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两岸学历互认等待临门一脚 学术与政治紧紧纠葛

2009年07月26日21:5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两岸高等教育合作: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本报记者 马 晖 北京、长沙报道

  对于岛内对大陆学历认可的历史,国民党智库国政研究基金会教育文化组召集人李建兴教授用“几起几落”来形容。

  早在1994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就曾初步确定对大陆大专以上学历的认可将采取“采认”及“检核”两种方式。

  1996年,时任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吴京上任后,大力推动大陆学历认可工作,为此特别指派了“政务次长”杨朝祥带领专家学者到大陆重点大学访问,了解对岸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为制订大陆学历认可办法提供依据。

  1997年10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正式公布《大陆地区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及“73所大陆地区高等学校认可名册”。该“办法”对大陆地区学历认可的主管机关、所需提交材料、不予认可的学历类型、台湾学生赴大陆就学的学历认可等都进行了规定。

  然而,随着李登辉所谓的“戒急用忍”政策的推行,1998年6月,大陆学历互认政策暂停,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以“两岸敌意仍浓、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周延等理由,将相关办法退回专案小组,无限期继续研议”。从而导致该办法全面搁浅,最终成为一再延宕而无法执行的政策。

  2000年,大陆学历认证工作彻底停摆。陈水扁多次表示:“任内不采认大陆学历问题,不开放高校到大陆招生”。

  “台湾对大陆高校学历认可政策的制定过程深受政党政治、两岸关系变化或政治人物个人意志的影响,学术与政治紧紧纠葛在一起,教育难以摆脱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性宿命。”张宝蓉博士称。

  2008年,台湾实现政党轮替后,事态有了新的发展。国民党在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政策白皮书》中明确指出:“将借由扩大两岸学术及教育交流,展布新局,凝聚共识,为将来推动大陆学历采认政策奠基”。

  同年12月4日,台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22条及22条之1的条文修正草案,决定“放宽在大陆地区接受教育的学历得予采认之对象范围,并授权订定其适用对象、采认原则、认定程序及其他应遵行事项之办法,且增列大陆地区人民经许可得来台就学的规定。”

  但同时,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又提出“三限六不”原则,以及“不溯及既往”等相关规定,给学历互认工作认证工作加上了许多附加条件。

  “就这些政策自身而言,明显欠缺对大陆的信任,带有极强的无序性、单向性、封闭性、保守性、非对等性等特点。”张宝蓉博士表示。

  不过,对于大陆方面的抱怨,台湾教育界更多的将这一问题归咎于岛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现实性障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声音是“威胁论”。

  据一位参加论坛的台湾大学的校长表示,现在有不少人担心大陆庞大的高等院校市场和生源市场会威胁到台湾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他预判,如果台湾认可大陆高校的学历,会有更多大陆的高校到台湾抢夺生源,大量台湾学生将流向大陆高等教育市场。

  对此,两岸教育领域多位有识之士均认为是“杞人忧天”。一个例子是港、澳地区近年来在大陆地区的大规模招生。

  “重点是台湾高校要充分认清自身的优势,瞄准某些特定的大陆学生市场,以舒缓台湾地区高校生源不足、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该人士称。

  而出席论坛的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刘相平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在他看来,目前大陆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台湾如果不能抓住的话,就会流失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两岸的高等教育合作,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台海两岸学历互认:

  等待“临门一脚”

  本报记者 马 晖 长沙、北京报道

  台湾女孩周汝真,无疑是个幸运儿。

  她拿到了大陆的工作OFFER,被媒体称为“大陆事业单位录取的台湾学生第一人”。然而,并不是所有在大陆读书的台湾学生都能如周汝真那样幸运。

  受制于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至今仍不承认大陆高校学历,不开放大陆学生入台就学,数以万计的台湾学生在大陆拿到学历后,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

  近日,在长沙举行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有台湾方面人士透露,岛内近期将“有控制地”开放两岸学历互认。此举被认为是十余年来两岸学历互认“最大的突破”。

  而大陆教育界人士也在同一场合呼吁,应尽快开放两岸学历互认,藉此促进双方高等教育间的双向交流与发展。

  学历互认的单方面难题

  8年前,周汝真从台湾到大陆读书时,并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太过担心。

  2001年,这位高雄女孩从台湾成功大学医学技术系毕业,因为想转到临床专业,恰巧看到北大医学部相关专业在招生,就跨过海峡到大陆这边来继续深造。

  临近毕业,周汝真发现自己和周围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同学们,都面临了同样一个问题——大陆学历在台湾不被认可。

  “来的时候也没想特别多想,念书至少要五年,读硕士要八年,到时候两岸关系可能有改变,交流一多以后说不定也可以回台湾求职。”周汝真表示。

  但是,8年时间一晃而过,期待中的两岸学历互认,并没有能够实现。

  类似周汝真这样的情况,并非是少数。

  据保守估计,目前在大陆读书的台湾学生约有7000人以上,再包括医学和中医类科学生,全大陆约有2万多名台湾学生。这些大陆台生的学历是否被台湾当局所承认,事关他们回台后,能否参加专门及技术职业证照考试与就业问题。

  而由于学历不能互认,大陆学生目前仍不能到台湾高校就读,只能以短期研修的形式进行。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发展。不久前,在长沙举行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与会的多为两岸文教界人士,其均表示,两岸学历互认这个“老大难问题”,必须尽快予以解决。

  其实,细究所谓的两岸学历互认问题,不难发现,两岸相关主管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是一宽一紧,一个大力推进,一个谨小慎微。

  而在本次论坛上,袁贵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透露:“我们正制定政策,鼓励两岸高校交流合作、互认学历。”

  论坛期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利好政策:“参加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且考试成绩达到台湾一流大学录取标准(顶标级)的台湾考生,可直接向大陆高校申请就读,经学校面试达到录取标准即可入学。”

  反观台湾方面,虽然政党轮替之后,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对于采认大陆学历采取了更为开放的姿态,并在近期宣布“最快明年承认大陆学历、开放大陆学生来台”。但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同时仍强调采取“三限六不”原则,渐进式推动这一政策。

  所谓“三限六不”原则:限制承认大陆高校数,限制赴台的大陆学生总量,限制医事学历的承认,大陆学生赴台考试不加分,不向大陆生提供奖学金,不允许大陆生到校外打工或兼职,在台大陆生不享有健康保险,不可考专业证照,毕业后不可续留台湾就业。

  “现在所谈的两岸高校学历互认问题,其实就是指台湾地区对大陆高校学历的认可问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张宝蓉博士表示。

  临门一脚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落幕之际,国共双方提出了“六大共同建议”。

  其中,就包括了“两岸互认学历有利于推动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向实质性阶段迈进”、“推动两岸院校建立学分转换承认及累积机制”等关涉学历互认的具体内容。

  国民党智库国政研究基金会教育文化组召集人李建兴教授则向本报记者透露,关于如何采认大陆学历的问题,以及开放欢迎陆生赴台的问题,台湾当局正在积极准备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应该可以成为事实”。

  目前,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认为,未来两岸互认学历,首先需要解决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以此为日后的全面开放奠定基础。

  这些问题包括:率先承认哪些大学的学历?是全部大陆全部的高校,还是一百所重点大学,或者仅仅限于“985”“211”高校?承认学历后,大陆学生如何来台就读?与本地生一起考试或外加名额?是否依照现行的特种生或侨生加百分之二十五的政策给予加分优待?

  台湾教育部门也在就这些问题进行调研。“大陆学历采认问题,已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刻。”李建兴称。

  大陆方面,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明确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就两岸教育交流而言,大陆能够做的,会“成熟一条宣布一条”。至于台湾方面,也希望对方能够顺应这个潮流,大家一起把双方都认为是好的事情落实了。

  鉴于此前两岸学历互认所走过的十余年坎坷历程,有学者更强调两岸之间就此问题搭建一个制度性的沟通机制与平台。

  “在两岸学历互认问题上,非常有必要建立畅通的政策协调机制。”张宝蓉博士称。

  她建议,两岸可以建立“跨界治理组织”,或设置常设机构,如“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委员会”等,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会议,商定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之间相关事务,确定学历互认的共同目标,处理两岸高等教育相互开放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或危机。

  此外,如何保证学历质量是两岸高校学历互认的基础。为消除对对方学历含金量的质疑,有相关人士倡言,筹建类似“香港学术评审局”的机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高校之间的合作,也被与会者认为是一种民间的渠道。可以率先尝试。这方面,台海两岸最著名的两所大学,已有所行动。

  据媒体报道,7月14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率团拜访台湾大学,周其凤在座谈中提出,北大和台大教授可共同指导硕、博士研究生,由两校共同颁发“双联学位”证书,台大副校长陈泰然对此表示“乐观其成”。

(责任编辑:黄珊)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