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罗京是业务标杆 辞世也许是一个时代结束(组图)

2009年06月11日00:2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6月5日14:30,因病逝世的央视著名主持人罗京灵堂布置完毕,接受社会吊唁。 中新社发 李学仕 摄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罗京等人出现在《新闻联播》,与电视和电视节目开始在中国家庭中的普及正处在同一时间,“赵忠祥那批人当年没有罗京他们红,李梓萌这批新主播也不可能再达到那样的影响力”

  本刊记者/唐磊 杨涵舒

  他带走了人们熟悉的印象、声音记忆。

  他业务水平出色,被当做新闻播音的标志和象征固定下来,26年职业生涯没有尝试新的风格。


  淋巴癌扩散并发症引起心力衰竭,2009年6月5日7时5分,《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去世。

  高规格送别罗京

  6月7日19时50分,罗京灵堂——解放军307医院采供血中心大厅外,仍有五六十名群众驻足,能零星听到相机快门声。央视工作人员和医院员工开始将花篮搬进厅内。

  20时,大厅的玻璃门关上了。罗京的追思会结束,比预定时间延迟近两个小时。

  约20时10分,罗京治丧委员会发言人郎永淳对在场的媒体说:“截止到今日下午6点,这三日总计有4600名群众来到吊唁现场,表达对罗京老师的思念之情。今日追思会将正式结束……罗京遗体告别将于11日上午9点在八宝山举行……”

  央视的工作人员最先知道并确认罗京去世的消息。早8时刚过,下早班的同事就开始在办公室里布置灵堂。很多当天没班的人也来到单位。大家把播音组的化妆间空出来,衣柜被白布盖住,墙上挂着罗京的遗像。

  5日11时,医院实验楼底层的采供血中心被临时改造成罗京的灵堂。央视新闻中心主播郎永淳应媒体要求数次介绍情况。后来多数现场央视工作人员统一着黑色T恤。

  之后两天双休日,除了罗京身前的同事,许多老百姓也自发来同罗京告别。

  郎永淳表示,罗京11日的追悼会,央视将给予最高规格,届时央视台领导和各中心领导都会去送罗京最后一程。

   所有播音员的业务标杆

  2008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组的同事和正在养病的罗京聚餐,大家都觉得罗京胖了,不像是在生病。有同事开罗京玩笑:“(你说在养病)是不是累了,不想上班了。”罗京笑着说,再恢复恢复体力,希望春节前回去上班。

  2008年8月31日,罗京主持完《新闻联播》后,从荧屏消失。9月,媒体报道了罗京患病的消息。

  罗京先是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化疗,2009年2月7日从肿瘤医院转到解放军307医院,经国内专家会诊,2月9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3月发现淋巴肿瘤消失。正当家人朋友们刚放下心来,6月1日病情突然恶化。4天后不治。

  “我们难以接受,因为太快了。我们从心里排斥这件事。”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播文静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198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的罗京,在中国内地所有播音员眼中都是一个业务标杆。在央视,几乎所有最重大、最难的新闻播报都由罗京担当。

  一次两会期间,直播中的《新闻联播》要播报大量即时完成的新闻稿。那天编导蹲在主播台下,将稿件一张张递给罗京的搭档李瑞英,因为临时的稿件,内容比平常“乱”,李瑞英大概看一下文字中有没有特别不通顺的地方,递给罗京,罗京一张张地念,口播稿件十几页。导播间聚集了台里很多领导,大家心都悬着,怕罗京出错,虽然都知道出错是正常的——即使播音员在充分备稿的情况下,连续口播十几页稿件也难保不出差错。最终罗京未出丝毫差错。

  很冷面、距离感极强、不怒自威、肯定要仰视,这是刚进播音组的同事对罗京的印象。

  时间长了,会发现罗京总带着浅浅的笑,话不多,从来不会和一群人长篇大论。刚进组的年轻人看到罗京在开玩笑,会说“罗京老师,你还会开玩笑啊”,然后“没大没小”地凑到他跟前。

  央视新闻中心播音组有三十多人,罗京很少和大家出去吃饭唱歌。由于节目搭档合作、节目时间的关系,播音组并不是所有的播音员都和罗京熟络。“他言语不多,但他心里永远都有数。”主播文静说。

  2004年以后,罗京升任播音组副组长、中央电视台新闻编辑部副科长。在组里,罗京副科长的评论永远都是淡淡地一句话,比如“语速太快了,有点听不清”“手势有点太多,会不会分散观众注意力”“早晨的节目,衣服颜色太深是不是看着不舒服”等等,说完就走掉了。“他不会说"我们来谈谈业务",可能不想给我们压力。”一位主播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但这样淡淡的一句话,能点醒人,组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被罗京关注。”

  如果谁在节目中出“事故”,接到的第一个电话通常是罗京打来的,电话那头没有安慰,没有批评,只淡淡的一句:暂时哪都不要去,可能要开会,安心在家呆着。

   一个时代的记忆

  罗京在台里是出了名的好人。灵堂外面悲伤的中老年人觉得罗京是他们最熟悉的人之一,虽然不曾相识;在网上跟帖的年轻人都说,他们几乎是听着罗京的声音长大。

  罗京踢球、唱京剧、唱周杰伦的歌,被民众看作新鲜事——原来播《新闻联播》的主播也会这个。这加深了民众对“国脸”的亲切感。

  2008年12月,因胃癌去世的陈虻也曾让中国新闻界悲伤,作为《东方时空》的制片人,陈虻对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有着更大影响。但普通民众认识他的不多,他英年去世的消息并未引起社会太大的触动。

  从1978年开始,《新闻联播》已逐渐成为中国内地新闻的一个代表和权威。1983年开始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的罗京,他的嗓音、面孔是这个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京等人出现在《新闻联播》,与电视和电视节目开始在中国家庭中的普及正处在同一时间,由于节目的稀缺和资源的垄断,《新闻联播》当时的收视率能达到40%。”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徐舫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赵忠祥那批人当年没有罗京他们红,李梓萌这批新主播也不可能再达到那样的影响力。”

  很多人把罗京去世和“《新闻联播》是否会改变”联系在一起。徐舫州说:“播音员对于新闻节目走向并不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只不过他们处在一个出头露面的位置上。尤其是《新闻联播》这样,连主持人换穿中山装也曾引起猜测的节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10多年来央视新闻节目最大的调整即将来临。

  一些业内人士承认,罗京去世,就代表一种播音风格时代的结束。如果真改版的话,属于罗京的那个《新闻联播》时代也将结束了。

  1977年恢复高考后,薛飞和杜宪等人成为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第一批录取的学生,罗京、李瑞英都是79级播音班的成员。播音主持这一专业只在中国存在,在国外并没有这样一个专门的学科。

  和主要通过内部选拔产生的“第一代”播音员们相比,罗京等人受过正规的播音专业培养,对于新闻的播报更加规范,也不提倡个人风格和情绪的体现。罗京们字正腔圆和正襟危坐的播报特点,则由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延续而来,这一风格一直变化不大。

  随着观众品位变化和电视节目的发展,记者型、评论员型的主播逐渐受到欢迎,主播以“说”的方式播新闻,时常和观众进行观点互动。

  有观众质疑罗京们没有这本事,只能播《新闻联播》,罗京们也从没辩白过。但在央视新闻中心播音组内部,大家认为“说”新闻并不很难,但上《新闻联播》就不是谁都行的。

  罗京在后来会交代新来的主播,多看看采访,跟着下去跑跑采访,以便他们更快适应新的播报形式。但罗京从未有机会以这种播报方式出镜。
[1] [2] [下一页]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