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著名学者去世固然是学界和社会的损失,却不能说从此没有做学问的人了。年轻一代里,还是有人在扎扎实实做学问,而且青出于蓝,相信在各领域中,新的泰斗会不断涌现。
一日之间,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学者相继离去,让人唏嘘不已。许多人担心的是,他们身后,谁能继承衣钵?甚至有人发出“最后两位做学问的人走了”这样“今不如昔”的感叹。
现在的社会风气比以前浮躁很多,这是事实。但是,不能因此就下结论,把所有的年轻人一竿子打倒。
要看到,仍然有人甘于寂寞,潜心钻研。换句话说,著名学者去世固然是学界和社会的损失,却不能说从此没有做学问的人了。年轻一代里,还是有人在扎扎实实做学问,而且青出于蓝,相信在各领域中,新的泰斗会不断涌现。
目前社会上常流传“一边没有板凳坐,一边板凳没人坐”的说法。我认为,这样的局面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应该完全否定的。由于利益驱动,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眼前的个人得失,因此,写着名、利二字的那些“板凳”自然非常抢手。而做学问,由于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效益,还要忍受寂寞,不断抵御外界诱惑,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即便如此,也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因此,非常不易。这样的“板凳”当然会“冷”。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看到,无论什么时代,总会有那么一批人能够坚持下来。要知道,真正坐“冷板凳”的人潜心做学问,时间比金子还宝贵,怎么会那么热衷于出名、奔走于名利场?学界浮躁之风虽然存在,但主要可能还是体现于活跃在各种媒体、论坛的一些人中。
对于做学问来讲,最重要的应该是兴趣,其次才是天赋。仅有天赋,没有兴趣,对知识没有渴求和好奇,很难静下心来钻研。兴趣恰恰是“坐下来”并且“坐住”的关键。
除了兴趣、天赋这些学者自身的问题,我们所处的社会,很大程度上也能够决定这些人的成功。比如,科研条件、生活保障等,都是社会可以提供、可以改变的。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让愿意做学问的人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潜心工作,那么,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坐下来、学进去”。
此外,如果政府与社会舆论可以引导社会形成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尊重科研人员的风气,不但可以有效抑制如今的浮躁之风,更可以让那些做学问的人从社会地位、社会认可等方面得到补偿。一旦这种风气形成,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愿意重新拾起他们的兴趣和专业,守住自己的“冷板凳”。
本报记者 吕绍刚整理
季羡林任继愈离去:“国学热”复兴还是虚火?
季羡林先生语录: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季羡林的"三不"养生法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