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7月11日电(记者邓志慧张攀)今天上午,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开幕。开幕式后,精彩的专题报告会在华天大酒店大红喜庆色彩的会场登场。会议由来自央视的“名嘴”白岩松和台湾中天电视台金牌主播卢秀芳联袂主持。他们妙语连珠使专题报告会气氛生动有趣,来自海峡两岸的王邦雄、余秋雨、孙震、于丹四位学者对话长沙,用诗意的语言和绝妙的比喻诠释着各自对中华文化之传承与创新的深刻理解,赢得了在场嘉宾和媒体记者阵阵掌声。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11日上午开幕,开幕式过后,白岩松与卢秀芳主持了专题报告。摄影:杨学磊
白岩松力戒冗长发言笑言组合“白金搭档”
专题报告会在白岩松幽默的开场白中拉开序幕。他打趣称,与台湾金牌主播卢秀芳从2005年开始密切合作以来被很多人称为海峡两岸的“黄金搭档”,这有点太看低了他们。卢秀芳是台湾中天电视台的金牌主播,而他姓白,所以应叫“白金搭档”。他笑言由此可见,海峡两岸的密切交流多么有助于提升彼此的竞争力。
白岩松会议开场前开门见山立下“规则”,力戒冗长的发言。每位学者都只有15分钟的时间。当嘉宾演讲进行到第14分钟时,白岩松会鸣响清脆的提醒铃声,示意嘉宾抓紧时间收尾。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11日上午开幕,开幕式过后举行了专题报告,台湾著名学者王邦雄先生做了精彩的演讲。摄影:杨学磊
王邦雄:从茶道中“品”出两岸文化互通之理
作为第一位在台上发言的学者,台湾淡江大学教授王邦雄从茶道中“品”出了两岸文化的互通之理。他说,台湾同胞最喜欢喝的是普洱茶,大陆同胞喜爱的是台湾的乌龙茶。这是两岸交流里面最善意的、最能够产生生命感情,交点汇合为一的表现,而它刚好就是几千年的茶道。文化传统在哪里?就在道。茶道、花道……我们要把道找回来,就在两岸之间。
他还娓娓地说道:“中国人有两把火是永远不能熄灭的,一个是家门的香火,一个是师门的心火。我们的自然生命从父母来,我们的精神生命从老师来,从孔夫子来,从道统来。这才是千年大业。”
余秋雨演讲
余秋雨:集体人格的培植和创造应作为今后文化传承的项目之一
大陆的著名学者余秋雨提及“经贸文化论坛”的标题,细致地解释说,实际上两岸文化的交流早就开始了,早到什么程度?至少比我们的经贸要早得多。他还指出,文化交流其实和经贸交流是不太一样,这种交流不要合同、不要账号、不要报销,在最短暂的时间之内,把五千年的积累化做一个眼神,一个最简单的词汇,就完成了一个回合。在这一点上,文化交流比经贸交流更关及一个人生命的本质,所以情境有一点不一样。
回忆起巧遇余光中的情景,余秋雨说,至今难忘余光中先生那句非常深刻的话“五十年的政治割不断五千年的文化”。他提出自己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思考,应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我们集体人格的培植和创造上,这一点他认为非常重要。大家所说的各种各样的君子风格,应该作为今后文化传承的一个最主要的项目。
孙震:追求教育并不是都为了功名利禄
在专题报告会上,台湾大学校友总会理事长孙震引用孔子的名句“君子谋道不谋食”阐释了自己对台湾教育的省思。他指出,人力规划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窄化了教育的意义,忘记了教育的目的在于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人格。我们接受教育以后,当然会帮助我们去找一个好的工作,帮助我们赚钱,帮助我们追逐功名利禄,但是人生追求教育,我们大家都一样,我们追求教育并不是都为了功名利禄,在功名利禄之外,应该还有更高尚的目标。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11日上午开幕,开幕式过后举行了专题报告。图为于丹座位演讲嘉宾,出席专题报告。摄影:杨学磊
于丹:文化潜移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抚慰我们的浮躁、喧嚣
被喻为大陆“国学超女”的于丹也以茶诠释了自己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认识。她回忆起参访台湾之时,喜欢那里交融的文化气质。她提到,很喜欢九份的一家老茶馆,红红的一面墙壁上面,绿绿的一行字叫做“一百年泡一杯好茶”,这是中国人的气质。什么是茶?茶字多有意思,就是人在草木之间。可是我们今天都在钢筋水泥之间,我们在草木之间感知的机会太少,还有什么样的从容可以用一百年去培植一只好茶呢?文化的意义就是这样,就是潜移默化地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成着,去抚慰我们的浮躁、喧嚣,给我们一些自省的能力。她用一个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两岸弘扬中华文化的看法。出于哲学家意料之外,自己不知世事的孩子将一张破碎的地图很快完好拼接。原来孩子发现地图的背面是一张人像画,按照人的轮廓便可轻松复原。
在于丹看来,当今世界,无论金融危机、国际战争、宗教之间的争端,这都是碎片,按照世界的规则,我们也许不知道哪座山挨着哪个海,哪个洋挨着哪个洲,但是语言是国际的,语法是民族的,她相信这张零乱的地图背面藏着一个人的头像,叫做中国人,两岸的民意把它翻过来,按照中国人的文化方式,传承我们的精神价值,去教化我们生生不息的子孙,永远记住中国人的模样,把它拼好了,我们的世界一定是正确的。 (来源:人民网-台湾频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