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良早年照片 |
成都公交纵火疑犯身世调查
当过兵,进过厂,经过商,长年不顾家,晚年孤身漂在成都又嫖又赌,纵火动机尚是谜
姓名:张云良
年龄:62岁
籍贯:江苏苏州
17岁参军
复员进铁矿工作
1976年左右,南下广州“淘金”
1977年被铁矿开除,此后长期在外做生意
2006年到成都
靠女儿救济生活
又嫖又赌女儿生气“断供”
悲观厌世制造惨案
【核心提示】
成都纵火案日前告破,犯罪嫌疑人张云良已当场死亡。
■调查之现场
土地被征和女儿分到4套房
记者通过警方得知,张云良的户籍就在苏州市高新区辖区内的浒墅关新区派出所,其户口在一个名叫“阳山花苑”的小区。
记者日前来到该小区,里面住着动迁农民4万多人。浒墅关经济开发区建立后,原浒墅关镇18个行政村的大批被征地农民搬进了该小区,其中就包括张云良所在的原浒墅关红星村的所有村民。记者打听后得知,张云良和两个女儿一家动迁后,共在阳山花苑小区分到4套小户型的住宅,价值至少200万元,4套住宅有的出租,有的空着。
准备丧事的木圆堂尚未拆除
在阳山花苑一区12幢楼前,搭建着两个长长的棚子,四侧是木板,顶上盖着油布。旁边,还有一个搭建一半的小棚子。“这是张云良的家人准备为张云良办后事用的木圆堂,后来不办了,却不见有人来拆除。”附近一路人说。
与张云良曾经在原吴县铁矿工作过的工友徐先生说,在张云良被确认死在成都公交车上后,其家人回来就张罗了丧事,后来,因为张云良涉嫌纵火引燃公交车,丧事这才停下来。
让徐先生不解的是,丧事没办,张云良的两个女儿和其他家人都好像失踪了,听说两女儿是被控制了。
■调查之家庭
两个女儿“很争气”
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
据小区居民介绍,张云良的两个女儿“很争气”,都学有所成找到不错的工作。“大女儿原来在银行上班,后来辞职到了一家台资企业,当了副总,小女儿在镇上幼儿园教书。”“张云良两个女儿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听说大女儿现在年薪百万。小女儿的丈夫是做生意的,好像是一家租赁公司的老板。”
和妻子关系不好
没赚到钱要女儿“孝敬”
据小区内一小卖部的老板说,她认识张云良的妻子顾女士,但从来没见过张云良。以前,顾女士在当地一家绣花厂上班,因张云良长期外出不归,家里全指望妻子支撑,但两人并没有离婚。顾女士并不住在阳山花苑小区,而是住在浒墅关镇上的师古浜。
据小区内一位了解张云良家庭情况的王先生介绍,张云良长期在外,已漂泊了20多年,可并没挣到什么钱,即使挣了点也被挥霍了,反而不断向家里要钱。两个女儿开始每月给他寄去600元,后来给多少就不知道了。两个女儿家庭条件都可以,并不在乎那点钱,主要希望张云良能回来安度晚年。
■调查之轨迹
从小性格外向
17岁参军到过越南
记者还找到了张云良的一位老邻居——65岁的张宝兴老人。他与张云良从小就是很要好的玩伴。据老人回忆,张云良从小性格外向,非常调皮,17岁就参了军,其间还跟随部队到过越南。4年后,退伍回来的张云良很快便娶了村支书的女儿,“村支书的女儿很漂亮,张云良还是有点本事的。”
南下广州经商后
有点“六亲不认”
复员后张云良被分配进吴县铁矿工作。“大概是1976年左右,张云良跟人去了广州一带。”吴县铁矿的原矿长陆先生说,当时,张云良做生意不在行,就跟在老板的后面打杂。然而,自从这一次出去后,张云良和原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出去好像不想家,很少回来,没有家庭责任感,并在外面学会玩了,喜欢嫖娼。”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回来找过我,具体年份记不清了。”陆矿长说,张云良自从外出后有点“六亲不认”,“妻子、孩子不顾,连父母去世了都没回来。”
在苏州曾被债主追债
解除收容教养还不满3年
记者从苏州警方一人士那里了解到,张云良曾被多家债主追债,也因此被警方拘留。“据调查,事发时,张云良解除收容教养还不满3年。”那么,张云良在事前打了电话给家里,还说了“明天我就没有了”“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等内容,为何家人没重视呢?张云良原单位的工友朱先生认为,张云良一方面是离开苏州后,在家乡留下了不好的名声,另一方面家人对他的话也难以全信,“可能是认为他借口要钱而已吧,没想到他真的这样做了。”
孤身漂在成都
患有“皇帝病”
2006年,张云良来到成都。他孤身一人在外如何生活,以前熟悉他的人都难以知晓。不过,就在张云良被认定是纵火嫌疑犯后,7月3日,网友戴燕林在天涯论坛上发帖称,张云良曾到他的公司应聘过。
“我问他为什么千里迢迢到成都来,苏州不是很好吗?他一会儿说是谋求发展,一会儿说自己年轻时是建行行长,一会儿说在谋求大业,只是暂借此处歇脚。”接下来的交谈中,戴燕林得知张云良不能吃海鲜,因为有“皇帝病”。“原来就是痛风。他说是因为他年轻时山珍海味吃多了,落下这一毛病。”
后来,戴燕林让张云良先回去,需要人手的时候会电话通知上班,但张云良再也没出现过。
纵火动机到底为何
尚是谜团
据成都警方通报,张云良案发前暂住成都市,2009年,女儿因其又嫖又赌,减少了给他的生活费,张云良多次以自杀相威胁向家人要钱,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
对以上通报,众多网友有些不解。“家庭条件这样优越,张云良为何不回家?”“他又为何长期在外漂泊?”“他纵火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纵火是无依靠,还是无颜回家所致自杀?一切都还是个谜。
他们眼中的张云良
老邻居:
“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
曾是红星村二大队干部的查金根老人也住在“阳山花苑”小区,他对张云良的第一句评价就是:“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据说年轻时的张云良在村里的口碑就不是很好,经常私占公家东西、总是骗人,是他的两个最大缺点,不肯安心种地则让村里的老人替这个年轻后生的未来担心。
老领导:
“人不敢做的他能做到”
“张云良很聪明,心计不少。人不敢想的,他能想出来,人不敢做的,他能做到。”据张云良的昔日矿长陆先生说,通过一件事,让他看到了张云良有着一定的“本事”。
一天,张云良下井干活回来,发现自己价值上百元的手表没了。张云良向公安机关报了案,但案子迟迟没破。不久,张云良急了,决定自己破案。“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本领,竟真的破了案,在矿上一员工那里把手表找回来了。”陆矿长说,案子破了,张云良认为警方不如他有能力,于是在矿上连偷两块手表让警方再来破案。
陆矿长说,或许是张云良和警方赌气,当两名被盗矿工报警后,警察还没来,张云良又把手表分别还了回去。
【声声入耳】
系列悲剧
警示社会心理危机
从失意农民工抢出租车撞王府井大街上的逛街者,到珠海泥头车撞学生事件;从惠州公交车司机驾车狂奔伤亡多人,到成都的“6·5”悲剧,近年来接连发生的街头悲剧,无不表明这个时代正在经历复杂的心理危机与社会危机。
随时随地关注社会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跨越这场社会危机与心理危机的关键,仍在于以权利为公约的公民教育。一个真正成熟的公民,只会就自己应得的权利讨价还价、就事论事,而决不迁怒于他人,以剥夺或消灭他者的权利甚至生命权利宣泄心中的不满。——新京报
公交燃烧后的众生相
张云良是一个懦弱到阴暗的灵魂,同样是在案发后,一位自称“成都市动物园员工”的妇女,在现场爆出猛料,称她在陆军总医院地段就已发现公交车在冒烟,如此捏造,也许只为现场“新闻人物”的一种成就感,却误导公众,混淆真相,使事故的调查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并伤害了事件中的当事人,比如当时的公交车司机。这样的作为,非愚昧与扭曲不足以解释。面对成都公交燃烧的人为灾祸,幸存的人们在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而我们在审视这世界已经存在的生活时,必须审视自身的精神内核,而不是一味指斥制度。 ——晓宇
“真相”水落石出
公众疑虑如何破解
事故“真相”水落石出,但某些网友质疑声仍然不断。有的怀疑62岁的张云良不可能嫖娼;有的认为打火机防风罩不一定是他的;有的怀疑引发这样大火需要大量汽油,其可能拿不动;有的直截了当认为,“真是这样吗?现在已死无对证了,怎样说都可以”,“又一个替死鬼”等等。网友们这样纠缠不清,怀疑、讽刺,并非是“一根筋”做法。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根源在于:当下信息不对称,某些公安机关平时执法不力,办案不透明。显然,破解公众疑虑需要警方客观、公正执法,逐步提高公信力,才可能扭转这种尴尬局面。——李万友
专业部门为何赢不过
“业余的专业人士”
自周老虎事件以来,网民中的“业余的专业人士”对一些公共事件条分缕析,获得频频喝彩。成都“6·5”悲剧发生后,有网友做了看起来比警方更专业更细致的分析,还有人从新华网前后发布的两则报道中找到疑点。他们及时而积极的表现十分抢眼,因而获得网络舆论的信任也与日俱增。而这种信任,原本应是留给那些真正的“责任专业部门”的。当不少人选择更相信网民中的“业余的专业人士”时,说明我们的社会信任工程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 长平
■本版稿件综合现代快报、 扬子晚报等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