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揭秘重启IPO大盘股第一单:为什么就是中国建筑

2009年07月29日09:0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巡礼

  据证券日报报道,作为中国最大的建筑地产集团,中国建筑本次成功IPO上市,可谓是“驾驭东风,王者归来”。除了此次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资本市场政策东风,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宏观经济政策,也给身为建筑地产行业龙头的中国建筑带来阵阵暖意。


  公开资料显示,4万亿投资计划中,与建筑业直接相关的投资额合计近3万亿元,其中包括基础设施的1.5万亿元、灾后重建的1万亿元和投向民生工程的4000亿元;未来三年,从中央到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20万亿。因此,作为中国最大的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行业龙头中国建筑将成为这场固定资产投资盛宴以及中国未来城市化进程的最大受益者,业绩腾飞可期。

  正是乘着政策的东风,中国建筑在万众瞩目下实现了“王者归来”。

  中金“出马”,政策“护航”

  ——确保IPO改革试金石不败

  作为重启IPO大盘股第一单,中国建筑发行上市无疑是此次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试金石,承载了监管层和市场各方太多的关注和期待。相比于前几单中小盘股,中国建筑本次发行对于改革后的新股发行制度的检验更有代表性和示范性,更能检验出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事实上,选择在这个时点发行中国建筑,监管层可谓经过了深思熟虑,充分考虑了目前市场的资金状况、股票供需状况及投资者需求。此外,再加上中金公司“出马”担任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中国建筑成功发行上市,注定没有意外。

  自2008年8月中国南车上市以来,A股市场已经历了近一年没有大盘蓝筹股发行的枯雨期。即使在中国建筑之前已有多只新股上市,但杯水难解众人之渴。中国建筑本次发行规模较大,中小投资者参与面必然比较广,创造更多的赚钱效应;同时,作为大盘股,其股价不易被操纵,上市后表现会相对稳健,利于投资者长期持有。中国建筑正可以满足当前市场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对优质大盘蓝筹股的迫切需求。

  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稀释和消化大盘股的发行压力,市场承受能力大大增强。同样重要的是,此次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为中国建筑本次成功发行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首先,此次改革推动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有利于新股发行价格回归理性,真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其次,通过优化网上发行机制,将网下网上申购参与对象分开,实现向中小投资者倾斜的目的,提高中小投资者的申购中签率。

  事实上,市场人士普遍注意到,在中国建筑发行前一天即7月21日,央行骤然减弱资金回笼力度,通过公开市场一下子释放出700亿元资金,为这只超级大盘新股发行松动流动性。

  估值合理,市场叫好

  ——冻结资金超过1.85万亿元

  身披中国股市IPO第七度重启的首只超级大盘蓝筹光环,中国建筑的发行上市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在7月22日和23日的申购中,网上冻结资金约为8876亿元,加上网下冻结9694亿元,中国建筑共冻结资金高达18570亿元。

  “中国建筑发行股价符合了我们对投资者的承诺:尊重市场报价,定价合理偏低。”7月21日举行网上路演时,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文杰先生郑重表示。他认为,本次发行价格区间是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基于预路演投资者反馈和初步询价报价情况,并综合考虑公司基本面、所处行业地位、行业发展前景、宏观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情况等因素,慎重确定的。本次确定的发行价格区间真实地反应了机构对本次发行估值和申购意向的看法,对应的估值水平合理。

  据了解,本次发行价格区间按200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计算的市盈率水平,较可比公司有一定溢价,主要是由于2008年中国建筑的利润受国际金融危机、雪灾、地震和奥运会期间停工等特殊因素影响较大。随着2009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和公司各项业务环境的回暖,中国建筑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恢复正常增长,更能反映公司未来的发展态势。由于网下机构投资者普遍认为公司的建筑和房地产业务在未来将有较好的成长性,因此参与本次发行申购的热情较高,价格区间下限对应的认购倍数超过35倍。而从初步询价报价情况来看,大多数配售对象的报价上限集中在本次价格区间上限附近,显示这个价位也获得机构的普遍认可。

  此外,在考虑公司的投资价值时,公司在香港控有的两家红筹公司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后者贡献了近50%的公司总利润。若以2009年6月30日“中国海外”(0688.HK)和“中国建筑国际”(3311.HK)的市值1293亿和58亿计算,公司持有这两家红筹公司的价值为703亿。此外,公司旗下各项业务高速增长,房建分部利润自2005年以来年复合增长率15.6%,基建分部利润年复合增长率43.3%,设计勘察分部利润年复合增长率51.4%。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建筑拥有土地储备总计3427万平方米。其中中海地产拥有土地储备2373万平方米;中建地产拥有土地储备1054万平方米。公司土地储备布局合理且拥有成本的优势,未来房地产业务的增长潜力非常乐观。此外,公司还拥有北京中海广场、上海中建大厦等优质投资物业。

  中国建筑董事长孙文杰先生表示,中国建筑的投资业务是相当出色的,上市集资来的500亿资金,必将能为2009年、2010年的利润产出起到很大作用。

   三大资本旗舰,五朵业务金花

  ——上市后将对主业进行战略调整

  中国建筑成功实现A股市场上市后,加上在香港的两家红筹公司中国海外(0688.HK)、中建地产(3311.HK),将形成三大旗舰驰骋于资本市场。

  中国建筑是我国建筑业仅有的一家拥有房建、市政、公路三类特级总承包资质的企业,也是我国各类高等级专业资质及特级资质最多的建筑企业集团。公司业务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国际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及设计勘察五个板块,可谓是“五朵金花”。

  在房屋建筑领域,中国建筑是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和中国最大的房屋建筑承包商。中国建筑承建了包括有“中国第一高楼”之称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建筑奇迹”的中央电视台新址以及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标志性建筑。

  在房地产领域,中国建筑是中国综合实力居于首位的房地产企业集团,拥有可开发土地储备面积约3427万平方米。旗下的中国海外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曾连续三年名列国内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第一名,公司打造的“中海地产”是中国最具价值的房地产品牌之一。目前,公司正依托八大工程局和七大设计院的资源网络、建筑地产业务一体化以及有效控制成本保证质量的优势发展中建地产,开发大众精品住宅。2008年度,公司房地产开发和投资业务贡献的利润占比已经达到48%。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建筑依托多年来积累的大型工程项目承包经验、领先的科技实力,已经成功地进入了铁路、特大型桥梁、高速公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市场,例如承接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哈大高速客运专线铁路、太中银铁路、武广客运专线武汉火车站、陕西蓝商高速公路、天津永定新河特大桥等。

  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中国建筑长期位居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首位,在国际权威杂志《工程新闻记录》(ENR)对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的排名中,中国建筑近二十年来长期位居中国公司榜首。

  在勘察设计领域,中国建筑是中国最大的综合建筑、市政勘察设计企业集团之一,在中国建设标准规范、设计原创、科技创新等方面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去年,中国建筑承接的赤道几内亚吉博劳新城设计咨询项目合同额高达6.2亿欧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对外设计咨询项目。

  新股发行完成后,公司净资产较大幅度增长,资产负债率更趋合理。募集资金给公司带来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如房地产、基础设施、钢结构项目),也包括通过增加公司的施工装备、增强公司资金实力、提升公司在业务竞争能力间接带来的收益。本次A股募集资金到位后,中国建筑资金实力将得到大幅提高,并相应的增强公司的工程总承包能力。公司将能够承揽并同时开展更多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公司工程总承包项目经营质量、利润水平将会有较大改善;公司的房地产投资能力增强,中建地产的业务将会迅速扩大;公司的施工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科技优势将会不断巩固。

  中国建筑董事长孙文杰先生还介绍说,公司上市后将对主业进行战略调整,“调整的方向很明确,就是从没有竞争力的、低端的业务中撤出,做大我们目前优势比较大的建筑和房地产开发两个行业。”

   建筑房产骄子:不只是规模大

  ——致力于国际化、市场化、一体化发展

  论规模,中国建筑是当之无愧的建筑房产业“巨无霸”,它是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和中国最大的房屋建筑承包商,也是中国综合实力居于首位的房地产企业集团。不过,作为中国建筑房产业的骄子,中国建筑不只是追求规模大。多年来,中国建筑一直致力于国际化、市场化、一体化发展。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10日,由中建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中国石油集团、宝钢集团及中化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四家发起人均属于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并且均为“世界500强”。多年来中国建筑经营业绩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建筑总资产近2041.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约153.8亿元。200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020.97亿元,其中房屋建筑工程业务收入1606.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业务收入177.0亿元,房地产开发与投资业务收入188.2亿元。

  中国建筑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树立了一座座建筑业的杰作,一系列“高、大、精、尖”的代表性项目无不闪耀着“中国建筑”的风采,贯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公司在2009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列第292位,较2006年排名跃升194位;连续两年在《财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评选中,被评为“中国地区最受赞赏”的五家企业之一,是中国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建筑类企业。依托优秀业绩,中国建筑还成为我国建筑类仅有的一家连续四年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中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的企业,也是唯一一家首批进入国资委确定主业的中央企业名单中的建筑房地产企业。

  在中国建筑高层看来,“市场化经营”成为中国建筑突出的盈利能力的核心要素之首(其它四项核心要素分别是“高端定位的策略、一体化优势、卓越的项目管理能力、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公司高层表示,长期市场化经营、在竞争中打拼成长,是的中国建筑具有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深厚的管理能力。

  近年来,中国建筑致力于国际化经营拓展,海外业务迅速增长,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和待施合同额从2005年至2008年的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26.4%、12.9%和51.5%。中国建筑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国际合作业务模式、项目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实现了经营布局商业化、经营结构多元化的跨国经营格局。

  虽然业务结构庞大,但由于中国建筑已经形成了“五个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产业链完备,价值链完善,协同效应显著。这“五个一体化”是指,“房屋建设与房地产开发一体化”、“国内与国际一体化”、“规划、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基础设施工程承包与投资运营一体化”、“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一体化”。

  围绕“一最两跨”的战略发展目标,中国建筑还提出了品牌战略、国际化战略、区域化战略、专业化战略和科技化战略等多项分项战略。具体而言,房建业务向高端转型,重点承接超高层、大跨度、结构复杂和技术领先的高端房建筑工程,同时推进区域化经营;对于房地产业务,一方面,中海地产继续拓展中高端市场,弘扬“中海地产”的品牌优势,另一方面,依托现有建筑业务优势和区域布局将中建地产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保障性住宅供应商;基建业务开拓新市场,以融资带动总承包,成立专业化公司,着力打造中建基础设施业务品牌,重点突破铁路、路桥、市政几个领域,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占有率,成为这些领域最有竞争力的公司之一;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继续开拓新的战略市场,加强海外已有业务国家的市场纵向和横向拓展、创新海外经营的发展模式;对于设计勘察业务,将加强资源整合,培育统一的“中建设计”品牌,加强设计与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互动。

  融资额超500亿元的中国建筑位列A股史上第四大IPO。然而,中国建筑头上萦绕着的无数光环,丝毫不比前三大(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建设银行)逊色。

  从行业看,中国建筑此次发行,创下中国建筑及房地产行业IPO之最;换成国企体制改革的视角,中国建筑是54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通过整体重组并改制上市的第一家;放眼全球,此次发行还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IPO。

  从顺利“过会”到而今的成功发行上市,中国建筑已经等待积蓄了一年之久。这段既短且长的历程,不仅仅要写入中国建筑追寻资本市场的公司记忆,而且注定要被打上深深的历史烙印:往前,中国建筑承接了中国资本市场IPO第七度重启,成为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又一次市场化改革后的首只大盘蓝筹;往后,中国建筑引领着以实现全流通和推出创业板为标志的中国股市新时代。

  一切耀眼夺目的光环,都只是众人皆知的结果;应该追根溯源的是,中国建筑凭什么可以赢得如此荣耀?具有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标杆意义的重启IPO大盘股第一单,为什么就是中国建筑?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来源:新华网综合)
(责任编辑:肖尧)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