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张德广谈上合组织峰会和金砖四国首次正式峰会

2009年06月17日10:5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2009年6月17日,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俄大使张德广做客新华网

  访谈实录嘉宾简介视频

  精彩摘要:

  1."上海精神"用汉字讲就是20字: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道路、不同的文明不是对话的障碍,应该互相尊重。现在提出经济上互鉴,没有尊重何来的互鉴。我们的目标是谋求共同发展,大家一起繁荣,共同发展。详细

  2.金砖四国不仅有经济上的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这是发展中国家群体崛起的一个标志。金砖四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异军,这已经成为事实。金砖四国发展势头很好,在全球经济当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金融是金砖四国很重要的合作方向,专家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讨论,形成共同的观点、共同的主张、共同的声音,这有利于金砖四国,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详细

  3.第一次胡锦涛主席会见我们秘书处的领导,我作为秘书长参加会见,会见的排列顺序是,中国领导人,后面还有唐家璇国务委员、李肇星外长以及其他领导,这边是秘书处,我是第一位,完全像国际组织接待外宾一样的格局,中中央电视台做了全程报道。胡锦涛主席对上合组织秘书处很关心,问我们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我讲了一些话,并代表秘书处、代表上合组织感谢胡主席、感谢中国政府,特别是中国外交部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这个话讲完以后,很多人给我打电话说你这个话听着很别扭,你怎么成为老外了。详细

  4.美元继续"一钞独大"对美国也不利,不灵活的金融体系会拖累全球经济。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做一些变革,对大家都有好处,应该用双赢、共赢的观点来观察这个问题。只要一提改变美元"一钞独大"的状况就认为是针对美国,这是一种旧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不正确的。国际货币多元化是迟早要发生的大趋势。详细

  5.中俄关系已经上到一个新的层次,这个层次不仅仅是要加强展开双方合作,而是把两国关系放在全球范围之内,放在更大的战略平台上来,立足点高了,视角也就不同了。两国反对单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多边主义的方式通过谈判来解决国际争端。无论是对我们两国,还是对全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来说,中俄关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详细

  6.俄语既然要学就要把它学好,不要满足于一知半解。现在懂俄语的有很多人,缺的是什么?高端人才。俄语人才是很需要的。 详细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感谢您关注新华网国际访谈。今天我们将把目光投向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胡锦涛主席刚刚在那里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金砖四国"首次正式峰会,今天的访谈将围绕这两个峰会展开。我们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很多网友非常熟悉的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俄大使张德广先生。

  2009年6月17日,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俄大使张德广做客新华网

  主持人:张大使,今天您是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的身份来参加访谈的,有些网友可能还不太了解您领导的这个基金会。请您先简要介绍一下该基金会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和中国外交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好吗?

  张德广:首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不是一个金融组织,它跟我们通常在生活当中所说的基金会不是一回事。它是一个研究国际问题的基金会,是由学者、国际问题专家组成的,成立于1999年,今年是成立十周年。业务归外交部领导,在民政部注册,现在有会员250人左右,其中有100多位前驻外大使,他们都是资深大使,也是研究国际问题的专家。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以及南京这些主要的研究国际问题机构里的知名高端专家,大约有100多人。参与我们学术活动的有400多人。

  去年以来,我们成立了11个研究中心,例如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中心涵盖了我们国家知名的经济问题学者;能源与外交研究中心,能源是现今一个热门话题;生态安全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包括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除此以外,还有针对地区的研究中心,比如欧盟研究中心、亚太研究中心、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战略研究中心、非洲、拉美、对中东等地区都设立了研究中心。这11个研究中心立足中国,放眼全球。

  我们是公募基金组织。基金会根据民政部批准的章程从国内、国外筹集资金,用这些资金促进学术问题的研究和交流。我们在国内开展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出版各类研究成果,同时也向中国政府提出我们的参考意见和建议。我们的学者在各个学术报刊发表文章,在电台、电视台演讲。比如华黎明大使,只要谈伊朗问题,他就会出现在电视上。还有武东和大使,他是研究朝核问题的专家。

  6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出席。这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和主席国客人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主持人:代表网友祝愿您领导的基金会不断取得新成绩。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金砖四国"首次正式峰会刚刚落下帷幕,您怎样评价这两个峰会取得的成果?

  张德广:我非常关注上海合作组织这次峰会和金砖四国第一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已经是第9次召开了,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已经走过8年不平凡的经历。上合组织在8年当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作为参与者之一,在上合组织成立之初,我的感受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组织,但是国际上对它不是很熟悉,也不看好这个组织的发展前景。很多西方国家认为,这个组织的成员国无论是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还是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很难有什么合作成果。现在回头看这8年,我们再评价这次峰会的时候,会发现它已经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就,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多边多领域合作的区域合作组织,在本地区发挥着维护地区安全与和平稳定的重要作用,同时在促进这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

  在当前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情况下,举行这次峰会在帮助成员国克服金融危机,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尽快取得经济复苏,以及如何评估应对地区安全形势,采取措施以创造更好的和平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加强地区安全,维护地区和平方面,本次峰会签署了《反对恐怖主义的公约》。这个文件是继2001年6月15日成立之初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打击三股势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2001年的文件是宣示一个政策和目标。在全球范围内,上海合作组织是首个宣布要联合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一个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其后,各种组织都先后宣布要采取联合行动打击恐怖主义。公约指明了上海合作组织今后的一个优先的方向,就是注重保护这个地区的安全,打击三股势力(注:三股势力是指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这次又签订了反对恐怖主义的公约,解决了很多具体的法律问题。我们要进行有效的反恐,在上合范围内做好这个工作,提高效率,提高反恐能力,这个文件为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意义重大。

  在经济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宣布向成员国提供100亿美元的金融贷款。现在,各个成员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打击,这个措施是中国对成员国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国同时宣布在近期派出经济贸易和投资促进团到成员国商谈有关合作。我认为这都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这次金砖四国领导人是首次会晤,过去都是部长磋商。"金砖四国"确实是全球瞩目的一个新现象。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也很关注金砖四国的发展。去年我们就看到,金砖四国不仅有经济上的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是发展中国家群体崛起的一个标志,发展中国家经过冷战时期走到现在,不断在发展,面临的挫折很多,干扰也很多,有来自内部的,也有来自国际的。

  最近几年全球化发展迅速,对发展中国家是挑战,也是机遇。整体来讲,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了。金砖四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异军,这已经成为事实。

  金砖四国的说法是8年前美国高盛公司一个首席经济师奥尼尔提出的,在当时提出时,很多人不赞同。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这四国的全球货币储备已经占了40%多。而且金砖四国是4个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国。虽然,它们在全球GDP比重中占的不是很大,但是GDP增长贡献达到60%多,这是全球经济复苏,可持续发展的象征,具有火车头的作用。

  过去世界经济的格局是向西方发达国家一头沉,现在出现了另外一头,金砖四国发展势头很好,在全球经济当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是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还是从全球政治的变化角度来看,这四个发展最快、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的元首首次在叶卡捷琳堡聚会,是十分值得关注的。

  
  6月1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晤。这是胡锦涛主席和巴西总统卢拉、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合影。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主持人:听了您对金砖四国峰会取得成果的评价,让我想起一位网友的评论说,此次"金砖四国"首次举行正式峰会是要向世界表明:"金砖四国"已不再是纸面上的文字游戏或统计学上的虚拟概念,四国将要开展实实在在的政治经济合作。您同意这位网友的观点吗?请您对"金砖四国"合作前景做个展望。

  张德广:我认为这位网友的看法很正确,很有远见。这四个国家人口几乎占到全球的一半,面积很大,资源相对来讲也是很丰富的。所以我坚信,这四国的合作有着非常光明的前途,前景非常广阔,潜力也很大。当前最重要的,首先是怎样通过合作尽快形成一种机制共同克服金融危机,以最快的速度赢得经济复苏,率先在全球经济当中创造一个亮点。这是摆在四国面前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我相信,这次会议之后,机制就会慢慢建立起来,会晤会慢慢机制化、常规化,讨论问题也会更有计划、更有步骤,更加深入,成果也会更加具体。

  "金砖四国"是国际政治当中的新现象,但是不能把它看成是封闭的集团。现在国际社会多极化,有人担心金砖四国会不会形成一个和发达国家对立的集团,我不这样认为。虽然不能说过去西方一统天下,但全球经济就靠它,它来决定经济政策是什么样的,制度是什么样的,体系是什么样的,当时决策权主要是在发达国家,在富国,在七国集团。现在这个状况情况变了,各国经济实力、经济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各国都要与时俱进,改变思维,不能固守原来的状态。

  例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发言权、决策权,显然不能是发达国家说了算,要发生改变,这是很自然的事情。金砖四国要持有更多的证券,现在俄罗斯、中国、巴西都有这样的愿望。情况变化以后,毫无疑问,它们的发言权应该增大。胡锦涛主席曾表示,中国主张建立一种平衡的国际经济体系,一种包容性更强的经济体系,发展中国家要提高发言权。我觉得这些要求都是非常正当的。当然,这不是说要同西方对着干,中国也不是这种态度,中国是持一种循序渐进、合理的、非常理性的态度。我认为,金砖四国是本着非常现实可行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西方没有必要有防范的心理,应该承认这个现实,承认金砖四国是一个新兴的力量,同他们应该展开对话。就像20国集团一样,大家不应该分割开,各搞各的,应该加强沟通和对话,共同解决世界的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

  主持人:这次上合组织峰会决定吸收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为首批对话伙伴国。我们知道上合组织已经有6个成员国和4个观察员国,现在又吸收两个对话伙伴国,那么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同?

  张德广:6个成员国全都是上合组织的创始国,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15日宣告成立的时候就是6国一起宣告的,最初是5个国家,在上海开会的时候,乌兹别克斯坦也加入了。实际上2000年在塔吉克斯坦开会的时候,它已经作为观察员、以东道主客人的身份参加过这个会议。2001年上合组织成立的时候,它在上海完成各种程序之后也成为创始国,所以上合组织一创始就是6个成员国。上合组织在宪章里就写明了观察员国的定位,所以成员国、观察员国的定位都比较明确。在2003年、2004年上合组织先后吸收了四个观察员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蒙古。观察员国可以参加很多活动,包括高层会议和政府首脑会晤。

  今年出现一个新的情况,这次峰会吸收了两个对话伙伴国,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发现观察员国、成员国都是这个地区范围之内的,中亚加上中俄,地域概念非常清楚。好多国家看好上海合作组织,都希望参加这个合作进程,但是以什么身份参加呢?如果想成为成员国,那么现在上海合作组织还没有这样的文件,除了创始国之外,按照什么标准吸收、接纳新的成员国呢。第二,观察员国基本上也有清楚的地域范围。观察国和成员国在合作的层次、深度方面也有不同,除了成员国以外,观察员国是一个层次,它可以参加哪些会议,你可以参加哪些项目,都有明确的规定。到了另外一个层次不一定合适,或者说不一定有这样的条件和兴趣参加这么多的合作,它可能只适合参加某些方面的合作。

  第三,就是地域上比较远的国家,他们应该是个什么地位。后来成员国经过协商,吸收了其他国际组织的经验做法,就是设立一个对话伙伴国。今年有两个,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算是比较远的,我在2003年之前当秘书长的时候,他的大使就曾经通过我向成员国、向原始理事会提交过申请。除了成员国、观察员国之外,又设立了一个层次,这个对话伙伴国就更灵活,我们可以在某些方面进行对话、进行合作,这就使得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合作范围更大,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也是一个进步。

  
  6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和主席国客人大范围会谈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主持人:您在上合组织秘书长岗位上工作的几年成绩显著。很多网友想知道,您作为外交家,在同各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打交道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从这份工作中得到的最大快乐是什么?

  张德广:现在经常用"挑战"这个字眼。比如说一种新的工作,没有做过,本身就具有挑战性。我以前做的是双边工作的。2003年5月,成员国国家元首在莫斯科开会,我当时在莫斯科当大使,我旁听了会议。会上就决定任命我来担任首任上合组织的秘书长,这个任命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也可以说这几年我在上合组织工作,从双边关系走到多边关系,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上合组织秘书长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看你能不能适应,你能不能理解这个角色,能不能比较好的转换过来。

  主持人:不仅要代表中国,还要代表整个组织。

  张德广:对。按照签订有关法律文件的规定,上合组织秘书长就是一个组织的代表,他来领导秘书处,协调这个组织的各种活动,所以不能说代表中国。在秘书处工作的有30个外交官,是来自六个成员国的工作人员,但我们规定,在上合组织你不能代表你的国家说话,不能代表你们国家的意见,也不能接受本国任何人的指示,不能按照你国内的指示到这儿来发言、来处理工作。中国在上合组织还派出副秘书长、还有秘书长助理,但是他们也不能代表中国说话。

  秘书处工作人员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根据上合组织的宗旨、章程和有关文件决定自己的行动。我们也有各国的代表,每个国家都派一个代表驻上合组织秘书处,他们是可以代表本国的利益、本国的观点、本国的意见的。秘书处的工作人员是来组织工作,帮助大家沟通、解决问题。

  我这个角色,很多人并不理解。第一次胡锦涛主席会见我们秘书处的领导,我作为秘书长参加会见,会见的排列顺序是,中国领导人,后面还有唐家璇国务委员、李肇星外长以及其他领导,这边是秘书处,我是第一位,完全像国际组织接待外宾一样的格局,中中央电视台做了全程报道。胡锦涛主席对上合组织秘书处很关心,问我们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我讲了一些话,并代表秘书处、代表上合组织感谢胡主席、感谢中国政府,特别是中国外交部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这个话讲完以后,很多人给我打电话说你这个话听着很别扭,你怎么成为老外了。协调工作也是一个挑战,我当大使,政府让你做什么这是很明确的。做秘书长,多边协调起来,面临很大的困难。

   主持人:上海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作用?

  张德广: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提这个问题的同志对上海精神有一定的了解。"上海精神"用汉字讲就是20字: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上海精神是怎么提出来的呢?我国同苏联,后来同俄罗斯打交道多年,关系波折起伏,有结盟,有友好,有对抗,甚至于有激战。后来苏联瓦解了,一些国家独立了,独立以后我们同他们也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在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原来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后来他们的制度变了,我们当然也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还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现在的社会主义同过去也是有很大的发展。

  基金会对这些历史的经验都认真做了总结,特别是这些外交官,他们都是多年的老朋友,无话不谈,包括他们的后代。我们什么思想都交换过,这个关系应该怎么搞,相互之间应该怎么样处,逐渐就形成了这个理念。

  没有互信,就会互相猜疑。互利是原则,做任何事不能光考虑自己的利益,就是现在讲的"双赢"。平等协商就是谈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平等,不能大欺小、强欺弱。这个问题在地区有,在全球范围内就更加严重,所以值得注意,在谈判时一定要平等、协商,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我说了算,这是行不通的。后面12个字更重要了,是实质性的东西。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道路、不同的文明不是对话的障碍,应该互相尊重。现在提出经济上互鉴,没有尊重何来的互鉴。我们的目标是谋求共同发展,大家一起繁荣,共同发展。这20个字是我们丰富的经验的归纳,是国际关系当中的一股新风,是完全不同于冷战时期的概念,不管是方式还是原则,都是一套新的价值观。

  冷战之后,整个世界、整个人类都在呼唤着要构建和谐世界,问题是我们如何来处理,不是说光有这样一个目标就行了,我们要怎么做呢?构建和谐世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上海精神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主持人:西方一些媒体经常将上合组织称为"军事联盟"或者"东方北约",您如何看待西方媒体的这些说法?

  张德广:这些说法都是一些没有根据的担忧。我在做秘书长的时候,经常有西方的记者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是这么回答他们的。第一,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宪章里都没有这样的规定,说这个组织是一个军事组织或者政治组织,它是多领域的区域合作组织,没有说要把它搞成一个军事集团,包括所谓的中俄集团,都是不存在的。文件里没有,任何成员国也没有想把这个组织变成这个东西。

  西方的根据是什么呢?上合组织做过一些反恐联合军事演习,特别是中俄在青岛做了联合军演,还有就是在俄罗斯南部一个州进行了整个成员国、观察员国都参加了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根据这些,他们就觉得这个组织要变成军事集团了,这个判断是不对的。这些演习的唯一目标就是提高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以及毒品、跨国犯罪的行动能力,要提高成员国协作能力,就要不断地进行这样的训练和合作。一旦出现了一些需要合作打击的恐怖主义活动,要有一个灵活的机制确保它能够迅速到位采取行动,熟练的应对突发事件,这是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的需要,并不是要弄一个北约。

  从北约的理念、行动方式来看,它就是一个军事组织、安全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和它不是一码事。但是他们也应该这样知道,上海合作组织并不是任凭你怎么样挤压,甚至想要取代它都不作出反应,如果这样认为就太幼稚了。上合组织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组织,它是一个力量、其地位已经牢牢扎根,任何组织都不能取代它、打击它。

  
  6月1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在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主持人:人们都在谈论"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都在谈论应增加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那么为了推动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合理而有序的改革,您认为"金砖四国"应加强在哪些领域的合作?

  张德广:刚才已经谈到,金砖四国本身合作潜力很大,首先在政治互信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这是基础。毫无疑问,金砖四国还有一些工作要做,比如中印之间、中俄之间政治上要加强协调沟通,对世界格局、全球事务应该增进互信,增进金砖四国的凝聚力,这就需要各方面增加对话。

  第二,经济上的探讨。我认为能源、金融是金砖四国很重要的合作方向,专家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讨论,形成共同的观点、共同的主张、共同的声音,这有利于金砖四国,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媒体报道说,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对央行行长周小川建立"超主权货币"的提议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国内也有很多专家在谈论规避美元"一钞独大"的风险,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张德广:"一钞独大"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很久,美元独大这是历史上就形成的。随着时代的不同,世界经济的发展,原来的金融体系显然不适应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金砖四国提出这样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提出这个看法,得到其他金砖三国的响应和赞同,这并不奇怪,它反映了全球金融体系发展和金融体系变革的需求,"美元独大"的状况肯定要变化才能适应全球金融的发展。

  美元继续"一钞独大"对美国也不利,不灵活的金融体系会拖累全球经济。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做一些变革,对大家都有好处,应该用双赢、共赢的观点来观察这个问题。只要一提改变美元"一钞独大"的状况就认为是针对美国,这是一种旧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不正确的。国际货币多元化是迟早要发生的大趋势。我赞成循序渐进的解决,中国并不是说不考虑其他因素就想一夜之间就把这个东西彻底推翻,我们只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6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乘专机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俄罗斯能源部长谢尔盖·什马特科(右一)到机场迎接。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主持人:今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世界媒体高度关注胡锦涛主席正在对俄罗斯进行的国事访问。作为前驻俄大使,您如何评价中俄两国的关系现状?

  张德广:苏联解体以后,西方曾经有很强大的势力希望新的俄罗斯制度变化以后能够把压力转向中国,让中国也改变制度。但是俄罗斯没有这么做,西方很失望。俄罗斯同中国从1992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宣布互不为敌、互为友好国家。1994年,双方认为这样的关系还不够,不是仅仅你不把我当敌人,我也不把你当敌人就够了,而是要成为建设性的伙伴关系。

  1996年,中俄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已经上到一个新的层次,这个层次不仅仅是要加强展开双方合作,而是把两国关系放在全球范围之内,放在更大的战略平台上来,立足点高了,视角也就不同了。

  从1996年开始,两国各个层次的合作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在外交部管中俄关系的时候,中俄贸易才80多亿,去年中俄贸易将近600亿,翻了很多倍,在当时这都是不可想象的。在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也是非常紧密的,对重大的国际问题,特别是在多极化的问题上都是协调一致的,两国反对单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多边主义的方式通过谈判来解决国际争端。无论是对我们两国,还是对全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来说,中俄关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今天的中俄关系,有人说是中苏关系60年以来,中俄关系20年以来的最高的水平、最好的状态,但还不能说到顶峰,还要继续发展。两国最复杂的边界问题都彻底解决了,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奇迹。即便是一家人也会有不同的意见,所以有些问题还要继续解决,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解决的。目前状态我们是满意的。

  主持人:张大使,我们知道,您一家人,包括您的夫人和儿子,甚至儿媳,都是俄语科班出身,今年在中国举办"俄语年",请您为正在学习俄语的青少年介绍些经验。另外,很多网友关心学俄语的就业前景,也请您帮助他们做些分析好吗?

  张德广:我本人是学俄语出身,我从中学时就选择了学习俄语,考大学时也是考的俄语系。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我都对学俄语很感兴趣。语言在发展,表达方式也都在不断变化,新的词汇、新的语言组合不断出现,我还是在不断的学习。

  说到学习俄语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要有兴趣,首先你要喜欢这个语言,如果不喜欢就学不好,也不要学,不要强迫自己。只要你喜欢它,记忆就快、理解就快。这是我个人的经验。

  第二,俄语既然要学就要把它学好,不要满足于一知半解,学好了才有用。现在懂俄语的有很多人,缺的是什么?高端人才。俄语方面高端的人才找我就可以,我这儿就需要。所以要学好,学出水平来。当然学习的时候要讲究方法,特别是要讲究实际。好多学俄语的,学的是虚无缥渺的东西,这些东西拿到实际生活中不能用。

  有一个留学生在俄罗斯留学五年,回来以后到我们部门工作,安排他给领导做一次翻译,一句话翻不懂。他学的东西不对路,学的东西太空了,老师教给他的时候尽搞一些理论性的,脱离实际。我在秘书处的时候,我想招人,来考试,我问他联合国安理会怎么说,他不会、不知道,我说你要搞国际问题,要搞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安理会这个都不会说?还有的就是五年大学毕业,问他知道几个俄罗斯大城市,他只说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还有5年大学毕业以后,地铁这个俄语都不会说。

  只要喜欢这个语言,工作就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俄语人才是很需要的。我们跟中亚国家是可以用俄语沟通的,在联合国俄语是工作语言之一。所以希望学习俄语的朋友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把俄语学好,多练习、多交流,我也愿意积极帮助你们。

  主持人:感谢张大使对学俄语的青年做的指导。今天的高端访谈到此结束,感谢张大使的参与,感谢网友们的关注。下次访谈再见!

  (策划:周锡生 万宏终审:李保东主持:刘加文)
(责任编辑:马涛)
[我来说两句]

相关推荐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