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日本行政体制改革乐此不疲 越贴近百姓越好(图)

2009年08月04日09:1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南方日报

  兼听者清

  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

  广东用世界眼光谋划未来的眼界和胸怀让白井克彦校长有点新鲜,有点吃惊。

  这所亚洲的世界顶尖大学一直将重心放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可今年以来,却频频与广东各界深入接触,校长感叹:未来,最合适的新据点就是广州!

  以“在野精神”为其代名词的早大在日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也与中国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厚渊源。上世纪初,李大钊、廖仲恺、陈独秀、彭湃等一批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人士负笈早大求学,而1998年和2008年,两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胡锦涛在中日关系微妙之时访日,都选择了在这个校园停留并演讲。

  对于广东,早大并不陌生。这里不仅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更是一块别人仍处低迷、它却保持着强劲发展态势的不可思议的热土,早大希望能寻求更深入的合作。

  但广东却是怀着一颗学习之心,不耻下问,特别是对于当下进行的行政改革。

  这厢,深圳精简机构三分之一的行政改革的旋风刚刚刮起,那边,日本全岛正在为道州制而争论不止。日本已下决定,为了让政府更为精简,行事更为高效,经济更为强大,全国47个都道府县将合并成7—8个道州。这是日本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一次行政攻坚战,为此,日本准备了10—20年的时间。

  正因历经日本数十年行政改革的起起伏伏,塚本寿雄教授才坚定地认为,深圳改革符合世界趋势!在他眼中,政府不变革,就只有堕落。

  尽管一水相隔,语言不同,但中日的政治文化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有着众多相似之处。

  例如,考虑合县为州,“官位”一下子少了很多,这让日本很头疼。

  再例如,地方分权改革,到底有何权可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常有不同声音。

  但不论如何艰难,日本自二战以来一直都在寻求变革,虽时有失败,但也常有创新,永不停止。

  学习日本,也许最值得学习的就是这种精神。

  早稻田大学校长白井克彦谈受邀来粤讲学——

  给领导干部上课 在中国从没试过

  记者(以下简称“记”):此次应广东省委汪洋书记的邀请率队来广东进行访问讲学,感觉如何?

  白井克彦(以下简称“白井”):我们觉得与广东很有缘分。汪洋书记能够在非常繁忙的公务中抽空邀请我们到广东来,这是非常好的交流机会,也是早大的荣幸。我出生在大连,但以校长身份来广东,是第二次。

  记:今天在台下听课的不少是广东高层领导,这种上课方式早大教授是不是也曾在中国别的省份尝试过?

  白井:给这么多省里的主要领导干部讲课,这样的事情在中国是第一次,以前从来没有过。当然我们有过很多大型的交流活动,但主要是和中国大学校长或者是学者。

  记:记得上次在日本见到您的时候,您曾表示希望在广州建立早稻田大学的办事处,不知此事进展如何?

  白井:正如您所知道的,去年、前年世界经济的情况不是特别的乐观,在广东省设立常设代表机构的事情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进展,但我们想,在中国设立的下一个代表机构应该是与北京、上海完全不同的,我觉得这样一个机构最合适的地点就是广州。

  记:早大已与中国很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您也曾表示对中山大学非常有兴趣,不知此次会否带来两校合作的构想?

  白井:日本对中山大学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是孙中山先生手创的),尽管我们和中大有着友好交流的协议,但还没有开展具体的交流活动。中大是中国一所知名的高等院校,今后随着早大进一步加深和广东省的交流,当然也会深入和中山大学的合作。

  记:此次开课为什么会选择行政改革和企业国际化这两个题目?

  白井:我们觉得这样的题目很适合广东,很少做培训的早大和广东省政府已经合作举办了两期省高级干部研修班和两期省大型国企老总研修班,双方互相沟通、协商,知已知彼,这两个题目的选择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希望能给广东一些启发。

  全球最有影响力的25位咨询顾问之一,内田和成教授——

  淘汰落后产业 会考虑其承受能力

  记者:二战后日本对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倾斜和保护。那么在淘汰落后产业的过程中,会不会引发一些抵触情绪,从而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呢?

  内田和成:首先,日本对于“夕阳产业”,如煤炭,并没有一下子把它淘汰,而是慢慢推迟它的“死期”;其次对涉及面比较大的,如农业,政府还会站在从业人员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我们甚至认为“保护过分”了。

  而对于政府要扶植的产业,也不是一开始就从比较复杂高端的产业着手,而是先从劳动集约型的产业开始,比如电视、机械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业,再慢慢地转移到像汽车、电子、半导体这样的高新产业。

  还有就是,要考虑劳动者的技能转换。产业转移过程中,劳动者学习技能也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期间,政府要有优惠政策,也要有意识引导,要让工人知道从服装到电视的转变对于自己将来是有发展前途的。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谢苗枫

  本报首席记者 梅志清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王辉

  总策划:杨兴锋 傅朗 王春芙

  本期统筹:张全坚 李宏志

  翻 译:张雯雯 郑红梅

  实习生 骆桂玲 许玉凤 对本文有贡献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赵志鹏)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