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大涨 粮价调控形势艰难

2009年06月27日01:4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经济观察报

  自今年年初以来,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综合涨幅已接近30%,下半年国际粮油价格将演绎出怎样的走势?反观国内,宏观经济和政府调控的双重挟制又将如何左右中国农产品市场的走势?中国政府将如何处理手中大量的储备粮?

  为解答以上问题,我们特别邀请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副主任杨卫路、正大集团农牧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姚民仆、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穆彦魁、中谷期货公司总经理费忠海、中信证券研究部农林牧渔首席分析师毛长青、富恩德(北京)粮食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正等专家合力把脉,试图辨析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症结所在,并探寻发展趋势。

  国际粮油市场长期趋涨

  姚民仆:今年下半年,农产品价格包括粮价肯定会涨。国际粮价变动的规律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美元跌,石油涨,粮食涨;美元涨,石油跌,粮食跌。

  从长期历史数据分析,如果排除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等长期因素的影响,全球粮价和石油价格似乎是同步涨跌。原油本身就是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油价高企还会导致生物燃料行业膨胀,进而改变供求态势。现在来看,国际油价可能继续小幅度反弹,由此带动粮价趋涨。

  另一方面,全球大量注入流动性,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的预期强烈。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复走高,是由于美联储大肆发行货币,导致美元汇率贬值的缘故。

  费忠海:上半年的价格上涨只不过是对此前剧烈下跌的报复性反弹,而不能认为是新一轮牛市的开端。而且我个人观点认为,所有的商品价格可能现在已经处于反弹的末期。

  牛市的形成往往需要多个因素形成共振,包括供需基本面的趋紧,以及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强烈预期等因素共同作用。不过这些因素很难同时爆发并形成共振。

  美元贬值以及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确实会带来通胀局面,但暴跌之后的滞胀阶段并不会很快到来;而且我认为,此前半年的粮价上涨事实上已经透支了公众的通胀预期。

  下半年所有的商品价格要进入一轮二次探底的过程。大家可以把50年所有的商品图表调出来看,任何一轮大跌以后都会出现一次反弹,但是要想形成新的一轮牛市,必须在底部进行反复振荡,才可能形成后一轮的新的上涨。

  汪正:农产品总的价格趋势我认为是上涨。从长期趋势来看,大家可以把各个农产品的价格曲线拉出来看看,哪个价格曲线不是上涨的曲线?2000年初大豆的价格是1800元,去年暴跌也没跌破2800元。所以农产品价格总的趋势,应该说是上涨。

  至于说今年下半年是否能够二次探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我的看法,很难跌破去年年底时候的价格。

  中国的粮价会涨吗

  毛长青:国内的粮价短期来看就是政策在主导,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国家的粮食安全是最高级别的农业政策。我们不可能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满足国内需求。正因为如此,政府需要保证国内粮价相对于国际市场有一定的独立性,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掌控。

  政府主要是通过控制国内的粮食流通领域,保障供应能力,干预价格。政策对粮价的调控能力是非常强的,国家掌握了70%到80%的小麦,稻谷也超过50%。

  在政策主导下,我预计粮价平稳趋涨的格局会延续。这主要主要基于中国的粮食安全还是有一定的隐忧,虽然从短期来看,供给还是比较充裕的,中长期来讲供给是偏紧的。未来要解决中国粮食问题,主要思路,还是提高粮价,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的主要思路。

  姚民仆:目前中国的粮价水平还是偏低的。我刚刚得到一个数据,城镇居民的收入已经增长了50多倍,但同期粮食价格仅增长150%。这导致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村消费拉动不起来。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粮价应该涨。

  调控到了比较艰难的程度

  杨卫路:我们国家去年秋天以来分6批收购了大概7000万吨粮食。在下半年宏观调控上,我认为就是怎么把我们临时储备的粮食卖出去,然后腾出一些仓来收购夏粮和秋粮。目前宏观调控确实到了比较艰难的程度。

  对于中国来讲,粮食价格最好的形势就是稳定。不能简单说高就好,也不是说低就好。

  第一,我们要防止大量进口,就像大豆这样的大量进口,会冲击我们国家农民的利益,所以价格不能过高。国内的价格过高,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水往低处流,国际上的农产品就会涌进来。要低于到岸价,这是一个限。

  第二,防止农民亏损。也不能过低,不能低于哪条线,农民的种植成本,这就是说我们国家为什么要保持一个价格的稳定,这个价格稳定是我们国家最好的一种形势。

  费忠海:除了在东北临时收储的700多万吨大豆,政府去年还进口了150万吨油和200万吨进口豆。大豆的存放期最多不超过两年,否则油都挥发了,大豆就成了废豆子。而且再收储,就必须把仓容倒出来。

  所以,这些大豆肯定要出库,但什么时候出?出多大规模?以什么价格出?这些问题还不太清楚。

  汪正:第一,关于时机的选择,大家知道国家收储大豆的时间从4月底延长到6月底,我觉得最起码在6月底之前放出的可能性很小;第二,关于投放的规模,150万吨东北大豆已经从东北往南方移库,以减少库容。另外大家听到很多传闻,国家给部分加工企业提供补贴榨油,补贴额度达到150万吨。这样就会腾出300万吨库容。

  第三,关于投放的价格,相关部门几次都在强调慎放。我们收进来的成本是3700元,实际上不止这些,储备时间越长,有收储成本、有资金利息,还有给仓库的库容费等等,我估计这些成本,政府都承担了。投放市场的价格肯定在3700元以上,至于3700还是3750、3800,要等到7月份以后,下半年再考虑。

  引进外资争议

  穆彦魁:我认为从粮食安全的概念上来讲,第一是数量的安全,数量就是你保证供给。第二是品质上要安全。如果你加工的品质不好,质量有安全隐患,对消费者也会带来健康的威胁。

  外资到中国来建厂都要投资很多钱,目的是看重这个市场巨大的消费能力,如果建了厂,中国的粮食短缺了,他的工厂闲置了,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觉得外资进到中国来,对供应这方面,应该是起了保障的作用。

  另外,我们不会危及到中国的粮食自主权。说一个例子,去年在油价最高的时候,国家采取了对油脂的限价令,益海嘉里是首当其冲,作为外资企业来讲,我们严格执行了国家的限价令,当时国际的市场价格,国内的油价涨到一万六,那个时候限价我们是一万零几,倒挂了四五千块钱,我们仍然保证了市场的供应。

  杨卫路:中国对于粮食安全的担忧,主要是在大豆。我们去年进口了3700万吨,今年有可能达到4000万吨的水平。这在整个国际大豆市场占了50%,这样下去,引起国家一些部门的担忧,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责任编辑:陈天晗)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