悬念,在于冲突,唯有搞些扣人心弦的情节才能带来收视率,即电视的生命。”克里夫德评价道。
美国《时代》周刊也曾撰文披露真人秀是如何造假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在2000年推出户外真人秀《求生者》。节目中16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被抛弃在南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开始两个月的冒险之旅。他们要自建营地、寻找食物。比赛采取的是淘汰制,根据规则,每隔几天就举行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驱逐一个人离岛。而最后留下的一个幸存者,则可以拿走100万美元的奖金。
节目组造假的第一步,是甄选参与者。他们要来自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年龄上是老中青三代结合,职业、种族、性格和政治观点差异越大,矛盾自然越大,也就越有看头。同时,以下几位“调味角色”一定不可少:喜欢推诿、教训人的中年女人;天真纯朴来自某个小镇的青年;抱着玩耍心态的时尚女郎;总爱发些牢骚、指挥别人的中产男人。
按照制片方的说法,《求生者》是要让观众见识人性自私、阴暗的一面。如果参与者表现得一团和气,太温良,就完全没了看点。于是,制作组会想尽一切办法,故意挑起参赛者间的争端。让他们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甚至为求得胜利不择手段。比如,他们会暗地里教唆参赛者先结党分派,对付大家共同不喜欢的人。然后再逐个“谈心”,怂恿他们来个窝里反,在“队友”背后狠狠插上几刀。
如果说,制片方“刻意安排”的情节,在《求生者》中,摧毁的只是陌生人间的信任与友谊,那么在《诱惑岛》、《换妻秀》这样的情感真人秀中,其破坏性显然更大,因为其很有可能让恩爱夫妻从此成了陌路。
比如,《诱惑岛》是将 4对亲密恋人送到一个美如天堂的遥远海岛上,但男女参赛者被隔离在岛的两边。在此期间,主办方将安排26名单身男女,扮演致命的“第三者”。在两周内,“第三者”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去引诱、挑逗参赛人,以挑战他们对另一半的忠诚度。
为了让节目好看,这些“第三者”都是长相俊美的成功人士,包括音乐家、演员、模特儿、医生、教师、企业家、厨师等。之所以把拍摄地点设在一座热带岛屿,为的就是让热辣辣的空气促使诱惑者和参赛者更快擦出爱的火花。主办方还专门请了“恋爱专家”为“第三者”设计了多种“勾心大法”:既有潜水、钓鱼、骑马这样的户外活动,还会让他们尽力扮成温柔的倾听者、乐观的开导者。总之,集各种优点于一身。
为了让观众全天24小时都能窥视 4对参赛者和“第三者”的一举一动,这个岛屿也布满了摄像机,不仅如此,制作单位还会邀请另一半观看其伴侣偷腥的全过程。之后,会问他(她)感想如何,甚至会故意添油加醋,在他(她)已经冒火的胸腔里再添一把柴。
节目结束那晚,4对情侣将重新会合。结果可想而知,有人分手,有人离异。比如,英国剑桥一对有两个女儿的恩爱夫妇本是自信满满地走进节目现场,可随着真人秀的结束,10年婚姻也走到尽头。之后,妻子曾在多家媒体上指责制片方:“这个节目就是精心策划的残酷拆散家庭的阴谋闹剧。”
或许是展现人性粗暴、滥情、欺诈、虚伪、贪婪的黑暗真人秀太过泛滥,为了给观众调调口味,去年美国VH1音乐频道全新推出了温暖色调的《名人诊疗》。该节目将那些染上毒瘾、药物依赖、酒精中毒的摇滚歌手,过气的花花公子女郎,刚刚成名的物质女郎拉到镜头下,拍摄他们接受诊疗的全过程。
节目一开始,这些明星要尽力表现得粗鲁、懦弱,他们会高声互骂彼此,会抱在一起喝得烂醉如泥,丑态百出。当然,这只是伏笔。之后,沾染“坏习惯”的他们,会在英俊如乔治·克鲁尼的医生Dr.Drew的开导帮助下,变得谦逊有礼,懂得感恩,他们无一例外地会从药物、迷幻剂、酒精毒品的泥泞中走出来,面对镜头高呼:“感谢上帝,感谢所有让我们重获新生的人。”
然而,《时代》周刊批判说:电视下面的真实情况可没有这么一团和气。仍旧有人看到这些“问题明星”在夜总会鬼混、开霸王车、聚在一起吸食毒品。所谓的温暖感召,不过是在“秀”的阶段,远远没有到达人的心灵。
真人秀中的造假,除了依靠精心设计的情节,有时还要仰仗剪辑师的高明手法。《时代》周刊举例,有个拿婆媳关系做卖点的亲情秀《我与婆婆》,据曾经的一位参与者莫利纽克斯回忆,她和婆婆逛街、吃饭的场景,全被剪掉。而有时,婆婆一句无心的话,或者偶尔一皱眉,却被节目组拿来排列组合,精心剪辑成了婆媳对抗的好故事。
其实,从真人秀的名字就能看出,从10多年前这类节目诞生起,制作方就没打算给你呈现完全的真实。“秀”,本身就是一种手段,必须依靠规则才能完成。换个角度看,反而是 “秀”到死的“傻大姐”杰德·古蒂很早就明白了真人秀“娱人娱己的内核”,不然她不会在死亡秀的拍摄中,努力保护着两个小儿子,尽量把他们拉出镜头外。
当孩子每天在妈妈枕边放上一朵玫瑰花时,转播方想让两个男孩对着镜头说些“心里话”。虚弱的古蒂马上把孩子揽入怀。为投观众所好,她自己可以对着镜头装疯卖傻、又哭又笑。但作为一个母亲,她却不愿让两颗幼小、纯真的心也成了牺牲品,被虚伪浑浊的成人游戏伤害和打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