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时评:对“人才流失”不要只停留在大呼小叫上

2009年07月22日16:2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数据表明,不光放弃高考赴海外读书的高中生明显增多,办理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也比往年增加了两到三成。不久前刚刚出版的《人才战争》一书更是大声疾呼:中国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大、损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国之一。(7月21日广州日报)

  去年的数据显示,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已经超过百万,无论数量还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见,危急;中国社科院《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中承认,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危急;《人民日报》海外版此前一篇报道称“我国留学人员流失比例达到了近50%”,危急!真的如此危急吗?停留在大呼小叫的层面会因此终止吗?我一直在怀疑。


  关于人才流失的研究已经开始了好多年,大家也很明白,许多年轻优秀人才纷纷到国外求学,继而在那里继续深造、工作、生活,不管那些出去的人是不是“人才”,但仍然可以说这就是最典型的人才转移过程,也是多年以来形成的成熟模式。

  新加坡自2003年积极争取成为国际教育中心,当时的国际学生有6万1000人,但人数在5年内取得超过50%的增长。去年共有9万7000名来自120个国家的学生到本地求学,比前年的8万6000人多出13%。因为经常关注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就以新加坡的人才环境建设为例比较一下,我曾经多次多次注意到他们在社论中关注人才环境的建设问题,既有硬环境也有软环境。比较而言,我们一些硬件的建设突飞猛进,例如为了吸引海归人才,很多地方有专门的科技园、创业区,丝毫不亚于新加坡提供的硬件,那软环境方面呢?可以用事无巨细来形容,例如他们会用一篇社论的回答华文教师的适应问题,关心华文教师心理及生活调适问题。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曾经多次谈到对人才流失的担心,可见他们的人才战略是根深蒂固的重视。再看一下国内,更多的是停留在文风会海上,停留在领导谈话表态上,无一例外“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再接下来就没什么动静了。有学者表示,认识人才、了解人才所需、投其所好留住人才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的三部曲,这都是需要扎实推进的工作。

  正如著名学者吴大猷所说:“从长远看,人才储之异邦并非坏事。愈禁,人愈不归。”我现在十分支持这种观点,全球人力资源流动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调配,趋利性很明显,因此过多的纠缠于“挖墙脚”之类的争论毫无意义。中国古代有个成语叫“祸起萧墙”,如果将人才流失上升到国家危机的层面,称之为“祸”并不为过,即知如此,从萧墙之内做起方为正解。(李千帆)

  (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网观点)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陈天晗)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