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8日,事故现场,痛不欲生的谭卓女友 |
| |
昨日千人挥泪别谭卓 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时报记者 于佳 文 时报记者 姜胜利 蔡怀光 摄 |
昨日千人挥泪别谭卓 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
■《文二西路 “5·7”交通肇事案》后续
谭卓,1984年9月26日出生,湖南宁乡人,身高1米78。2002年考入浙江大学,担任0203班班长,成绩优异,被评为2006届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毕业后,进入依赛通信公司任研发部工程师。
肇事者父母也出现在追悼会现场
谭卓爸爸:大家不要与他们发生冲突,他们也是孩子的父母
谭卓妈妈:儿子说他喜欢杭州,他的最后一条短信在说安家的事
谭卓女友:我以为这是我们的开始,可我没想到,这是我们的结局
昨天是母亲节。
杭州殡仪馆内,谭卓的妈妈穿着红色上衣,泪流成河。
“我儿子没出事前,我买了这件衣服,我儿子说,妈妈你穿这件衣服肯定很好看。”谭卓妈妈说,“今天,是我儿子的告别仪式,我特意穿上这件衣服给他看。”
另一位母亲,身着黑色上衣,一路呜咽,代表儿子胡斌道歉。几分钟后,她匆匆和胡斌爸爸离开追悼会现场。
纪念堂内,哭声雷动。
昨天上午9点,杭州殡仪馆燃起专为谭卓送行的鸣炮,26响。至少一千个年轻的面庞,不约而同,聚集在此,手捧菊花,默默哀悼。
谭卓,这个26岁的阳光男孩,穿着蓝白相间的T恤衫,安静地躺在花丛中,双目紧闭。如果不是他的额头上还有被撞伤的红色斑痕,看起来,就像睡着了一样。
可是,他看不见,他的父母,一次次哭到捶胸顿足,“我怎么能相信,他才只有26岁啊。”
可是,他听不见,他生前的研发部领导,一次次地为他感到惋惜,“你走得太匆忙。”
可是,他不知道,那么多许久没和他见面的朋友都聚齐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赶来见他最后一面。”
他的领导叶君博士在评价他时说,“谭卓同志工作刻苦,才华横溢,对待同事,情同手足。”
谭卓女友
“怎么办?他以后不能给我打电话了”
昨天上午,在殡仪馆,谭卓的女友小雨(化名)一身白衣,呆呆地望着谭卓的遗体。
在纪念堂正厅,谭卓遗像的正下方,摆着谭卓女友赠送的花圈。上面写着两个字,“安息”。
7日晚,谭卓和同事看完电影后,曾给小雨打了一个电话,当时小雨正在校园里和室友散步。在电话中,她和谭卓说,因为和同学在一起,不好冷落同学一直和他打电话,就挂掉了。
7日晚11点,小雨在电话里向谭卓同事朱先生询问了谭卓的伤情。
谭卓的同事朱先生说,“当时她以为谭卓没什么大事了。”
8日早8点40分,小雨随同谭卓父母一起从长沙飞来杭州。接机的谭卓同事董玲说,“她一下飞机就问谭卓在哪儿,她悄悄告诉我,她特意穿了新裤子和新鞋给谭卓看。”
谭卓公司安排他们住进单位的酒店。在宾馆里,小雨和谭卓父母才惊闻谭卓已经去世。
“谭卓妈妈哭得站都站不稳,小雨一直没有哭,安慰谭卓的妈妈,她说不会的,我们昨天晚上还通了电话。” 董玲说,“她不是不想哭,她是哭不出来。”
8日下午的杭州殡仪馆。小雨穿着一件白色的娃娃衫,上面还有彩色糖果图案点缀,头发简单束成一个马尾,扎着黑色皮筋,可是这个女孩子面色如纸,大大的眼睛没有一点神采。她站在谭卓妈妈身边,不时用手抚摸着谭妈妈的后背。用湖南话安慰着谭卓妈妈,“不要慌,还没见到。”
她还是不肯哭。
8日晚6点,小雨在殡仪馆看见躺在冰柜里的谭卓,终于忍不住,大喊了一声,“啊”,泪水扑簌簌地落下来。
按习俗,在太平间外,要点起香烛,烧纸钱,追思已故亲友。
谭卓的妈妈在火盆旁摆着儿子生前爱吃的东坡肉、红烧鱼、茶香鸡,还有3盒米饭、3杯茶。
谭卓女友在火盆前,不停地烧着纸钱,直至火盆内的纸钱都燃成灰烬,才最后一个起身,咬咬嘴唇,往前快走了几步,扶住谭卓妈妈。
小雨说:“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他和我,我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我以为这是和平时一样的电话。”
小雨手机里存了很多她和谭卓的大头贴,笑容清澈,目光单纯。小雨一边和谭卓同事看着这些照片,一边忍不住问,“怎么办?他以后都不能给我打电话了,上网时再也看不到他给我的留言了。”
小雨说,“他一直在杭州读书、工作,我在长沙,等了7年,好不容易我就快毕业,可以和他在一个城市了,我以为这是我们的开始,可我没想到,这是我们的结局。”
谭卓妈妈
他说他喜欢杭州 他想在杭州安家
5月7日晚6点左右,谭妈妈还在和儿子互发短信,“我给他发信息说,咱们家这里的房价也有点涨了,你在杭州,如果看见满意的房子就买吧,妈妈会想办法帮你攒钱。”
谭卓妈妈说到这儿,有点说不下去,“我儿子给我回信息说,妈妈,我知道你和爸爸不容易的,我自己有点钱,不过可能还要和你和爸爸借点,以后我一定会还给你们的。”
这是谭卓发给妈妈的最后一条信息。
昨晚7点,在电话中,谭卓妈妈说,“我真的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送我的儿子,我要替我儿子谢谢他的同学、同事,还有这么多杭州市民。有好几次,我们打车,出租车司机知道我们是谭卓的亲人,都坚持不要车费。”
“我儿子很优秀,他高考时,考了656分,当时也可以上北大的,北大招生办也给家里打过电话的。”谭卓妈妈说,“可他一定要来浙大,他说他喜欢杭州。当时,他有几个前辈在浙大读书,他非常崇拜他们。”
谭卓妈妈说,“因为我和他爸爸都已经下岗了,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他读高中时,我每个星期给他10块钱零花钱,让他自己买点零食。可等他一个星期回来,10块钱一分也没花,他总说,他知道妈妈爸爸辛苦。”
现在,让谭卓妈妈最担心的是谭卓的爷爷奶奶。“他们都已经80多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我怕他们接受不了。”
“谭卓是奶奶从小带大的,总爱躺在他奶奶的胳膊上睡觉。以前,他奶奶问,‘卓儿啊,奶奶死了你怎么睡觉?’谭卓都说,‘奶奶不会死’。他奶奶怎么也想不到谭卓比她先走了。”
谭卓爸爸
大家不要与肇事者父母发生冲突
昨天上午,在殡仪馆,肇事者胡斌的爸爸妈妈来参加追悼会之前,谭卓爸爸特别嘱咐大家,“他们是来看谭卓的,是道歉的,请大家不要与他们发生冲突,他们也是孩子的父母。”
8日下午,在殡仪馆,谭卓爸爸最先去看了儿子。
出来后,就瘫坐在地上,摘下眼镜,大哭不止,过了一会儿,在亲友的安抚下,勉强站起来,走过去,拉住谭卓妈妈的手。
“对我们打击真是太大了,尤其是她妈妈,断了一辈子的念想。”谭卓爸爸说,“要我们怎么去接受,可能要一辈子。”
谭卓的名字是谭卓爸爸取的,“谭卓是秋天出生的,秋天,艳阳高照,一想就叫谭卓吧,简单,卓而不群。”
“他出生时,脖颈上缠着脐带,我们老家说,这样的孩子长大能做官。”谭爸爸说,“想不到,他只活了25年,26岁还都不到,就走了。”
从8日下午的事故新闻发布会,到8日晚上的烛光纪念,再到昨天上午的追悼会现场,很多人一边哭着,一边断断续续讲起谭卓的故事。
| |
悼念者 |
“我们的谭卓呢?”
朱先生 谭卓生前部门组长
谭卓从到我们公司,就一直和我在一个工作小组。
事发当晚,我们刚刚一起在肯德基吃了汉堡,看了电影《南京!南京》。
10点左右,我突然接到电话说,谭卓出车祸了。当时,我身上有1千多块钱,都带着了,想想,这些钱总够了,最多,他也就是胳膊或腿撞骨折了。
赶到省立同德医院的急诊室时,我问护士,谭卓在哪?
护士脱口而出,“太平间。”
第二天一早,办公室里一位已经做了母亲的同事问:“我们的谭卓呢?”
我都不知该怎么回答,她看见我的表情,转过头,痛哭。
都说好人一生平安,为什么是他?
马永辉 谭卓的大学同学
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没见过他。虽然都在杭州,可是都太忙。没想到,今天见面,是以这种方式。
大学时,他在3班,我在1班,但很多专业课都在一起上。他在我们系里很有名气。
大一那会儿,我们都在紫金港校区,经常一起打乒乓球。谭卓球打得很好,有次和谭卓打球,我赢了。我还很高兴地对别人说,“我赢了3班班长!”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再后来,我又和一个同学打球,他没有谭卓打得好,可我输了。
我知道,是谭卓让着我。
都说好人一生平安,可为什么是他被撞。
给他打电话 他关机
小邹 谭卓的初中同学
我和谭卓是初中同学,都在湖南省宁乡县城西中学129班。初中时,他是我们班里的副班长。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喜欢他,没有一个人和他吵过架。
我们班里,只有我和谭卓两人在杭州。前两天,我和谭卓还通过电话,商量着陪他女朋友去找工作的事。
谭卓菜做得非常好,一个大男孩,日子过得挺省。就是为了能在杭州安家,让父母放心,给他女朋友一个明亮的开始。
8日中午,我和谭卓的湖南同学在网上看见这个消息,给我打了很多电话,让我一定代表我们全班同学过来送送他。
我不相信,马上掏出电话,打他的手机,第一个电话打过去,关机。
第二个电话,再打过去,是一个陌生人接的,他说,“会通知家属的。”
8日晚8点,在谭卓出事故的地点,谭卓的同学和同事相约站在一起,夜幕中,大声呼喊他的名字,反复说,“我们爱你。”直至,泣不成声。
■采访手记
这之前,我从未听说过他。见到他,也只是他的遗像。
那样孩子般的笑容,就那么永远地定格在黑白的相框里。那是一个那样年轻的生命。他曾经如此生动,曾经如此美好,所以,更加让人想念。
事故的惨烈,母亲对儿子捶胸顿足的呼唤。每每想起,真觉得自己也身处其中。
“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让我们,姑且相信。
我无法想象,在母亲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那两个同样年轻的孩子谭卓和胡斌的母亲,正各自经历着怎样全然不同的煎熬?
昨天,母亲节。在夏日的艳阳下,孩子们捧着为母亲亲手挑选的鲜花和礼物,希望在这一天表达自己的感恩情意,但我却始终无法平复自己的心情,拿起电话给家乡的老母亲一个节日的问候。5月7日晚上文二西路的那场惨祸,被疯狂跑车撞飞的年轻生命,以及同样年轻却无情无耻的肇事者,令我在骤然而惨烈的生离死别面前,哀伤而愤懑。我无法想象,在母亲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那两个同样年轻的孩子谭卓和胡斌的母亲,正各自经历着怎样全然不同的煎熬?
谭妈妈,我想对您说的是:请节哀保重,您和您的儿子,都值得人们发自内心地敬重。您没有值得炫耀的身份和财富,却养育了一个阳光帅气、勤奋上进、被人尊重的儿子,尽管他遭遇横祸,英年早逝,但他永远是您的骄傲,永远被同学和亲友缅怀。尽管您有极大的悲愤和谴责的权利,但面对肇事者的父母,您只是说:“我不会打你,我就是要跟你说,我养大这个儿子有多么的不容易……”您的这份宽厚,令所有人动容,也让我理解到,只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才有谭卓这样优秀的儿子。
而胡斌的母亲,我想对你说的是:我为你感到羞愧和耻辱!的确,你应该很有钱,你可以为你的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但你却没有教会他起码的廉耻和责任。你的儿子,当他在城市繁华的道路上耍酷飙车,当他在人行横道上“谋杀”了一个同样年轻的生命,你看到他的惊悸和忏悔了吗?我告诉你,我看到了他的麻木,看到了他的同伴们玩世不恭的骇人嘴脸。当一个年轻的生命蜷缩在文二西路昏黄的路灯下,我听到你对着围观的镜头在说:“他年纪还小,你们手下留点情……”之后,我看到的是你的儿子被急匆匆地保释出来,而谭卓的身边始终没有看到你的身影。请问,这就是你选择承担责任的方式吗?胡斌今天酿成的悲剧,为人母者,你,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母亲节里,谭妈妈在殡仪馆和她的骨肉作最后的告别,我们惟愿您能从巨大的悲恸中早日寻到一丝安慰,勇敢而阳光地生活下去,这应该是对谭卓最好的告慰。而胡斌的母亲,希望你能够从此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儿子,在帮助他坦然地承担起责任后,做一个有教养的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