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洋务时期的“开发区”(组图)

2009年06月28日02:3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讲述

  罗澍伟

  河东新貌 摄影 傅桂钢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开始认识到学习近代先进文化,特别是掌握近代军事技术的必要性,天津作为首都的屏障,成为国防建设的重点,而大直沽及其附近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很快成为中国引进新技术、新教育的中心,开风气之先的开发区。

  从历史的角度看,当时以大直沽为中心的这个“开发区”,曾引领了中国近代多方面发展的脚步,既有工业、军事、经济方面的,也有文化、教育方面的,因此它曾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段。


  比如当时世界最大和最新的火药厂——天津机器局,始建于1862年,1870年正式开工,清政府的目的是把东局建成专门制造火药的军工厂。这是因为1884年中法战争以后,看到了军事上新兴的栗色火药的巨大威力,于是立即对天津机器局的火药生产设备进行更新,在东局里兴建了专门生产栗色火药的厂房。据当时的外国通讯社报道说,这些厂房修建得十分坚固,机器庞大而复杂,竣工后能以最新式的机器制造最新式的火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好的火药厂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经营出色的轮船招商局。到了19世纪70年代,天津已发展成为外国轮船客货运输的北方中心。1873年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天津设分局。招商局的成立,打破了外国轮船把持天津航运的状况,使天津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经营的近代化运输事业。外商为了挤垮招商局,施行压价竞争,各省官民则群起维护利权,不乘外轮,支持招商局的轮运。到19世纪80年代初,北洋航线60%的收益为招商局挣得。天津分局的货栈就在河东大王庄。

  第三是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唐津铁路。天津的铁路建设,实际上导源于开平矿煤炭向外输送的需要。那时整个世界已处在修建铁路的热潮之中,因此规划这条铁路的时候,稍有常识的人都认为,它在日后将成为整个铁路运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采用国际标准轨距,即1.45米。这个标准,至今为中国的铁路系统所沿用。

  1881年唐胥铁路竣工,这条9.7公里长的铁路,也就成为中国近代铁路运输系统中最先建成的一条。铁路运行一年后,效果十分理想。1888年唐山至天津的铁路全线通车,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中国铁路世纪的开始”;而天津火车站最初就建于河东旺道庄,后来又迁到了老龙头。

  另外,这个“开发区”在通讯发展上也创造了多个中国之最,如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天津机器局和直隶总督衙门间架设,“通信立刻往复”,从而促进了1881年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的开通。与此同时,这里还建立了中国最早进行近代军事技术教育的电气、水雷学堂。天津开埠之初,只知道西方武器的先进性,可是要掌握西方的军事技术,没有教育作先行是不成的。因此,在天津机器局建立不久,就不得不开设以技术培训为目的的专业学堂。1876年在天津机器局电气水雷局内附设了电气和水雷学堂,“延订西士,选募生童……教练一切。”这是中国最早培养电气水雷技术人才的学堂。

  当时代表中国教育水平最高的天津水师学堂,也建在这里。19世纪80年代开始,清王朝正在筹建大规模的北洋海军,由于舰艇的驾驶、管轮人等不敷使用,必须就地培养人才。建立学堂的计划很快得到批准,第二年学堂在机器东局落成,驾驶专业开始招收学生。1882年又添设管轮学堂,并且由福建马尾船政学堂聘用留英海军高材生严复为总教习。天津水师学堂的建立时间虽然晚于马尾船政学堂,但是天津水师学堂设有驾驶、管轮两个专业,而马尾船政学堂只有驾驶专业;再说,天津水师学堂的规模、设备、师资力量都远远超过了马尾船政学堂。为评估天津水师学堂的教、学水平,李鸿章从欧洲各著名海军院校请来一批教官,进行现场和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天津水师学堂的教、学水平,比起欧洲各海军院校毫不逊色。在培养近代海军人才方面,天津水师学堂确实起了“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船之本”的作用。像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办人张伯苓,武昌起义时的鄂军都督、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黎元洪,著名作家谢冰心之父谢葆璋等,都是天津水师学堂的毕业生。

  与水师学堂比肩的天津武备学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培养近代陆军人才的摇篮。1885年为用西法培养陆军将弁,经李鸿章奏请,在河东旧柳墅行宫设立天津武备学堂,由淮军各营挑选“精健聪颖、略通文义弁兵,入堂学习”,两年一届,“回营后转相传授,仍令选新生入堂。”同时,由德国聘用了大批教官,课程有:“天文、地舆、格致、测绘、算、化诸学,炮台、营垒新法”,同时“操习马队、步队、炮队,及行军布阵、分合攻守诸式”。是为中国第一所培养陆军军官的军事院校。培养出的大批军官,后来都成为北洋新军的骨干,佼佼者如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段芝贵、李纯、陆建章、王占元、陈光远、鲍贵卿、张怀芝、李长泰、雷振春、阮忠枢等等,他们在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期间,大都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左右了那一特殊时期的历史与政局。这种现象,在近代中国的城市里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最早试制成功载人氢气球。中国的第一枚载人氢气球,也是由在天津的中国科学家自行研制和放飞成功的。中国第一所培养近代陆军军官的院校——天津武备学堂建立后,曾经聘用了一批外国教官。其中有一名德国教官从国外买到了一枚在中法战争中法军用于瞭望的废弃氢气球,自视为掌握了珍奇异宝,秘不示人;校方让他传授气球的制造技术和使用方法,他予以拒绝。然而,这名德国教官的军事技术垄断,却很快被一位著名的中国科学家华衡芳打破了。当他得知那名德国教官的顽劣态度时,立即组织中国工匠于1887年试制成功一枚气球,当场演放升空,使武备学堂的学员们受到极大的鼓舞,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扬。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活跃,天津一直被人们公认为中国维新运动的北方舆论中心。1898年,中国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戊戌维新运动,殊不知站在维新思潮最前列的代表人物,就是当时正在担任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的大名鼎鼎的严复。

  严复,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学堂学生,1875年去英国留学,严复留学英国时,正值英国处于全盛的维多利亚时代,所以他对所见到的西方文明非常钦佩。经过反复思考,严复认为,英国之所以富强,中国之所以贫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想与社会制度的不同。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了朝野上下极大的震动,所以,举国上下一致发出要求维新变法的呼声;严复的思想也随之激荡起来,他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表文章,宣传西方国家的政治观点和学术思想。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了第一份由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国闻报》,影响很大,不久,就与梁启超在上海主办的《时务报》交相辉映,被视为宣传维新思想的南北两大舆论阵地。

  从1897年年底开始,严复在《国闻汇编》上连续发表了他的译著《天演论》。号召中国人学习西方,“与天争胜”,“自强保种”,否则就无法逃脱“优胜劣败”的亡国厄运。这种观点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所谓“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而中国民气为之一变”。

  总之,大直沽不但是天津城市的源头,而且是引领天津近代文明的源头。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