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抗战老兵回乡路

2009年06月09日00:1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抗战老兵回乡路

  引子:

  67年前的3月,十万中国远征军从云南畹町走出国门,抗日救国。67年后,这些流落异乡他国的中国军人,在包括《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内的众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从这里回到祖国。

  对历史的尊重,表现在对那些当事者个体的尊重。

  从2007年起,《瞭望东方周刊》多次关注流落在缅甸以及云南边陲的中国远征军老兵。

  2009年5月30日16时15分,9名中国远征军老兵列队跨入国门,走上了回国寻亲之路。从那一刻起,他们无时无处不在享受着尊敬和礼遇。

  回家日记

  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显示出对这些老兵的尊重

  《望东方周刊》

  记者孙春龙 | 缅甸、云南报道

  2008年4月,在云南腾冲至缅甸密支那的公路(原二战时的史迪威公路的一段)全线开通之际,《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深入缅甸北部重镇密支那,无意碰到了在此生活的89岁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李锡全。李锡全告诉本刊记者,他从1938年参军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而且和湖南老家没有一点联系。

  采访结束后,本刊记者立即通过网络及当地媒体,为李锡全找到了失散70年的亲人,并于2008年10月在湖南当地媒体的帮助下,将李锡全接回国探亲。

  在那次的采访中,本刊记者了解到,在缅甸,还有多位流落异乡的远征军老兵,他们当中,有好多人和李锡全一样,与家人断了音信,或者因为经济窘迫,难以回国。

  2009年初,本刊开始筹划大篇幅报道流落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就在此时,反映那段历史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开始热播,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远征军的惨烈故事。

  3月初,本刊记者前往缅甸仰光、曼德勒等地,采访了十多位中国远征军老兵,并通过当地华人华侨,搜集了20多位依然生活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的信息。随后,《瞭望东方周刊》以《我们的老兵》为题,报道了流落缅甸、云南边境的中国远征军老兵的景况。受访的老兵,几乎每一位都向本刊记者发出了迫切的声音:我想回家。

  3月23日,北京

  今天,搜狐邀请我去做一个访谈,内容是关于中国远征军。

  我在谈到老兵陈华的故事时,看到主持人的眼中也闪着泪光。

  陈华是我在仰光采访到的一位老兵,原籍四川,1938年当兵时,他的老婆正有身孕。陈华将老婆安顿到内江的娘家,告诉她,等一两年打完仗后,他就回来接他们回家。但这一走,就是50多年。直到1990年3月27日,一位缅甸的华侨突然找到陈华,转交给他一封信。打开信,陈华竟然发现这封信是他的儿子写给他的。

  当年离家时,儿子还在妻子腹中,如今却已年过半百。

  原来,这位华侨到云南边境做生意时,碰到一位在昆明工作的四川人,说他的父亲叫陈华,50多年前当兵后音讯全无,多年来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父亲的念头。他托这位华侨到缅甸帮忙找找自己的父亲。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韩天海的,也是四川人,打仗时被俘,部队以为他早已牺牲,据称在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里,还有他的墓碑。

  访谈结束时,我透露了谋划已久的一个想法––––接更多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回国。

  4月16日,北京

  整理了一下居住在缅甸的老兵的资料,发现还有5位老兵没有找到亲人。我将相关资料和图片贴到了网上。五位老兵分别是张富鳞、韩天海、刘召回、钟云清、李广钿。

  印象最深的是刘召回。记得3月份在曼德勒采访时,我给了每位老兵300元钱。就在我们启程前往机场回国时,当地一位华侨突然带来了一位老人,说他也是老兵,听说共产党给他们发钱了,就从腊戌的老家赶来。

  初看他的样子,实在难以和远征军战士联系起来––––又瘦又矮,见了陌生人也不敢多说话。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对他进行深入采访,只是给了他8万元缅币(约合人民币600元)。我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突然大声告诉我:“我想回家”!

  似乎担心时间不够,他的语速越来越快,以至于我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说到最后,刘召回掏出了用方便面袋子包裹着的一张纸,纸已泛黄,上面写的是缅语,还贴着一张一寸的照片。这是缅甸政府在上个世纪50年代发给他的外侨证。连随同的华侨看到这个也感叹,刘召回至今还没有加入缅籍。

  4月27日,北京

  为老兵寻亲进展顺利,截至今天,已经有两位老兵找到了家人,分别是刘召回和钟云清。

  钟云清在广西的家人已经打国际长途和他取得了联系,但刘召回家里没有电话,家人一直无法和他联系。刘召回在四川岳池县的弟媳给我打了几次电话,又激动又着急,我告诉她,我会想办法尽快和曼德勒的朋友联系,让刘召回给家里打电话。

  此外,广西贵港一位远征军后代托我找他在缅甸的爷爷,我打电话给当地的朋友,竟然找到了,不过这位远征军老兵已经去世。

  我在网上继续发帖:《跪求各位继续关注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为还没有找到家的几位远征军老兵完成心愿。有朋友说我用“跪求”两个字太过了,我回答说,这是我的真实想法,因为时间对于这些老人来说太紧张了。3月份赴缅甸采访时,本计划采访在东吁的老兵杨伯方,但去了才知道,他1月刚刚去世。

  4月28日,北京

  为了加快为老兵寻亲的速度,今天联系了《云南信息报》副总编王雷,希望他们能报道云南宣威籍老兵李广钿寻亲一事。

  王雷安排了一位记者和我联系,这位记者告诉我,李广钿已经于今天入境,明天就可以到昆明了。正在我诧异时,他告诉我,今天早上他们接到了云南一位自由撰稿人的电话,这位撰稿人采访过李广钿,说是李广钿早上一个人到了边境,因为手续不全,被拦在了检查关卡,无奈之下,李广钿向这位自由撰稿人打电话求助。后来在《云南信息报》的协助下,李广钿顺利入境并启程前往昆明。

  这位记者告诉我,看到李锡全回国探亲后,李广钿有些急了,就自己回来找家了。听了这些,我突然有些愧疚。

  此外,我又找了山东《齐鲁晚报》的同行,请他们在报纸上报道一下张富鳞找家的消息。

  4月29日,北京

  《齐鲁晚报》记者韩适南传来好消息,他们报纸今天刚刚刊发张富鳞的信息,就有乡亲帮他找到了在济南的外甥女。5位老兵,除韩天海外,都找到了家,接老兵回国探亲的活动可以启动了。

  更凑巧的是,今天见到了来北京出差的任永敏。任是陕西扶贫培训集团的董事长,这是一所以科技扶贫育人为宗旨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年招收学生上万。我给任总说了准备接远征军老兵回家的事,没想到任总主动表示,愿意赞助老兵及其亲属回国寻亲的所有费用。

  5月21日,瑞丽

  今天到瑞丽,认识了瑞丽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陆燕,希望老兵入境时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除此之外,我还提出老兵入境时能否在口岸搞一个仪式,边防武警可以行个军礼,以及给老兵献花等。之所以这么想,是我觉得这次的活动一定要搞得光明正大,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显示出我们对这些老兵的尊重。

  陆燕当即表态全力配合,随后又带着我去见了瑞丽市委副书记卫岗,卫副书记提出,老兵入境可以放在畹町口岸,当年他们就是在这里走出国门保家卫国的。卫副书记还表示,市里还会安排一次欢迎晚宴。

  晚上,打电话给缅甸曼德勒的远征军及后裔联谊会的副会长王玉顺,询问老兵经明清是否有进一步的消息。经明清是居住在缅印边境克里谬的一个老兵。王玉顺说,经过多个朋友打探,已确认经明清的身体还不错,只是和江苏的家人还没联系上。我立即将这个消息转给《现代快报》的同行,希望他们能帮经明清联系家人。

  5月23日,昆明

  地方媒体对此次活动的支持力度很大。《现代快报》记者刘向红说,他们拿到经明清的信息后,实地寻找无果,又找公安协查依然无果,最后在报纸了发了一个400字的小稿子,结果一下子就找到了经明清的外甥。

  我立即将此消息告知王玉顺,让他立即通知经明清到曼德勒。有些事情,对于媒体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是难上加难。

  5月27日,昆明、曼德勒

  经过多天的筹备,今天终于要启程前往缅甸迎接老兵回国了。

  早上还没睡醒,接到了刘召回在四川的亲人的电话,问我是不是在骗他们,难道真要接刘召回回国?我就说你等着,看到活人再说我是不是在骗你。

  启程前,突然接到张望老师的电话。他是一名华侨,多年来一直注意收集老兵的资料,参与编著了《远征路上话今昔》一书,在此次活动中任顾问,协助收集老兵的相关信息。

  张望老师说,他这一两天收集到两个信息,一是原籍河南的老兵张浩东还没有找到家人,二是已故的四川籍老兵黄成山的后人希望能找到国内的亲人,以便日后回国祭祖。我立即将这两个信息贴到网上,希望等我们回国的时候能有消息。

  在机场接到高飞的电话。高飞是云南普洱德福经贸公司的董事长、云南对缅贸易企业协会副会长,也是此次活动的总顾问。前一天,他已经飞抵缅甸打前站。他说,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对此事很是支持,愿意为老兵回国寻亲提供一切便利。

  一个多小时后飞机就抵达曼德勒,在机场,竟然看到老兵林峰前来迎接。林峰见到我,激动地说,没想到,你们真的来接我们回家了。

  5月28日,曼德勒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联络回家的老兵。在曼德勒有7位,据王玉顺讲,目前有4位老兵不想回国––––张富鳞、张家长、朱长江、韩天海。

  一大早起床后,先去了张富鳞家。张富鳞听找到了亲人,竟然试图从躺椅上坐起来。因为骑单车摔过一跤,他的两条腿已经不听使唤了。接着,他又问他的妹妹是否还活着,未等我回答,他接着说肯定都死了。问他是否愿意回家时,他说不想回。我告诉张富鳞,这次回国和以往不一样,会给他们安排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他这才说,他的腿实在走不动了,害怕回去了就再也回不来。

  在墙角,斜倚着一块黑色的墓碑,上面竟然刻着张富鳞的名字。张说,那是他为自己准备的。

  因为张富鳞家里没有电话,虽然已为他找到了国内的亲人,但双方还一直没有联系。高飞拿出手机,准备联络张富鳞在山东的亲人,让他们通话。但拨打了多次,均因当地网络太差没有拨通。

  临走时,我给张富鳞留下了10万元缅币。这是任永敏亲自交代的,所有能回家的老兵,费用他们都承担,不愿意回家的给留一点慰问金。

  随后我们又去了张家长的家。王玉顺说,张家长本来答应回国,但又反悔了,原因是身体不适。我问了几次,张家长才说出实情,他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不好,回乡后会被人瞧不起,尤其在他们广东陆丰那个地方。

  朱长江是一位特殊的老兵,目前在一座寺庙里当和尚,见到我们很是高兴,但对往事一句话也不愿意谈,也不承认自己是远征军。在谈到是否愿意回老家安徽看看时,他坚定地说入了佛门,就不谈家了。

  韩天海比我3月份看到的状况更差,走路需要有人扶着,说话也不利索了。但看到我第二次来访,还是很高兴。

  晚上,我们在一家酒店举行了一场欢送老兵回国寻亲的晚宴,当地华人华侨近60人参加。当我用麦克风告诉现场的人,我们要接这些老兵回国寻亲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5月29日,曼德勒、昆明、瑞丽

  缅甸时间上午8点(北京时间9点半),经明清、王之平、林峰、钟云清等4名老兵及他们的家属从曼德勒启程。车子是在当地租用的一辆最好的中巴车。因为考虑到路途太辛苦,安排他们在腊戌住一晚上,明天再启程进入中国。一路上经过的腊戌、胶脉、木姐等地,将有刘召回、王子安等几名老兵加入回国寻亲队伍。

  启程时,一位陌生的中国人好奇地问我们在做什么。我实情以告,对方很坦诚地说,他是中石油驻缅甸曼德勒项目办的,老兵返回缅甸时,他们愿意免费提供车辆。

  5月30日,瑞丽、畹町口岸

  早上起来就开始拨打王玉顺的手机,怎么都拨不通。原计划北京时间下午两点就在畹町口岸举行欢迎仪式,看着马上到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心里很是着急。

  终于在13点10分,王玉顺打来电话,已抵达畹町对面的缅甸九谷。

  16时15分,9名老兵在亲属的搀扶下,列队走过畹町桥。中国一方,两名武警以标准的军礼向他们致敬,而这些老兵也还以军礼。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瑞丽市政协主席岩板、瑞丽市委宣传部部长尚丽霞等领导前往现场迎接。

  随后,老兵们参观了当地的南洋机工队纪念碑,并在纪念碑前接受了小学生的献花。

  当天晚上,瑞丽市组织了一场隆重的欢迎晚宴。

  5月31日,瑞丽、昆明

  上午,去瑞丽市公安局为老兵办理通行证,公安局长很热情,专门叮嘱外管科的同志,对老兵回国探亲的手续能简就简。

  办好手续后,订了晚上7点飞往昆明的航班,这才想起晚上在昆明接机的车辆还没有安排,马上打电话给王雷。这次活动因为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好多事情没法提前安排,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6月1日,昆明

  9:30,由《瞭望东方周刊》组织的中国远征军回国寻亲团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就在会议召开前几分钟,接到了云南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外管科的同志打来的电话,对方表示,这次老兵回国的手续特事特办,并表示,如果老人们行动不便,可以不用去办证现场。

  新闻发布会开始,老兵入场,参会的记者全体起立鼓掌欢迎。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新闻发布会进行中,《南方都市报》记者袁小兵称,老兵张浩成在河南的家,已在媒体报道后找到。

  16时25分,老兵刘召回第一个坐上了飞往成都的航班;16时50分,老兵林峰坐上了飞往广州的航班;17时10分,老兵王子安坐上飞往广州的航班;20时55分,老兵钟云清坐上了飞往南宁的航班⋯⋯

  6月3日,北京

  《成都晚报》的记者打来电话,最后一位未找到家的老兵韩天海在四川的亲人,已经找到。■

(责任编辑:梅智敏)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