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老党员两次被错误下放劳改 人生坎坷不改忠诚

2009年06月24日01:3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近日,一位瘦小的老人走进黄陂区团委“金晖助学金”办公室,捐款3000元。

  拿出登记薄,工作人员熟练地写下:魏淑康,共产党员,离休干部。

  在黄陂区,78岁的离休干部魏淑康是个受人尊敬的名人。

去年,我市评选“十大服务明星党员”,魏淑康以10万多票当选。

  今天,魏淑康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市委会议中心举行。

  两次被错误下放劳动改造,53岁就从领导岗位被“一刀切”,人生坎坷却不改忠诚

  ——他告诉人们什么叫“大忠无怨”

  翻阅魏淑康的履历,遍布坎坷:1958年被错定为右派分子,举家下放到大沙湖农场劳动;1959年,被定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下放江陵农村劳动改造;1984年,53岁的他又被“一刀切”,早早离开领导岗位。

  “吃过那么多苦,受过那么多委屈,你没有埋怨过吗?”有人曾问魏淑康。他神色淡然:“自从入了党,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永远跟党走!”

  1931年,魏淑康出生在黄陂蔡店乡。7岁那年,家乡遭遇日寇飞机轰炸,奶奶、弟弟、父亲遇难。1944年,年仅13岁的魏淑康随二叔参加抗日宣传队,走上革命征程,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魏淑康离休后从松滋回到老家黄陂定居。1987年,听说魏淑康文字功底强,黄陂县志办请他帮忙修志。这份纯义务的“苦差”,他乐呵呵一口答应。

  修志6年。魏淑康无数次往返黄陂、孝感、武汉,核实史实。每到一处,他住最便宜的招待所,吃最便宜的饭食,甚至自带干粮。曾随同他出差的年轻干部颜学甫对他的“抠门”深有感触:“开始真有点想不通,后来明白了,魏老在教导我们什么是‘一心为党’。”

  接连三次中风住院,“抓紧最后时间”再捐1万元助学金

  ——他告诉人们什么叫“大爱无言”

  衰落

  1992年修完县志,魏淑康领到了6年工作的稿费1430元,相当于他当时半年的工资。

  这一年,国家启动“希望工程”。看着电视中那些穷孩子渴盼的眼神,老人的心揪紧了。

  1430元稿费,成为魏淑康助学的第一笔捐款,也是原黄陂县希望工程的第一笔个人捐款。

  “现在多资助一个贫困学生,将来国家就少一个贫困户。”魏淑康积蓄已久的奉献热情找到了喷发口。次年,适逢毛主席诞辰100周年,魏淑康开始以一种特殊方式表达对伟人的纪念:每年固定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捐给“希望工程”。

  2001、2002年,魏淑康接连三次中风住院。躺在病床上,老人担心自己时日不多,一次性拿出1万元存款,想抓紧时间帮助更多的孩子。黄陂甘棠二小(原潘岗小学)的40名贫困生在这笔捐款资助下,整个小学期间再也不为学费犯愁。

  邻居李桂菊的女儿考取武汉大学。收到李家送来的喜糖,魏淑康着了急。“李桂菊下岗多年,丈夫病休,生活很困难,哪里交得出几千块钱学费?”他一夜没睡安稳,第二天就将1000元送到了李家。

  魏淑康为助学捐资达40180元,帮助学生逾200人。但接受捐赠的孩子们,都不知道恩人究竟是谁。老魏总是把捐款送到“希望工程”办公室,由工作人员代其选择合适的捐助对象。他说:“我不希望孩子们因受助背上心理负担。他们只要懂得感谢党、感谢社会就够了,不需要知道我。”

  工资是黄陂区离休干部中最少的,捐款却是全区老干部中最多的

  ——他告诉人们什么叫“奉献无悔”

  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魏淑康第一时间将1000元捐款送到了干休所。

  中组部发出“缴纳特殊党费”的号召,他又提前支取1万元定期存款交给党组织。

  1998年武汉遭遇特大洪水,他捐出相当于当年两个月工资的1600元。

  据不完全统计,18年来,魏淑康为助学、救灾等各项慈善事业的捐款已达5.5万多元。

  这一捐款金额,是黄陂区老干部中最多的,在全市也算大额。然而,出手如此慷慨的魏淑康,收入却是黄陂全区离休干部中最少的——由于地区差,从松滋离休的他每月工资比黄陂区同职级待遇的离休干部要少1000多元。

  魏淑康的家是一套60多平米的老房子,他住了24年,从没向组织申请过换房。家在四楼,上上下下不便,他却总谈好处:“每天爬楼就当锻炼身体,还可以为节约医药费。”

  去年初,因黄陂区旧城改造,魏家水压不足,天天停水。区老干局提出为他家安个水泵,被老人一口拒绝:“我搞特殊化,群众怎么想?”大半年里,老人每天一桶桶地提水爬楼,还笑称:“这也是一种锻炼。”

  魏淑康的老伴今年初去世,在老伴因病卧床的12年里,魏老除了自己中风的那两年请过保姆,家中大小事全靠自己承担。他总是这样算账:“请保姆的钱,不如留下帮助那些更需要的人。”

  魏淑康一直信奉这句人生格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中始终要亮着‘一盏灯’,那就是奉献。”

  大爱之心不老

  本报评论员 肖擎

  78岁的离休干部魏淑康,以他平凡质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展示了一位奉献者可以达到的高尚境界。他的大爱之心,让人感动,给人温暖,更给人以深深的启迪,为我们所有人树立了一个仁爱、温润、达观、可敬的榜样形象。

  魏淑康老人的价值观是奉献。他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贡献了所有青春岁月,他并没有仅仅把自己社会人的角色定位为一个岗位工作者,他以不停歇地奉献告诉我们,只要生命还在延续,我们都离不开需要相互关爱和温暖的人与人组成的社会关系。

  奉献可以是修编县志、捐资助学、扶危济困,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但拥有一颗不老的大爱之心,是永远保持心灵健康、灵魂高尚的不竭源泉。人的价值尊严,只有在相互奉献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魏淑康老人的人生观是快乐的。他宁静淡泊,不被名缰利锁束缚,不为荣辱沉浮驱使,他让自己的心灵远离喧嚣和纷争,变得纯净清澈。他不抱怨、少计较,所以他“从没烦恼”、“心中充满阳光”。因为仁爱,他更有尊严;因为有尊严,他显得高尚;因为高尚,他让人崇敬。

  我们看到,他的奉献价值已经在传递,他的达观处世在感染周围,他在享受着自己幸福、安宁、有尊严的晚年生活。我们也希望所有的人,以自己的方式,享受快乐,享受幸福,生活在相互关爱和温暖的社会大家庭中。

(责任编辑:赵健)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