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瞭望》文章:专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

2009年06月22日17:3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文章:本刊专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

  中国航天世纪转型

  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面对太空经济的挑战,无论对中国航天事业而言,还是对航天科技集团而言,都将进入改革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健君

  提到中国航天科技,普通百姓首先会想到神舟飞船、长征火箭、通信卫星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宇航产品。

然而,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一面重要旗帜,中国航天的内涵远不止于此。近年来,中国航天的触角已经伸向了竞争激烈的国际宇航领域和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龙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根据《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的战略转型指导意见》谋划部署“华丽转型”,以期到2015年,构建完成创新型、开放型、融合型的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在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设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发展水平高,产业发展能力强、军民融合程度高,国际竞争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的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

  为此,《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了解到了中国航天实现世纪转型的具体部署和发展前景。

  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

  《瞭望》:中国航天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积累和沉淀了一批核心技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使其能量得以完全迸发,并造福于国家,反哺民众?

  马兴瑞: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要从导弹武器系统、宇航技术与产品、航天民用产业三大主业转向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天服务业四大主业。建设产业结构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产业能力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人力资源体系、航天文化体系六个子体系。建设八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建设壮大卫星运营服务、金融服务、国际化服务、信息与软件服务等航天服务专业公司;发展壮大境内外上市公司。建设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天津、内蒙古、香港(深圳)、海南八个主要基地。

  新体系有如下特征:一是在目标定位上,新体系将发展目标从国际一流宇航公司调整为国际一流的大型航天企业集团;二是在产业结构上,新体系在原有三大主业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四大主业的新格局;三是在能力布局上,新体系在原有布局上扩大到了八大基地,特别是与环渤海、珠三角、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四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新体系更加强调满足国家利益的需要、强大与壮大经济规模的需要、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需要以及提升我国航天技术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从发展模式上来看,新体系更加注重从市场的角度看问题、用市场的手段和机制解决问题。

  《瞭望》:新体系中的“产业结构体系”,宇航系统顺序的调整、航天民用产业到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转变以及航天服务业的出现格外引人注目,其思路如何理解?

  马兴瑞: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宇航系统顺序的调整,主要是考虑到集团公司在我国宇航领域的主导地位,以及有利于国际合作和国际市场开拓的需要。

  宇航系统,要利用先进的宇航技术,为用户提供空间飞行器、航天运输器的产品制造、试验、发射、在轨服务以及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国际化经营,成为全球宇航生产网络中重要的系统集成商和供应商。重点发展卫星、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平流层飞行器等空间飞行器以及运载火箭、部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轨道转移运载器、亚轨道火箭等航天运输器业务。民用航天形成由通信、广播、气象、资源、海洋、环境与灾害监测等应用卫星系列组成的先进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主要以航天技术转化与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形成产品,利用航天的技术、人才、管理、制造等资源和能力优势,实现产业化发展,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形成若干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主业突出的大型企业和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强市场化运作,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航天服务业,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航天服务业,在为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提供服务的同时,推动航天服务业走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实现集团公司从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向制造与服务相结合转变。

  《瞭望》:一个好的纲领最终需要变成现实,新体系将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

  马兴瑞:构建新体系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六个战略转型。

  其一,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商转型。要完善宇航系统和导弹武器系统的型谱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质量与可靠性,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扩展两大主业的内涵,提供以空间飞行器、航天运输器等宇航产品的研制、生产、试验、发射及在轨服务为核心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其二,从以制造为主向制造与服务相结合转型。以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技专项任务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为牵引,做强做实产业链上游的航天制造业。同时,通过实施战略重组、整合内外部资源,重点发展卫星及其地面运营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及软件、国际化服务、房地产经营等业务,加速向处于下游的航天服务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格局,实现从产品制造向产品制造与经营服务相结合的转型。

  其三,从以航天型号为主的任务型向军民融合发展的任务能力型转型。

  其四,实现以单一产权为主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产权转型。

  其五,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转型。

  其六,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转型。在广泛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抓住时代机遇推进转型

  《瞭望》:新世纪以来,“太空经济”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这可能是实现转型的大机遇?

  马兴瑞: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嗅到了“太空经济”带来的无限商机。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2008年报告,2007年世界宇航技术相关产业的经济规模已达2510亿美元,而且仍然以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其中55%的收入来自于卫星应用产业,卫星广播、直播、通信和导航业务,年增长速度更是超过了20%。

  由此可以看到,包括卫星广播通信、遥感、导航在内的卫星运营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当前,世界上从事航天活动的国家和企业都已经清醒认识到了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性,为了增强在太空经济中的竞争实力,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开支和预算,加快技术创新,加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资本市场也在追逐这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显示出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卫星应用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了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在加快天基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面网络终端设备制造的同时,大力发展以运营服务为主的卫星应用产业,使航天科技产品与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瞭望》: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这一步如何走?

  马兴瑞:作为高科技产业的“旗舰”,我国的航天科技工业始终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前列。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功迈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但在航天基础实力、前沿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中国与美、俄等航天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中国航天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二代导航卫星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的实施,为带动航天科技的蓬勃发展,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强国迈进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载体。

  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重要的推动力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在今后一个时期,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完成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探索,超前部署和发展航天领域的若干前沿技术,使航天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实现新的跨越,使我国航天科技这一战略性高科技产业,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瞭望》:如何实现从“国际一流宇航公司”到“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跨越呢?

  马兴瑞:由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一个从行政管理体制转变而来的军工企业集团公司,与美国的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欧洲航空航天防务公司相比,在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结构布局、经营管理机制、产业发展能力和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存在较大差距。

  此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建设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提出,要全面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和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相比,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我们对到2010年实现“两个1000亿”经济发展目标信心满怀。

  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是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要积极应对太空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肩负起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责任、完成好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要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建设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发展水平高,产业发展能力强、军民融合程度高,国际竞争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的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

(责任编辑:杨建)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