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昨日,郑州对张海超开胸验肺一事相关责任人作出了处理: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被通报批评,所长李磊工作被停并接受调查;副所长李国玉职务被免。职员樊梅芳、王晓光、牛心华的尘肺病诊断资格已报请上级撤销。同时新密市卫生局被通报批评,耿爱萍被免去卫生局副局长、防疫站站长、监督所所长职务。 |
| |
7月27日,张海超展示一份新的诊断证明书(右),这张证明书与之前的诊断证明结论不同。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
| |
7月27日,张海超在新密市刘寨镇的家中休息。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
新华网郑州7月28日电 (记者单纯刚)7月28日,中共郑州市委作出决定,对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给予通报批评,停止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所长李磊工作,接受调查;郑州市卫生局党委作出决定,免去李国玉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副所长职务。报请省卫生厅撤销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樊梅芳、王晓光、牛心华3人的尘肺病诊断资格,并根据张海超事件处理领导小组调查结果,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与此同时,中共新密市委作出决定,对新密市卫生局给予通报批评,免去耿爱萍新密市卫生局副局长、防疫站站长、监督所所长职务,责成有关部门对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进行立案查处。
新密市委领导于5月8日、7月8日两次接待张海超。郑州市卫生局责成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组织人员收集张海超的病情资料,邀请专家会诊,咨询卫生部专家后,26日对张海超作出尘肺病诊断。诊断当日送达张海超本人,其签收了诊断证明,同意诊断结论。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详细]
深度关注:开胸验肺,验出鉴定之殇
张海超的“一个人在战斗”让人深感我国工人维权之艰难,其背后,是工人维权制度体系之薄弱。工会制度自我国建国前就已存在,然而其是否做到了与时俱进?在关键时刻是否缺位?能否真正维护工人的切身利益?从近年的一些个案看情况是值得忧虑的。工人维权,制度体系的“肺部阴影”严重…[详细]
延伸阅读:张海超开胸验肺自救路
2004年6月,23岁的张海超踏上了一条今天看来会让他后悔的路。作为一个杂工,张海超开始在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当年9月转正之后,他开始接触硅石,从事硅石破碎工作,后到了硅砖成型生产线。直到2005年7月,由于此生产线停产,又转到钢包砖生产工厂,做压力机操作工,直至2007年10月份离开这家公司…[详细]
张海超的第一次开胸验肺,已经让民众感到一种无声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位于底层农民工诉求无门的悲怆,更来自张海超为求得一个公平而不惜忍受身体之痛的决绝。但震撼显然只是对着那些局外公众而言,几乎所有相关当事人,都在张海超第一次开胸验肺后保持着顽固与沉默,甚至那些本该担负起社会公平与良心的鉴定医院,也在扮演着戗害社会公平的角色…[详细]
孙志刚之死,终结了城市收容遣送制度。“开胸验肺”事件,也成为民工维权史上,一个新的极端。张海超以极端惨烈的方式,维护着真相和人格尊严。尽管换来了相关部门的回应,但这是一次偶然、例外和小概率事件…[详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