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韩国力避卢武铉之死引发社会动荡(图)

2009年05月28日15:4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5月23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东南约430公里处的梁山,前总统卢武铉的棺材被抬出医院。韩国法务部长官金庆汉当天发表声明,宣布结束对前总统卢武铉涉嫌受贿的有关调查。他说,有关卢武铉的死亡原因和经过,警方和检方正在进行调查,将尽快查明真相,向国民详细报告。新华社/路透

  新华网首尔5月28日电 (记者姬新龙)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5月29日在首尔市的景福宫举行。卢武铉于23日留下“不要怨恨任何人”的遗书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一悲剧深深刺伤了韩国国民的心,也引发了围绕卢武铉死因的争论。韩国政府希望通过举办隆重的葬礼,使卢武铉之死成为国民加强团结、共克时艰的契机,但不同意见却认为,真正实现社会和解“要以加害者的真诚道歉为前提”。

  社会情绪对立

  韩国媒体认为,卢武铉以极端的方式告别人世,这完全是由于他心理压力过大所致。一方面,卢武铉一向提倡廉洁,但自己家人却收受商人钱款,这对于有“洁癖”之称的他来说难免自责;另一方面,他对检察当局的“羞辱性”调查感到压抑,觉得前途艰险,缺乏抗争的勇气,只好一死了之。

  卢武铉死后,韩检察机关迅速宣布结束对卢武铉涉嫌受贿一案的调查,但仍未幸免韩国媒体和民众的批评之声。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韩国大检察厅厅长林采珍23日当天就向法务部长官金庆汉提交了辞呈。但据媒体报道,金庆汉退回了林采珍的辞呈,认为他应该“收拾局面”。

  卢武铉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互联网上“热爱卢武铉的人民集会”主页的访客一时间爆满,甚至导致服务器瘫痪。大多数网民称他为“勇敢的斗士”、“同政治圈恶魔斗争的晨星”。一些民众还自发在首尔市中心的德寿宫大汉门前设立灵堂。

  与此同时,很多人批评现政府将卢武铉“虐待致死”,更有人在灵堂旁边发起了对现任总统李明博的弹劾签名运动。

  据媒体报道,在卢武铉的老家庆尚南道金海市峰下村,目前已有超过80万人前来吊唁。这里也发生了多起村民粗暴对待被认为对卢武铉不够友好的吊唁者事件。国会议长金炯旿在村口受到阻拦,还被泼水和遭到辱骂,只得在凌晨“偷偷凭吊”。前大国家党代表朴槿惠和先进党总裁李会昌也未能凭吊,中途折返。

  李明博总统曾有意亲自去峰下村吊唁,但卢武铉遗属方面表示,由于当地村民情绪激动,对前往吊唁的执政党和政府人士不太客气,“恐难控制局面”。李明博送去的第一个花圈遭到民众毁坏,他只好又送去第二个。

  媒体敲响警钟

  连日来,韩国主要媒体纷纷发表文章,对卢武铉之死带给韩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敲起警钟,谨防社会出现动荡。

  韩国联合通讯社的评论指出,前总统卢武铉的死亡是“国之不幸”,“绝不能坐视朝野党派以此来争权夺利”。

  《中央日报》发表社论说,谁也别想从政治上利用前总统之死。无论对前总统的调查演变成对前政权的攻击,还是将悲剧的死亡扩大为对现政权的攻势,都是反对历史正常前进的行为。

  《韩民族》报则在社论中说:“卢武铉前总统敢于以自身与韩国社会固定观念和禁忌作斗争,他为改变韩国社会的既得利益层结构作了持续的斗争。卢武铉是韩国社会的非主流,他的悲剧正源于此。”社论指出,卢武铉任内任后,都遭到了保守势力和保守媒体的猛烈攻击。“卢武铉之死,再次证明了韩国社会主流的城墙是何等坚固。”

  政府力求稳定

  随着卢武铉葬礼的临近,一些地方出现了同情卢武铉、批评政府的声音,甚至抗议政府的行为。韩国媒体认为,如何引导社会情绪,避免政局形势恶化,是韩国政府和朝野政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韩国多数政界人士认为,考虑到卢武铉死亡这一事件具有潜在爆发力,今后的政局难以预测。目前政坛各党派人物都是向死者表示哀悼,很少有人将话题引申为政治性话题。

  据报道,执政的大国家党高级官员表示,该党现在一方面担心民众把对政府的怒火发泄到执政党身上,另一方面也担心在野党会趁机向政府和执政党发难,更担心会影响今年10月议会补选的选情。

  在野的民主党尽管在卢武铉接受调查时期曾大鸣不平,但事实上,民主党与前领袖卢武铉的关系比较微妙,目前也十分谨慎。党内高官表示要求党内自我克制,避免授人口实。

  目前,韩国政府正在积极筹备为卢武铉举行高规格的葬礼,让更多的国民来悼念他,以化解怨气。但有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在葬礼之后一些民众将举行较大规模抗议政府活动的可能。

  出任葬仪委员会共同委员长的韩升洙日前表示,卢武铉前总统一生追求国家发展和社会团结。绝不能因为他的死而出现社会混乱、国政疏漏。在当前形势下,团结最为重要。

  一些媒体发表文章指出,以卢武铉之死为契机,政府和朝野政党应各自躬身反省,谋求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并对一些过激行为予以批评。

  但《韩民族》报27日发表的社论说:“谁也不反对和解,谁都不希望卢前总统之死引起新的纠纷和混乱”,“但真正的和解要以加害者的真诚道歉为前提”,“加害者不愿认错而要与被害人和解,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