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厦门五月十五日电 为期八天,有八千多名台胞参加的海峡论坛十五日开始在福建举行。自古以来,闽台关系源远流长。二00五年五月,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闽台两地“五缘”的概念并加以诠释: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
地缘:闽台地缘近,往来便捷,两地空中直航只要半个小时,海上最近距离仅六十八海里,交通成本相对较低。
血缘:闽台两地血缘亲,台湾八成民众祖籍福建。现在每年有六十多万台胞来闽,在闽台属超过八十万人。
文缘: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在台湾有着广泛影响,每年有大批台湾同胞来闽朝拜祈福、寻根谒祖。
商缘:闽台商缘相通,商贸往来历来密切,即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是“人不通船通,商不通货通”。现在,台湾是福建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闽台贸易额累计已超过五百三十亿美元,在闽台资企业达到九千多家,按验资口径累计吸引台资一百零六亿美元。
法缘:闽台法缘相循。从宋朝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到一八八五年台湾单独建省之前,台湾一直归福建管辖,一八八五年台湾建省,仍称“福建台湾省”,依然同福建保持着教育、行政、财政等方面的关系。
福建省近年来发现了不少关于“五缘”的文物资料。
基于“五缘”优势,闽台之间产业对接不断深化,闽台的机械、电子、食品等行业呈现全面对接的态势,形成了一批台商投资的产业聚集基地;闽台农业合作也持续升温,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已覆盖全省,福建成为大陆承接台湾农业岛外发展的主要区域。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